这书所讲的诗词格律,大部分是前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地方是著者自己的意见。由于它是一部基本知识的书,所以书中不详细说明哪些部分是某书上叙述过的,哪些部分是著者自己的话。这本书着重在讲格律,不是诗词选本,所以对于举例的诗词,不加注释。所引诗词的字句,也有版本的不同;著者对于版本是经过选择的,但是为了节省篇幅并避免烦琐,也不打算在每一个地方都加上校勘性的说明了。仗及其语法特点等。书后附诗韵举要和诗谱举要。
本书分18个单元向您介绍了古代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 本书精选从先秦到近代的古汉语文史哲名篇数十篇,按内容分类,每一类有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品,加以导读和注释。
《文学批评手册——观念与实践》强调的是实践性。但是,附录之中收入的五篇论文,力图更多地从理论上考察文学的特征,以及文学研究包含的若干需要进一步辨析的问题。其中三篇论文是根据演讲稿子整理而成,希望能够保持通俗简明的风格。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中文系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教科书,为了适应教学需要,本书在取材和章节安排上力求符合教学实际。在内容上,希望给予同学以比较全面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和正确的历史观念……
Diese Einführung in di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ist in erster Linie ffir Studierende der deutschen Sprache im Hauptstudium gedacht,deren Muttersprache nicht Deutsch ist. Sie kann aber auch für diej enigen von Interesse sein,die die deutsche Sprache einigermagen beherrschen und sich einen Uberblick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verschaffen wollen.
自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诗产生以来,就一直面临 难懂 的质疑。本书针对这一问题,在朱自清、闻一多等人 解诗 努力的基础上,从新诗的内部建构和外部环境出发,试图建立起解读现代汉语诗歌尤其是现代派新的路径。
小说批评的对象是什么呢?文学批评的对象有四,即作家、作品、读者、时空。文学批评处理这四个对象的个别本身,也处理其间互相的关系。更具体地说,小说批评讨论小说家与作品的关系,小说家与读者的关系,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以及时空分别与小说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说批评还应该包括“为批评的批评”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批评理论”。 本书将英国小说批评史分成四个时期,即萌芽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和反思时期,勾勒出了英国小说理论批评史的全貌,突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分期模式,体现出中国学者自主研究的特点。作者对“真实”、“现实主义”、“叙事教读”等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就小说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展示了英国小说批评理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本书是一本全面研究传统中国叙事理论和历史的著作。它勾勒出了从叙事思想的萌发期一直到清代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在解释叙事作品时采用的一系列策略和习俗。在大多数的中国历史记载中,历史的可信性和事实的准确性是受重视的。因此,虚构的小说叙事往往是依据历史叙事的标准而被理论化并被加以判断。概括地说叙事就是历史,而小说则是含有缺陷的历史。而国家政权也极力地通过诸如压制(审查)和否认(诋毁和庸俗化)等手段来控制虚构叙事。只有到了小说极受欢迎的明清时期,中国的理论家们才能认真地去面对小说,并且通过对叙事文本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虚构因素的确认和赞同,将叙事理论从历史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这时,中国的叙事诗学从以历史性为中心的轨道中偏离了出来。批评家们承认优秀的虚构作品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洞察自然和
《西班牙文学名著便览》是“外教社文学名著便览系列”中的一本,此系列图书还包括《英国文学名著便览》,《俄罗斯文学名著便览》,《美国文学名著便览》、《澳大利亚文学名著便览》等。这套书以时间为顺序,以作家为主线,通过短小精练的篇幅,介绍各国主要文学作品的故事梗概,使读者对这些国家代表作家的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 西班牙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西班牙文坛名家辈出,佳作如云,为世界文学贡献了许多不朽的人物形象。本书重点介绍了塞万提斯、维加、卡尔德隆、拉腊、加尔多斯、乌纳穆诺、希梅内斯、加西亚·洛尔卡,塞拉等60多位西班牙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一书在手,便能知晓西班牙文学的概貌。
“地之子”,1930年代李广田以之作为诗题;前于他,1920年代,台静农已以此题名他的小说集。“地之子”应属五四新文学作者创造的表达式。中国现代史上的知识分子,往往自觉其有承继自“土地”的精神血脉,“大地之歌”更是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习惯性吟唱。亦如古代诗人托言田父野老,新诗人在让他们的农民人物倾诉大地之爱时,往往忘记了那份爱原是他们本人的。赫尔曼。黑塞在他著名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称艺术家、诗人为“母性的人”,此种人以大地为故乡,酣眠于母亲的怀抱,是由于他们富于爱和感受能力。协和广场“对出租汽车司机说来不是审美对象,田野对农夫也不是审美对象”①,这却又不只受制于爱和感受能力,更因为赖土地为生的农夫不可能对田野持“非功利”的审美态度。因而不无讽刺意味的是,近代知识分子由
《中世纪作家和作品》一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介绍中古英语文学作品。作者在对中世纪作品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同时,特别强调它们在英国文学传统上的重要地位和它们与现代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体裁、叙事的角度与规模、宗教和世俗的主题及意象,以及其他各种艺术手法的借鉴。如果我们不能深刻了解中古英语文学的背景,任何对于20世纪美国文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文学与宗教之间关系的研究都是难以深入进行的。
本书力求公允地评价文学与环境研究的成就与不足;阐释其趋向、重点和内部分歧;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将“环境”概念扩展到超越纯自然的范围,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绿色文学研究绘制出清晰的路线图。作者从纷繁的理论观点中挖掘生态批评与后结构主义、地方理论、生态女性主义、环境正义等理论的关系;结合大量文本范例,阐释生态批评家如何言说和实践对人类和非人类存在物的双重责任。本书展现出生态批评在一个全球化程度日益加强的语境中与多种科学及批判性理论相结合的可行性,对推进生态批评的理论深度、拓宽文本视野具有重要价值。
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宋元戏曲考》自序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但是,在这些所谓“一代之文学”里,流传广泛、深入人心的,必定就是“唐之诗”、“宋之词”了。 先来说说唐诗。有人对“唐之诗”提出疑问,说应该反过来才对,那分明是“诗的盛唐”。在唐朝,诗写得好,不仅可以扬名还可以做官,不会写诗简直不能被称为读书人。 一部《全唐诗》保存诗歌48900多首,风土人情、社会面貌、阶级状况、社会生活、山水风物、感慨情思等,皆可入诗。唐诗的形式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可分为五言和七言,近体诗分为绝句与律诗两种。按照内容分,则有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怀古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悼亡诗
《文艺复兴简史》一幅16世纪的名画,暗藏多少文艺复兴的秘密?细品之,可见宗教的纷争与国家的碰撞、科学的革命与哲学的思辨;再品之,又可见东方与西方的竞争和交流、大航海时代的财富与血泪。本书正是从这样一幅名画娓娓道来。将一个触得到、摸得着的全球性文艺复兴呈现到了我们的面前。
诺贝尔文学奖五次垂青拉美作家,使文学世界的版图发生了改变。拉丁美洲文学不仅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渠活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的“文学爆炸”,不仅是对世界文坛的一次巨大冲击,而且对中国当代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不仅囊括了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富恩特斯、略萨、阿斯图利亚斯,科塔萨尔、鲁尔福、亚马多、阿连德等当代著名拉美作家,还介绍了拉丁美洲在哥伦布到达前璀璨的印第安文学巨著。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共收录作家70位,作品81部,既有作家生平,又有代表作品的人物一览和内容梗概。本书堪称是一席拉美文学的盛宴,一面折射出拉美历史文化变迁的明镜。
《外语学术普及系列: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提出并简要回答了文学的生态批评中的核心问题,介绍了国内外著名学者在生态批评领域中的贡献,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了名家名作,阐述了作者独特的见解。《外语学术普及系列:什么是文学的生态批评》旨在为有心生态文学研讨的读者提供一个有关牛态批评的粗略轮廓,对于这一理论的基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学术史研究的四篇论文,内容涉及小说、散文、述学文体、演说等各个方面。作者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片段和个案,论述了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要不要接纳、能不能转化,接纳的途径和转化的方式又是怎样等等。
本书是王朝闻先生具有广泛影响的文艺论著,由三十余篇文艺理论和文艺欣赏随笔组成。作者从艺术欣赏角度探讨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区别以及艺术的独创性,并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文学、戏剧、舞蹈等名作的具体分析,阐明了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的关系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