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0-1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怎样学篆刻
    •   ( 6043 条评论 )
    • 李早编著 /2011-12-01/ 西泠出版社
    • 中国的书画篆刻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是近20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单纯的欣赏,在他们身上,已强烈地涌动着一种自我动作的愿望。鉴于此,为了使初学者不走弯路,尽快地正确掌握书画篆刻的基本技法,我们特别约请了长期从事这方面教育和创作的教授、专家,编写了这《怎样学篆刻》。

    • ¥9 ¥18 折扣:5折
    • 峄山刻石
    •   ( 728 条评论 )
    • 杨建虎姚国瑾 著 /2010-01-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峄山刻石》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 ¥6.5 ¥13 折扣:5折
    • 印学史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288 条评论 )
    • 沙孟海 /1999-11-01/ 西泠印社出版社
    • 印章,其起源要上溯至殷周际,到北宋米蒂开始,文人自篆自刻,印章成为一门艺术。沙孟海编著的《印学史》结合印章图例三百三十八颗,介绍印章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几千年历史中**的印学派别、印学名家、及印学名作。对印章、篆刻、艺术史爱好者有很大的帮助。

    • ¥9.1 ¥18.2 折扣:5折
    • 毛公鼎铭文(修订版)
    •   ( 308 条评论 )
    •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著 /2019-05-01/ 文物出版社
    •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公元前八世纪)铜器,腹内壁铸有三十二行四百九十八字,长期以其造型端庄和铭文较多、书体精美受到外学术界广泛重视。习篆书者,若能对商周具有代表性的铜器铭文,尤其是毛公鼎铭文字体多加研究,体会其内涵的韵美,就能在继承古代书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现将《毛公鼎铭文(修订版)/历代碑帖法书选》拓片割裱并作放大本影印出版黑白字帖,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临摹西周金文提供范本。

    • ¥4.5 ¥9 折扣:5折
    • 篆刻入门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 77 条评论 )
    • 孔云白 /2013-04-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篆刻入门》为民国时期孔云白所撰。 孔氏以自身篆刻创作实践为基础,并向近代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请益,参考方先生授课讲义,最终编成《篆刻入门》一书。《篆刻入门/篆刻小丛书》在前人著述的基础上,以历史源流的梳理和具体专题的分析为维度,分别从识印、别篆、篆印、用刀、击边与具款、名家派别、印论、印质印钮与用具等方面,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篆刻艺术发展的历史,篆刻学习的方法、技巧,以及篆刻的其他知识。论述简明扼要,插图详尽丰富,既足资有一定水平的篆刻研习者参考,又可为刚入门的篆刻爱好者了解篆刻艺术指明门径。 《篆刻入门》一书早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石印出版。 本次出版即以该石印本为底本,加以点校整理排印出版,并对原书中个别文字错讹作了纠正,对一些漫漶不清的印章图版予以替换,其余尽量保留了原貌。

    • ¥10 ¥20 折扣:5折
    • 圆朱文/中国篆刻艺术精赏
    •   ( 56 条评论 )
    • 李永新 /2012-01-01/ 福建美术
    • 《圆朱文/中国篆刻艺术精赏》编著李永新。 圆朱文印作为一种独立的风格样式,在整个印学史中有特殊的地位,是文人印产生至今的主流之一,与古玺、汉印、明清流派印构成印学四大板块。

    • ¥5.03 ¥10 折扣:5折
    • 新华书店正版华夏万卷 宋徽宗楷书千字文钢笔字帖(瘦金体) 赵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图书籍
    •   ( 0 条评论 )
    • /2016-05-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内容提要 古人评论瘦金书云:“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瘦金书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提顿痕迹,中宫紧结而四面伸展,所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字文》、《秾芳诗帖》、《夏日诗帖》等。《楷书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时所书,是其存世书迹中纪年早的作品,从该帖用笔、结体来看,已初具“瘦金体”风格。在硬笔临习中,应首先观察点画的特征,“瘦金体”以笔迹瘦劲著称,但应瘦而不弱,书写时笔画有弹性,注意提、按、转折处的变化;其次分析点画之间关系变化,即起收笔处的处理方式,或连带,或断开,书写具有节奏感;后整体观察其字的结体,中宫紧收

    • ¥7.05 ¥15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颜真卿麻姑仙坛记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是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颜真卿麻姑仙坛记》立于唐大历六年,后遭雷电毁佚,故拓本稀少。翻刻甚多,有原拓影印本行世。《颜真卿麻姑仙坛记》为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明翻刻拓本。

    • ¥9.4 ¥20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赵孟頫妙严寺记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未署年月,原件纸本横卷,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 赵孟頫(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斋馆名松雪斋、鸥波亭。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入元,世祖忽必律搜访[遗逸],经程钜夫荐举,官刑部主事,后历宫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卒后谥文敏。他是元代书画大家,擅各种书体,其中行草,正书及小楷尤为精能。 《湖州妙严寺记》未署书写年月,但据他所署的职衔,可推测此卷当书于至大二年(一三○九)七月以后,或次年九月以前。据杨载《赵文敏公行状》记:[至大已酉(二年)七月,升中顺大夫、杨州路泰州尹兼劲农事。未上。仁宗皇帝在东宫,遣使者召。]可知这个职衔

    • ¥9.4 ¥20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张黑女墓志
    •   ( 0 条评论 )
    • 上海书画出版社编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中国碑帖经典:张黑女墓志》书法精美,书写镌刻者都为高手,可谓字字珠玑,行行玉润,点画精到,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给人以温雅之感.结字微扁,体势端庄而静密,峻利而沉着,于奇宕中不失雅正,疏朗中不失茂密,婀娜中杂以流丽,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今特选用上海博物馆所藏之拓本影印出版,公诸同好,作为研究北魏墓志的范本.

    • ¥7.52 ¥16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散氏盘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书号:9787806720998 书名:中国碑帖经典·散氏盘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 ¥5.64 ¥12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王羲之王献之小楷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啷琊临沂人,生于晋怀帝永嘉元年(三○七),卒于晋哀帝兴宁三年(二六五),因官至右将军,故世又称其为王右军,他八岁时即偷读父亲藏在枕中的笔诀而书大进,后学书于当时著名女书家乐铄,因其天资敏悟,卫夫人见其笔迹惊诧不已并曰:[此子必蔽吾书名矣]。其叔父王虞亦善书,对他影响很大,后渡江北游名山,见到李斯、曹喜的书迹,到洛下看到蔡邕的《熹平石经》又于从兄王洽处见张昶《华岳碑》等,眼界大开,因悟学卫夫人只是徒费岁月,乃发愤苦学,临池不辍,兼撮众法,自成一家,从而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赢得了[书圣]的美誉,王羲之最突出的成就是行书和草书,但他的小楷亦别具风貌。

    • ¥8.93 ¥19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钟繇小楷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书号:9787806358436 书名:中国碑帖经典 钟繇小楷 定价:1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 ¥8.46 ¥18 折扣:4.7折
    • 中国碑帖经典 毛公鼎
    •   ( 0 条评论 )
    • /2010-01-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内容简介 《毛公鼎》其文三十二行,长达四百九十七字,是至今所见的较长的一篇金文,内容为周宣王策命毛公厝,委以政务,整肃纪纲,兴革政治的策命文,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毛公鼎》在用笔上圆隽精严,极富高贵典雅的贵族气息,起止转折处都恰到好处,委婉优雅;在笔画的粗细上已趋向统一化,这样,容易富有清朗的审美意味;在结构上,取平正之势为主,显示了书写者的理性与成熟感;在布势上,它不像《散氏盘》较为紧密而有错落感,而是强调一种字与字的间距感,给人以静谧安详之美。可以说整篇铭文是依鼎布势,纵横有序,在其宏伟的整体视觉效果中显现出其庄重威严同时又不乏其高贵的气势。被人称之为金文中的庙堂之作。

    • ¥8.46 ¥18 折扣:4.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