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2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越剧入门与鉴赏
    •   ( 1 条评论 )
    • 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编委会 编 /2009-08-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越剧作为发源于浙江的独特剧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主要以浙江嵊州方言和民间音乐为渊源,博采绍剧、京剧、昆曲等戏曲乃至话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成就了独特艺术风格,被誉为“江南奇葩”。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越剧的基本知识。

    • ¥11.9 ¥23.8 折扣:5折
    • 图说经典:图说中国戏剧
    •   ( 9 条评论 )
    • 翟文明 著 /2009-08-01/ 华文出版社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戏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和文明形态生动、直接的呈现方式。本书引入全新的“图说”理念,结合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戏剧形象、著名戏剧剧目、主要戏剧流派,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等。文字通俗易懂,注重科学性,又兼具趣味性与实用性,不仅能让读者对中国戏剧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更能从中体味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14.9 ¥29.8 折扣:5折
    • 新编黄梅戏演唱教学:附:黄梅戏经典唱段100首 安徽文艺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无 /2013-10-01/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孙清足编著的《新编黄梅戏演唱教学(黄梅戏演唱入门教材)》的前部分以简单易懂的文字对黄梅戏的基本知识、演唱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后半部分根据男腔、女腔、合唱等演唱方式选编了100首黄梅戏经典唱段。《新编黄梅戏演唱教学(黄梅戏演唱入门教材)》非常适合作为教材来进行黄梅戏的教学。

    • ¥17.5 ¥35 折扣:5折
    • 豫剧流行唱段集粹
    •   ( 50 条评论 )
    • 练德生 等 编 /2000-12-01/ 山东文艺出版社
    • 豫剧是我国戏剧艺术中流传广,影响*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中原大地,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和华北、西北、华东等部分地区。在长达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豫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艺术和表演风格,积累了丰富的优秀剧目。传统戏《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和现代戏《朝阳沟》等,几乎家喻户晓,影响远远超出了流行区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马金凤等也早已享誉国内外。 为了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也为了满足广大豫剧爱好者学唱、欣赏豫剧唱腔、曲谱的需要,我们编辑了这本《豫剧流行唱段集粹》。为方便广大读者阅读,我们在编辑时对所选唱段按生、旦、净及对唱的顺序排列,并对不同的流派也略为归拢,各部分又分别列出古装戏唱段和现代戏唱段,以方便广大豫剧爱好

    • ¥12 ¥24 折扣:5折
    •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   ( 1772 条评论 )
    • 于丹 著 /2007-11-01/ 中华书局
    • 跟于丹去品赏昆曲的美,像昆曲般优雅地生活!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以于丹教授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TV-3)所作系列讲座为基础,修改润色而成。 全书以面向大众情趣的审美视角,呈现于丹教授特有的欣赏心得,带领大家感受昆曲艺术的时尚情怀,激活生活历程的优雅基因。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 ¥15 ¥30 折扣:5折
    • 昆曲:今生看到的前世
    •   ( 29 条评论 )
    • 郭晨子 著 /2006-08-01/ 新星出版社
    • 再明亮的舞台,演起昆曲来,都美好得陈旧。——旧人、旧事、旧的心绪,旧情未了。妩媚和烦恼都是许久以前的,尘封起来没有走样。几个朝代几个百年前的一篷一笑,而今,也还是懂得。懂得,却无法安慰了——隔得太远,隔了万千的光阴。 横亘着岁月的河,昆曲是对岸的风景。河水汤汤,没有摆渡的舟。只有停留在此岸看着。迷失、怅润、困惑…… 一段段前尘往事,明明素未谋面却偏偏似曾相识,梦里熟悉得真切,醒来,皆不认得。 昆曲,是今生看到的前世。

    • ¥11 ¥22 折扣:5折
    • 婺剧高腔考
    •   ( 1 条评论 )
    • 叶开沅张世尧 著 /2004-02-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古典戏曲的研究现在似乎还停留在文人著作范围方面,对于民间戏曲注意得很是不够。一般中国文学史或戏曲史,一谈到戏曲,宋元戏文还有专章谈到,到了明朝,便几乎只谈到文人著作了。、大家所重视的,常只是汤显祖、李玉等人。《浣纱记》的作者梁辰鱼用昆曲新腔来唱,文学史上也特提一笔,说这是昆曲改革的开始。但是,对于明代的民间戏曲就忽略了。换句话说,我们的目光还只是看到文人书斋里的写作,对于舞台上演出的、活跃的戏本是漠视的;还只是看到一些官宦和知识分子的作品,对于艺人或小市民的戏曲创作是不大看得起的。这样,就不能了解到解放后一些较古老剧种改编演出的一些戏的渊源,似乎割断了历史的联系,不能古为今用。例如,我们常看到的赣剧的《珍珠记》、婺剧的《槐荫树》、昆剧的《访友》、徽剧的《磨房相会》、绍剧的《

    • ¥13 ¥2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