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对诗词和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包括了所作的诗、词、对联、部分相关书信以及书法手迹作品。书中主要侧重非政治形态的艺术鉴赏,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比较全面地展示了*的艺术观。
诗歌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火花,是人类纯粹的精神家园。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再现某一时段内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结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作为一种文学艺术题材,诗歌除了表现表面上的意义之外,也展现美学与质感,引发共鸣。经过时间的磨砺,很多诗歌已经成为超过民族、超过国别、的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启迪和熏陶。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一个人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遍阅所有传世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鉴于此,我们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细致的讨论和斟酌,后从琳琅满目的中外诗歌宝库中选出了200余首美的诗歌,辑录成本书。所选诗歌,囊括了各
《当代诗词百首点评》是一本诗词点评集子,作者选取了近百首当代情感诗词(亲情、友情、爱情)进行点评,点评者杨逸明本身是一位诗人,有着深厚的诗词创作水平,因此能够标新立异、言简意赅的对诗词进行点评。所选诗词全是情感诗词(亲情、友情、爱情),点评者从创作立意、内容、韵脚等方方面面点评。作者点评以简洁为主,有些诗词评论家对唐诗宋词长篇品鉴,这反而有些过犹不及,作者品评所选诗词,往往寥寥几字,就点到穴位,搔到痒处,恰到好处。当代诗词能迅速流传,一是要作品本身写得好,二是要有人广为宣传介绍。二者不可缺一,作者所选诗词遵循原则在于此。
这是一本书, 也是一份温暖的礼物。 在樱花落了一地的春天和明晃晃的夏天, 在夜慢慢变长的秋天和雪白肆意撒欢的冬天, 读读书里三言两语的情话, 捡拾长长短短句子里的浪漫, 看看柔软温暖的烟火故事, 每个字里都是我对你的爱。 把普通的日子过得浪漫些, 让心更柔软一点, 和你分享世界的枝枝蔓蔓, 以及晨昏的每一个细节。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期待, 生活点滴温暖和可爱, 都值得你前进。 献给每一个有爱的你。 哪怕世界再大,我还有你。
《志摩诗》是徐志摩的诗集。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难后友人为其编选的诗集《云游》,且全部参照民国影印本收录。徐志摩诗作章法整饬、音调铿锵,本书所选诗文兼顾音韵、情感和意境,都是优中选优的上乘之作。
世间绝美的爱情,都藏在这些唯美的古诗词里。 本书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精选30余首zui为深情之作,在赏析的同时从独特的视角,用浪漫的文笔生动、完整地讲述每首古诗词背后发生的爱情故事。陆游与唐琬、苏轼与王朝云、曹丕与郭氏、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一段段悲欢离合,一幕幕旷世之恋不断上演,两情相悦或缠绵悱恻,相守于红尘或相忘于江湖。虽历经千年时光,这些诗句依然鲜活地呈现着爱情*初的模样。 现在翻开这本书,让在现代生活中忙碌的我们回到那个书信很慢,车马很远,爱情却熠熠发光的年代。只愿相爱过的人,在彼此的心里永远是*初的模样。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分上、下两编及一堂附加课,上编 中国诗学七讲 由朱光潜先生以艺术、美学、心理学等现代视角全面分析讲解中国传统诗;下编 中国特色之律诗研究 由闻一多先生讲解律诗的知识和艺术特征;附加课 一堂词的赏析课 由浦江清先生讲授词曲美学特征,并重点讲解具有传奇色彩的《菩萨蛮》和《忆秦娥》。
本书收录了52位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的诗歌。这些诗歌或直抒胸臆,或宣传真理,或记叙战斗人生,或记录民众疾苦。字里行间洋溢着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具有深邃的文化思想内涵和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
《红高粱家族》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86年,是 莫言长篇小说全编 (修订版)系列中的一册。是莫言向汉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力作,曾入选《亚洲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 百年百强 和英美学界重量级期刊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的75年来世界四十部杰出作品榜单。小说通过 我 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 我 的先辈们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个个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 我 的先辈们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出可歌可泣的传奇爱情,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情感受到世俗规则压迫时陷入的冲突。 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传奇化的过程。历史是人写的,英雄是人造的。人对现实不满时便怀念过去;人对自己不满时便崇拜祖先。我的小说《红高粱家族
本书由国内很好的孟加拉语翻译专家、泰戈尔研究学者董友忱编译,汇编了从1874年泰戈尔13岁创作的《少年之歌》直至1938年创作的《崇敬佛陀》,共100首诗歌。这些诗歌感人至深,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亲人和朋友的厚爱、关怀,对穷苦人不幸的深切同情,还有对世界重大事件的感受与见解,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他的人生轨迹和伟大人格。这些诗歌既是泰戈尔生平、思想、观点、品德的珍贵研究资料,也是一份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启迪后世读者。
作者: 俞晓群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书号: ISBN 9787308198844 预计出版日期: 开本及净尺寸: 字数: 页码: 256 装帧: 精装 定价: 读者对象:一般读者 上架建议:文化读物 1. 作者(译者)简介 : 俞晓群, 1956 年 9 月 13 日生。 1977 年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自 1982 年从事出版工作至今。曾任辽宁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辽宁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万象》杂志主编。曾策划和主编 “ 世界数学名题欣赏 ”“ 国学丛书 ”“ 中国地域文化丛书 ”“ 书趣书丛 ”“ 新世纪万有文库 ”“ 万象书坊 ” 等丛书,以及《吕叔湘全集》《傅雷全集》《顾毓琇全集》《中国读本》等。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