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音乐是一种语言,那么发言的是谁? 作为诗歌的《魔王》与作为歌词的《魔王》,意义相同吗? 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戏剧性吗?歌剧中的戏剧角色知道自己在歌唱吗? 音乐的语境是什么?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作曲家的人格声音》的作者爱德华·T·科恩引领读者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旅程。作为学术性音乐批评领域中的佼佼者,科恩总是善于发现他人眼中从未出现过的视角。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曲家的人格声音》除了学理上的反思、技术上的分析之外,叉将这些讨论与音乐实践紧密相联。读者可以跟随作者的不断反思,享受思考的乐趣,更可以与作者一同将视野延伸至实践性的领域。
建国后,我国合唱音乐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我国的合唱课堂教学和合唱训练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合唱课就是合唱排练课,学生不能很好地了解和熟悉掌握合唱的理论知识,缺少用合唱指挥知识指导练习指挥动作等。笔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把自己近十几年来在合唱指挥领域的研究资料及成果进行梳理,并搜集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进行研究,就目前合唱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本书的付梓,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得到更多音乐同仁的理解与支持,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积极参与到我国合唱指挥的研究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