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戏台上的中国
    •   ( 233 条评论 )
    • 廖奔廖琳达 /2022-04-01/ 大象出版社
    • 本书由戏剧史研究名家,文化学者廖奔先生带领我们从戏曲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艺术、舞台演出、戏台、演员生活、戏曲故事、名角、唱腔、行当、戏衣、脸谱、声腔剧种、乡音乡愁、世界传播、域外影响、艺术价值、生存现状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细致解读戏曲对人民生活中的深入影响、走向世界的脚步、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出路。本书通过展现戏曲文化,追踪其源流、触扪其筋骨、探索其精神,力图调动人们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让读者感受到中华文脉在戏曲舞台上的延展。

    • ¥49 ¥98 折扣:5折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5-10级
    •   ( 61 条评论 )
    •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 /2022-01-04/ 岭南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我国套为推广、普及粤剧教育而编写的粤剧考级教材,共分为1-10级,本书是1-4级。 教材本着 传承开拓 的宗旨,集结广东粤剧院多名粤剧艺术专家选取该剧种中有代表性的经典元素,结合戏曲的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艺术表演形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编排。致力于推动粤剧普及、传承、发展和满足各界对粤剧学习的需求。通过规范合理地学习本系列考级教材,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按照标准化的粤剧表演衡量系统及科学的粤剧学习计划,增强身体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及德、才、礼兼备的综合素养;还能通过对粤剧的了解,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

    • ¥39 ¥78 折扣:5折
    • 越音易通·越剧舞台念白
    •   ( 130 条评论 )
    • 钱丽文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系统总结越剧舞台念白的专业新形态教材,汇集了越剧舞台优秀剧目念白选段,行当丰富,流派纷呈,且经越剧表演艺术家不断实践检验,已成经典,具有重要的实训价值与传承意义。 教材为立足于越剧语音的规范与教学实践的运用,着重强调越剧舞台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一是越剧规范语音知识的应用;二是越剧舞台语言处理的能力。全书共分三个篇章,具体内容如下: 篇章:行当念白 (一)花旦念白;(二)小生念白 ;(三)老生念白 ; (四)老旦念白 ;(五)丑角念白。 第二篇章:行当对白 第三篇章:自学念白 本书着眼 互联网 背景,深化教材创新改革,着力打造戏曲新形态教材,将互联网及新媒体资源与戏曲教学有机融合,在内容上,每一段念白配有对应二维码,链接名家音频和视频示范,同时,图文并茂,强化可读性与可看性。

    • ¥43.5 ¥58 折扣:7.5折
    • 闽剧(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 95 条评论 )
    • 钟天骥 著 /2019-04-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闽剧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唱腔 器乐 折子戏 人物介绍 附录 六大部分。闽剧是福建省较古老的剧种之一,是在福州方言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因其采用的语言以福州方言为主,所以主要流行于福州、宁德、南平、三明等市县的福州方言地区并流传至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的福州籍华人聚居地。*早在出版物中使用 闽剧 一词的是郑振铎先生。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闽剧有关的音乐材料,其中有古装戏的唱腔和器乐,也有现代戏的唱腔与器乐代表。能较好的呈现闽剧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意义。

    • ¥39.5 ¥79 折扣:5折
    • 粤剧传统排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 31 条评论 )
    • 杨迪 /2020-12-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粤剧 排场 的专著。 排场 作为一个戏剧术语,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一般包括戏剧场面、身份、演出场次安排、舞台调度等;粤剧排场指由演出各要素综合而成的戏剧段落,是可以在不同地方重复借鉴的程式套路的组合体。本书介绍了粤剧排场的概念、形态、表演特征、成因、教学传承、兴盛与衰落的历史,以及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34 ¥68 折扣:5折
    • 昆曲牡丹亭全本(简谱版)——根据纳书楹版《牡丹亭全谱》译谱
    •   ( 822 条评论 )
    • (明)汤显祖 著,关德权 译谱、整理 /2010-10-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牡丹亭》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剧情梗概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儒生陈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手持一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沉浸在此梦中不能自拔,因为思虑过度,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下。其父杜宝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就是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 ¥37.5 ¥56 折扣:6.7折
    • 民间演剧与戏神信仰研究
    •   ( 177 条评论 )
    • 陈志勇 /2017-05-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戏曲行业神信仰文化为研究对象,宏观考察戏神信仰的发展历史、地域分布、来源及其特点,考镜老郎神、田公元帅、二郎神三大戏神系统之源流,选取与道教密切相关的戏神和独具地方剧种文化特色的戏神作为研究个案,探究戏曲艺术(或行业)与娼妓神、音乐神、傩戏神、影戏神的近缘关系,探赜戏神信仰文化背后隐藏的伶人群体精神世界,勾画戏神信仰与早期戏剧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中国戏剧发生学的思考。

    • ¥44.5 ¥89 折扣:5折
    • 东风豫剧音乐研究
    •   ( 27 条评论 )
    • 刘江元 著 /2020-07-01/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本书是豫剧流派的关于音乐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包含大量珍贵的唱段,并对唱段进行论证比较分析。豫剧北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在河北邯郸东风剧团的一支豫剧流派。它是在毛、、郭沫若等党和人的直接关爱鼓舞下,在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陈素真等艺坛巨擘的亲切教诲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 ¥32.2 ¥48 折扣:6.7折
    • 歌仔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王州主编)
    •   ( 43 条评论 )
    • 叶清海 著 /2019-03-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歌仔戏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书中的 概述 部分,主要简介该音乐形式的历史沿革、唱腔风格、音乐类型、流行地域、乐器形式、曲牌模式、传承人物等等,让读者对该音乐形式有个整体且简要的了解。 唱腔 部分,按照歌仔戏的曲牌 七字仔 杂碎仔 卖药仔 台杂仔 哭调 调仔 共收了427个谱例。是本书重点部分。 器乐 部分,主要收录了各种不同代表作的各种曲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串仔 和 锣鼓介 ,共收入146条谱例和锣鼓介。 传承人物 部分,选录了对该音乐形式做出较大贡献的音乐人,主要介绍他们生平、贡献与传承成果。

    • ¥49 ¥98 折扣:5折
    • 黄梅戏艺术欣赏
    •   ( 19 条评论 )
    • /2023-09-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2022年安徽省高校 三全育人 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精品教材项目。本书系统介绍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主要从黄梅戏打击乐、黄梅戏声腔音乐、梅戏的剧目、黄梅戏的唱腔念白、黄梅戏的表演等几个方面出发,由浅入深、以戏讲戏、以技讲艺,详细阐述黄梅戏艺术的基本常识和审美特质。本书力求使读者在领略黄梅戏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读者独立从事黄梅戏表演和研究的综合能力。

    • ¥37.5 ¥56 折扣:6.7折
    • 我的越剧生涯
    •   ( 114 条评论 )
    • 田虹 /2020-08-18/ 上海大学出版社
    • 《越剧名家口述历史》:本书采访了十几位越剧老艺术家,包括袁雪芬、王文娟、毕春芳、焦月娥、筱月英、吕瑞英、孟丽英等,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整理成书,以亲历者的自述阐述、回忆越剧的发展、所处环境、经历的事件等,为上海越剧界建立起一份全面的历史档案。

    • ¥48.9 ¥62 折扣:7.9折
    • 藏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148 条评论 )
    • 李云 著 /2014-08-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藏戏是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据传广场演出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其他一些大剧种,如京剧、昆曲、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们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是十分罕见。李云、王文章主编的《藏戏》力图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图片将这一古老神奇的文化形态——藏戏艺术呈现于读者面前。

    • ¥31.9 ¥56 折扣:5.7折
    • 梨园戏(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 38 条评论 )
    • 汪照安 著 /2019-03-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梨园戏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唱腔 器乐 折子戏 人物介绍 五大部分。梨园戏,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其声腔属 泉腔 (以泉州方言为标准音的地域声腔)。明代以后,在闽南广为流播,流行地包括原泉州府属、漳州府属的各县,并及于粤东的潮汕一带;同时跨海传演于台湾省,越洋南达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唱腔特点与泉州南音相似,一般是波浪式的上下回旋,起伏不大,很少有音程的大跳跃。由于感情需要,八度、十度的跳进,也常出现在上句的结束或下句的开始处。旋律连续上行的少,连续下行较多。唱腔上常有多重大三度并置,一曲中常有两个甚至三至四个。使梨园戏唱腔色彩鲜艳、变化多端,呈现其独特风格。

    • ¥43 ¥86 折扣:5折
    • 河北戏曲名剧选译
    •   ( 24 条评论 )
    • 李正栓 /2020-09-01/ 河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河北地方戏曲中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四个剧种的代表作作为研究对象,这四个剧种分别是河北梆子、评剧、保定老调和石家庄丝弦,代表作品分别是《宝莲灯》《胡风汉月》《潘杨讼》和《空印盒》。这些作品或歌颂民族团结,宣传友好和谐,或宣扬孝道,赞美爱情,或扬善惩恶,报国尽忠,或扫黑除恶、安国兴邦,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对现代国家治理仍有启迪。

    • ¥34.1 ¥50.9 折扣:6.7折
    • 韩世昌昆曲剧目身段谱
    •   ( 72 条评论 )
    • 陈古虞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韩世昌,北方昆曲的代表性人物,工旦角。北方昆曲剧院的首任院长。此书为陈古虞记录整理的韩世昌昆曲剧目的身段谱,包含《思凡》、《痴梦》、《贞娥刺虎》、《闺塾》、《刺梁》、《游园》(未完稿)五个半剧目。身段谱的记录起始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对韩世昌昆曲表演艺术研究乃至北方昆曲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也为昆曲旦角表演艺术的研习传承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38.7 ¥68 折扣:5.7折
    • 粤来粤有戏:青少年粤剧文化传承研学手册
    •   ( 13 条评论 )
    • 喻晓伶廖文 /2023-10-01/ 广东教育出版社
    • 围绕粤剧文化主题的创新素养项目化学习的活动手册,以粤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为基础,立足教育基本理论、课程教学理论、教育戏剧理论以及已有的实践经验,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以 唱、念、做、打 四种戏曲艺术表现手法为架构,突破传统粤剧课程的形式,创新粤剧课程结构体系。 手册从三个切入维度实现创意实践、艺术表现、审美感知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是从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出发,以真实问题情境为切入口,致力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运用理性思维与逻辑分析方法,通过系列戏剧教育活动、劳动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并理解粤剧传统文化、粤剧名人大师、粤剧传统技艺等,提升学生的戏剧理解与演绎能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二是从 玩中学、做中学 的学习过程中,转变学习方

    • ¥32.2 ¥48 折扣:6.7折
    • 闽台南音口述史(闽台南音文化丛书)
    •   ( 10 条评论 )
    • /2023-11-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该书系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 闽台南音文化丛书 之一,作者曾宪林系艺术学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曾任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音乐与舞蹈研究室副主任,在南音研究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也有多部南音研究著作问世。全书共分七章,除了前后的 绪论 与 结论 外,还有五章为正式的主体内容。在这五章中,共用了四章的篇幅对两岸南音艺人的口述内容进行田野访谈式的记录,共采访了41位艺人、专家,其中福建的艺人、专家19位,台湾的专家、艺人20位,兼具闽台身份的艺人2位。最后一章为对所采访、记录的口述材料进行结论性的启示归纳与反思。书稿与研究性的著作不同,是作者深入到闽台两地艺人之中,听取他们对南音的各种各样的记忆与叙述的成果,更为难得的是那些笔者的归纳、总结、反思与思考,其中有对每位受访者的总结与反思,也有对

    • ¥39 ¥78 折扣:5折
    • 柳琴戏锣鼓经曲牌应用简编
    •   ( 10 条评论 )
    • 宋兆连 /2024-05-15/ 中国戏剧出版社
    • 柳琴戏,俗称 拉魂腔 ,清朝乾隆年间发源于临沂的兰山、郯城一带,广泛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锣鼓经是中国传统器乐及戏曲里面常用的打击乐记谱方法,也称为 锣经 ,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的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打击乐是中国戏曲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掌控着戏剧节奏的快慢以及力度的强弱变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各个剧种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本书从 柳琴戏锣鼓经应用简述 锣鼓经谱例和用途 常用曲牌谱例和用途 三个部分,对柳琴戏锣鼓经及曲牌的演奏方法、艺术特征及其在剧目中的实际应用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记述和分析。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柳琴戏打击乐

    • ¥45.6 ¥68 折扣:6.7折
    • 齐如山国剧论丛
    •   ( 409 条评论 )
    • 齐如山 著 /2015-12-01/ 商务印书馆
    • 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饮誉世界,这一成绩有赖于齐如山在其背后的鼎力支持。齐如山先生不仅为梅兰芳设计表情、身段、造型,还为其量身编写剧本。梅兰芳轰动美国的京剧之行也是齐先生提议、推动的。梅齐二人的友谊合作持续二十年之久。齐如山不仅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中国戏曲的研究大家。他出生于昆剧之乡高阳,在戏剧的浸润中长大,及至青年时每每趁出国之机观看西洋话剧。通过中西艺术的比较,对中国戏剧的表演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通过戏曲研究与实践,他得出戏剧“无论何处何时,都不许写实,有一点声音,就得有歌的意味。一点动作,就得有舞的意味”的结论。这个论点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国戏曲表演的特点。 《齐如山国剧论丛》除选收了齐氏具有代表性的剧学著作,还首次整理集合了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单篇

    • ¥37.5 ¥52 折扣:7.2折
    • 闽剧剧目·老生行当(闽剧技艺传承丛书)
    •   ( 0 条评论 )
    • 闽剧技艺传承丛书”编委会 /2025-01-3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书根据闽剧老生行当专业不同年级的教学纲要,选取16首闽剧老生名家经典唱段,13出深受专家、观众认可的经典折子戏,3出荣获全国大奖、传承价值极高的经典大戏作为范例编入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塑造角色并进行角色创作,在继承的同时有所发展。教材由易入深,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步提高教学难度,编写时将基本功训练和剧目排演相结合,力求以学促演、以演代学。每首唱段都配有音频资料,每出折子戏与大戏都配有剧本、曲谱、剧照、视频以及相应的剧情简介、人物分析和艺术指导,能够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懂、学得快,为继承和发展闽剧老生表演艺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 ¥44 ¥88 折扣:5折
    • 琼剧通识课:一本走进琼剧的小书
    •   ( 2 条评论 )
    • /2024-07-01/ 海南出版社
    • 《琼剧通识课》是一本系统全面而又通俗有趣地介绍和普及琼剧的小书。书中九个精心设计的单元,可以带领读者走进琼剧世界,系统地认知琼剧的基本知识,领略其独特的风貌与韵味。

    • ¥38.9 ¥58 折扣:6.7折
    • 二人转与东北文化传统
    •   ( 74 条评论 )
    • 杨旸杨朴 著 /2015-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该书试图回答与其他戏曲或曲艺形式相比,二人转为什么具有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因此,该书首先探讨二人转与原始仪式关系问题;接着探讨二人转与萨满的关系,之后探讨二人转与东北神话的传统,*后探讨二人转文化传统争论。得出结论认为,二人转之所以产生巨大的艺术裹卷力和冲击力,首先是来自二人转的意象,是二人转因为连着这部东北文化史,才使二人转连着它的源头。也正因为连着它的源头,二人转才获得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 ¥42 ¥60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