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收录了知名导演和演员李志舆先生一生从事导演、表演教学实践而留下的文字成果,主体部分为李志舆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多年累积的教学手稿 话剧《无辜的罪人》导演手记,内容包括对音乐运用、戏剧台词、人物性格的的分析,舞台调度示意图等。此外还有其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专业文章、大量生活照、剧照,以及多位著名演员撰写的纪念文章。李志舆(1936 2021),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男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在《巴山夜雨》《七月流火》《勿忘我》等影片中担任主角或重要角色,培养了众多知名演员。其文存具有史学和实践指导价值,是影视戏剧表演界的重要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话剧也成为中国话剧史上至今无法超越的*繁荣时期。由胡传敏、张凌南编著的《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精)》试图以另一个视角,用老照片的形式,梳理和再现抗战时期波澜壮阔的中国话剧抗敌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话剧人在民族危亡中所作的贡献。从1931年 九 一八 事变后,上海的左翼戏剧运动*早组织演出救亡戏剧到1936年号召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 国防戏剧 主张的提出;从1937年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日到1944年成功举办*届西南戏剧展览,尽管都发生在国统区,但都有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背景,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文化战线中所起的主导作用。本书就是希望通过大量当时留下照片、书影等历史资料,对这一时期的话剧运动作一次梳理,让广大读者了解这一段历史时期中国话剧人的历史贡献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YSB037)研究成果。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国立剧专成立前中国话剧的相关概念和观念基础(新剧、文明戏、话剧、国剧等),国立剧专的话剧教育方式与特色及其对此前话剧教育(北京 人艺剧专 、北京艺专戏剧系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等)成果的继承和超越,较之于同时期话剧教育(延安 鲁艺 、 孤岛 上海的戏剧学校等)的独特性,校长余上沅与熊佛西民国时期戏剧教育观念的异同,余上沅戏剧教育观念对剧专师生的影响,剧专教学与学术研究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国立剧专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值得珍视的教育传统及其当代演化等。本书是一部围绕民国时期国立剧专的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研究的学术著作,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
本书汇集了著名剧作家喻荣军的8个话剧作品《家客》《不可说》《孟小冬》《星期八》《你们怎么能打一个小女孩的脸》《大道》《美好的事情》《人世间》以及3篇创作感想。各剧聚焦社会热点,生活内容丰富,艺术功力饱满,尤其重视现代人的心灵观照,内涵深刻,发人深思,加上文字畅达,堪称佳作。不少作品都已搬上舞台,深受观众好评。该书被列为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选编的 海上风`艺术文丛 系列,从一个方面呈现了作者在2014至2023年间在话剧创作方面的艺术水平与工作成果。
中国戏剧从远古走来,发展到宋元南戏,作为艺术的戏剧正式形成了。它至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这800年问总体上看,经历了三个季节或周期:前五百年是 作家戏剧 时代,经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则诚、汤显祖、李玉、李渔,一直到17世纪*后十年的洪异和孔尚任;思想大师林立,文学巨匠辈出,他们的作品不但是中华民族文化史、艺术*杰出的,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秀的。后三百年是地方戏的兴起.经 花雅之争 到京剧的诞生,再到20世纪初西方戏剧的传人,一直到当代;再也没有站立起几个甚至是一个可与关汉卿、汤显祖,可与莎士比亚、奥尼尔相比肩的戏剧文学大师。这三百年问是 演员戏剧 时代,当然也是群星闪耀,百花争艳。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合的宗旨,以时间为主线从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层面对莎剧演出进行横向分析纵向对比,厘清不同历史时段国人对莎士比亚及其戏剧接受态度与方式之异同,归纳演绎出话剧莎演政治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征,建构起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剧演出体系,拓展了中国莎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田沁鑫的戏剧场》内容简介:喜欢一种生活,幻灭。不是人间颜色,找不着。不出去,幻灭也就可惜了。戏是一种寄情手段,是梦。铃儿响了,场灯黑了,那个极处的舞台亮了……睁着眼,梦了……
本书通过对中国话剧舞台上莎士比亚戏剧演出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梳理,突破前人或话剧戏曲兼重或侧重于戏曲莎演的研究局限,专以话剧莎演为研究对象,秉承莎氏戏剧文本与话剧表演手法相结合、学术研究与舞台实践相结
本书是田本相先生主编的一本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史料著作。以时间为序共分为六编。主要讲述了西方戏剧是怎样传入中国的、五四新剧在表演艺术上的开拓、表演艺术走向成熟的阶段、新时期的话剧艺术等。该书有案例、有议论
此部中国话剧剧场艺术史,以辛亥革命浪潮席卷中国舞台致中国话剧艺术萌芽伊始,到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各省市直辖市相继成立了中央单位的话剧团体和地方性的话剧团体做结,囊括了50年历史的有影响力的演出。
《中国当代戏剧演出作品分析教程》中所选定的戏剧演出基本囊括了现、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有创作成就的导演艺术家的代表作,它们可以集中反映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主要风貌。一方面,这些戏剧演出的舞台艺术应成为中国戏
该教程中所选定的戏剧演出基本囊括了现、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有创作成就的导演艺术家的代表作,它们可以集中反映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主要风貌。一方面,这些戏剧演出的舞台艺术应成为中国戏剧人才培养的重要教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