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至12首是为初学者而作的12首小前奏曲。其中第1、4、5、8、9、10、11首发现于巴赫指导他儿子学习用的《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剩下的5首则来自于巴赫的朋友、巴赫*热忱的崇拜者凯尔纳的手抄本。这12首小前奏曲*早由F.K.格里彭克尔收集并出版,曲目顺序按照调性同名大小调级进上行的规律来排列。 第13至18首是为初学者作为的六首小前奏曲,来自于福克尔的版本。其曲目顺序为巴赫本人所编排,分别为C大调、c小调、d小调、D大调、E大调、e小调。 第19首c小调二部小赋格曲,由凯尔纳作了一些重要的修改。这首赋格是否为巴赫本人创作还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他人所创作的小提琴二重奏。 第20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大约为1732年创作于克森。以福克尔藏本为原稿印制。 第21首C大调三声部赋格曲,根据《为W.F.巴赫编写的钢琴小曲集》的手稿印制。 第22
回望迷人的70年代中期 在这一时间点上,大卫 鲍伊、布莱恩 伊诺或者 发电站 乐队正在重新定义什么是流行和摇滚乐的样式类型。某种程度上,这是要将实验性的欧洲式敏感,注入一个基本被美国文化塑造了概念的媒体当中。自从1960年代早期涌现出波普艺术革新者,殿堂艺术和通俗艺术就开始不停地互相倾轧互相渗透。不过,如果说60年代是艺术带上波普审美在贫民窟信步闲逛,那么70年代则是反过来了。波普学艺术。而鲍伊的专辑《低》标志着这场进程的至高点:它的现代派疏离感,它的表现主义,它对节奏布鲁斯、电子合成、极简主义和过程驱动技术的折中融汇,还有它对叙事的怀疑。 本书作者雨果 威尔肯听到这张专辑是在15岁。15岁是一个人躲进卧室的年纪,而《低》当中5首有配词的歌
奏鸣曲一词来自意大利文 sonar ,为鸣响之意, 16世纪时泛指一切 器乐曲 ,与声乐曲相对。17世纪早期,发展成 巴洛克式 的奏鸣曲, 三重奏鸣曲 是当时的重要体裁。到18世纪上半叶,独奏奏鸣曲取代了三重奏鸣曲的地位;18世纪下半叶, 海顿 和 莫扎特 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奏鸣曲形式(快板 行板 快板);在 贝多芬 的发展下,奏鸣曲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此后,奏鸣曲成为西方音乐*重要的乐曲形式之一。奏鸣曲在钢琴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学习演奏钢琴奏鸣曲是每一位钢琴学生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奏鸣曲的学习,不仅能从各种技法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还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表现形式,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风格。《小奏鸣曲集》选自6位生活在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钢琴家、教师、作曲家 克列门蒂、库劳、杜舍克,以及三位对奏鸣曲式的成熟发展有重大
乔治 丹德洛特(Georges Dandelot, 1895-1975)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曾在巴黎音乐学院随保尔 杜卡斯、樊尚 丹第等学习音乐课程,1919年在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教授钢琴,1942年在巴黎音乐学院教授和声,并出版多本视唱练耳与和声教程。这套节奏训练教程原由五册组成,中文版合并出版,按照从启蒙到进阶的顺序编排。册从基础知识开始,通过训练一些简单的节奏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地基。第二册是混合节奏阶段,这个部分结束后可以直接练习第五册内容。第三册可以让钢琴学习者在 双手协调 的问题上得到一定改善,对双手的节奏不同步、不容易演奏的情况特别有帮助。第四册则训练非常规节奏,比如一拍子、五拍子和七拍子等各种类型节奏。
乐评人时不时将 地下丝绒 作为有史以来极具影响力的摇滚团体。甚至那些公认不喜欢这个团体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对现代摇滚无可比拟的影响。任何关于现在正在播放的摇滚的调查,都倾向于将他们放在第二或第三位。然而,电台的 很好100专辑 统计中,地下丝绒的地位常常显著下降,甚至消失。 地下丝绒 生前 几乎被所有电台(及媒体)禁播,直至今日,仍然在主流电台鲜有露面。反差如此鲜明,形成了一个悖论:一个对摇滚音乐和音乐人造成深远影响的乐队,其作品却被主流渠道故意屏蔽了。简而言之,在1967年 爱之夏 的那一年,主流渠道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音乐。加之评论界的冷漠和公众的敌意,使得挣扎中的 地下丝绒 在商业上毫无回报。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几乎没有乐队在无法获
《龙笛凤箫筝雅韵》一套四本,分为 筝箫雅韵 (两本)与 笛韵筝情 (两本)两大部分。每本均收入筝与箫、笛与筝的合奏曲五首,共计作品二十首。既可用于艺术院校的教学和舞台表演,也可满足民族器乐爱好者自娱自乐的需求。突出体现了笛箫与筝的精妙配合,特别是节奏的交织与音色的对比,演出效果极佳,采用五线谱与简谱对照,中文与英文对照的形式,旨在方便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创意曲 是指一种结构自由、运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小曲。与赋格曲相比更加灵活、自由,常使用模仿、模进、卡农、复对位、缩减主题、主题动机部分音型分解展开、多种材料重叠使用、原型与倒影呼应等发展手法。《巴赫创意曲》由15首二部创意曲和15首三部创意曲组成,是钢琴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程之一,也是训练钢琴演奏中复调思维能力和复调弹奏能力好的教材。由于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一些独特性,如装饰性、即兴性等等,导致在诠释巴赫创意曲时,出现了不同的乐谱版本。然而如何恰当地理解与演奏巴赫的创意曲,始终是教学中的难题。因此选择正确的学习版本,对于掌握巴赫或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修订在程度上忠实于作曲家的原意,使学琴者能够更加直接 、全面地了解巴赫创意曲的风格特点。
本书稿共分为18篇,从五四运动开始,到实现中国梦结束,收录了29首人们耳熟能详的红歌合唱曲谱,并简单介绍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令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歌曲内涵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将爱国爱党情怀自然代入,用艺术形式唱出时代赞歌。书稿不但是红歌合唱工具书,同时是对光辉党史以音乐形式进行的梳理记录。
.
夏威夷是一个移民人口众多的地方,由于移民带来的文化交融,夏威夷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西班牙人将吉他带到夏威夷群岛后,当地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世纪70年代逐步形成其特有的风格,经过改良之后,用以伴歌伴舞的小吉他正式称名为尤克里里琴。大概在1915年前后,这种小巧的吉他风靡了美国旧金山,随后,它伴随着夏威夷音乐瞬间横扫全美国。近年来,尤克里里逐渐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当中,受到了大家狂热的欢迎。 夏威夷是一个既美丽又可爱的地方,他们的语言也是。叠字是呀呀学语的小孩子说话使用多的。而夏威夷的语言当中就有很多这种叠字,比如夏威夷的州府“火奴鲁鲁”(Honolulu)、“威基基海滩”(Waikiki Beach)、“尤克里里”(Ukulele)。 面对这么可爱的乐器,大家不要太严肃,不要去苛求它。当然要把音高校准,但是
汤姆 韦茨在《剑鱼长号》中彻底颠覆了自己并重塑了音乐图景。但颠覆与重塑并非凭空出世,在汤姆以往专辑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你应该把这张专辑当作他音乐生涯的一个支点、当作三部曲中的一部分来听。汤姆的语言风格是隐喻的、幽默的、虚构的。他有编织隐喻的天赋,这种隐喻出自童谣、杂耍艺人的街头吆喝、布鲁斯音乐的修辞、密西西比式的自夸。想要进入《剑鱼长号》,你得放纵自我,去延展真实、去编造、去即兴创作、去扭曲,去搬弄是非。 大卫 斯梅耙梳了有关《剑鱼长号》的方方面面,力图以一种汤姆 韦茨式的语言 甚至包括了天马行空般的呓语 讲述这张专辑的创作缘起、曲调架构、歌词隐喻。很难想象有比澄清《剑鱼长号》这张专辑更怪异的事情了:《剑鱼长号》扭曲了讲述
《龙笛凤箫筝雅韵(筝箫雅韵 上)》收入的曲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经典名曲,另一部分是创作作品。传统作品部分是笔者三十多年来艺术实践的积累,乐曲以琴曲和古代艺术歌曲旋律为基础,根据乐器自身的特点,经过重新整理改编而成,在演奏上与传统原谱有较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技法和音乐语汇,以及笛箫与筝的合奏表现上更为器乐化;创作作品主要体现筝与笛箫节奏的相互交织与音色的对比、 点线结合 等方面巧妙的配合。 乐曲在记谱上,没有详细注明演奏符号,有些乐句可根据演奏者自己的演奏能力和对乐曲的理解,灵活运用传统技法,目的是避免教条理解和音乐语言僵硬不自然的现象。有些具体的演奏手法可参照该书所附二维码音响。 此外,该书采用五线谱与简谱、中文与英文对照的形式,旨在方便国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