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强中华传统艺术保护与推广的目的,《民歌》选取了民歌这个传统艺术形式,力求表现其艺术的精髓,展现其经过成百上千年选择与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将这些文化艺术的特质呈现给广大读者,更希望通过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我们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另一个。
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着它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价值。世界民族音乐瑰艳奇伟、弦歌绸缪。倘若你不满足于先前的音乐知识结构,渴望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和欧洲专业创作音乐以外的多元音乐文化的世界,《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将带领你去经历一次神奇的音乐之旅,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和音乐文化的珍奇瑰宝定会开阔你的音乐视野,一充实你的精神世界,对你的演唱演奏,乃至创作教学不无裨益。尊重、理解、学习和共享人类一切音乐文化,是新世纪的呼唤,是我们音乐文化与教育追求的目标。本书不仅是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导读,而且也是一本实用的世界民族音乐教材。本书概念准确、脉络明晰、图文并茂,描述生动而严谨。聚学术性、系统性、可读性于一本。配合各篇章推荐的欣赏视听资料,将让你获得的音乐体验和人文解读。
目前,海内外客家人有5000多万,洪秀全、孙中山、邓小平、朱德、叶剑英、郭沫若等都是客家人所裔。自西晋千余年以来的岁月中,客家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独特近各家文化。其中,丰富多彩的客家音乐更是倍受人们青睐。 全书分三章;对客家民系源流的几种看法;中原音乐与移民文化同步发展;移民音乐与土著音乐的有机融合。作者选取客家音乐的几个品种——客家民歌、客家汉乐、客家汉剧为实例,采用中原移民音乐与现存的客家音乐进行对照比较,不仅可以清楚地追溯从源头传播的路径,而且可以辨析出客家音乐与中原汉族音乐及赣、粤、闽三省交界处原住民少数民族音乐之间的血缘关系,论证传播是促进移民音乐与土著音乐“杂交”的触媒剂,进而得出客家音乐是由“移民音乐与土著音乐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独特地域音乐文化的结论。此书是
琴、棋、书、画是最能体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而四艺之首者,琴也,乐也。 在众多的乐器中,扬琴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扬琴的爱好者遍及全世界。许多儿童和学生,想通过一种简易的学习方法,尽快掌握扬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并顺利地通过扬琴考级。为了满足广大儿童和中小学生以及扬琴爱好者学习的需要,作者从自己以前出版过的多种教材中经过精选、归纳,整理编撰出这本扬琴演奏与练习教程。 本教程共分3课,按循序渐进的步骤,详细讲解了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并精选了大量的练习曲和乐曲,还附有对这些扬琴曲目的演奏提示,供广大读者及扬琴爱好者对照练习。
练习曲训练是提高演奏技术的重要手段。《上海音乐学院校外音乐考级系列:古筝考级练习曲》是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演奏心得,并结合由本人编写的“上海音乐学院校外考级曲集”的特点二而编写,系统地介绍了古筝常用调
高校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人才素质的培养,而高校音乐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材的质量水平。 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日益重视,其教材也如雨后笋般层出不穷。然而,师生们却难以从中获得系统性、性、实用性兼备的教材。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凭借其在学界拥有的强大学术、科研和教学优势,隆重推出“全国高校音乐教育大系”系列教材。该套教材涵盖高校音乐教育的各个学科,不仅可以用作音乐专业的辅助教学内容,更适合于作为高等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音乐教学的教材。 作者本着“大学问普及化、大学者做教材”的理念,聘请了全国音乐学界各领域的专家分别写作相应教程。他们既是各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又是多年工作在教育线、个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每一本教程都是他们多年学术、科
这是一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民歌集,将中国各省代表性经典民歌由名家改编成钢琴弹奏版,歌名中英文对照。特色是:名家配写,艺术水平高,演奏效果好。每册收录旋律优美的中国经典民歌8—13首。本套书按照地域划分为12册:第1册山西民歌9首;第2册山西、内蒙古民歌9首;第3册陕西民歌11首;第4册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民歌11首;第5册四川民歌8首;第6册云南民歌9首;第7册四川、云南、贵州民歌10首;第8册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民歌13首;第9册河南、山东民歌8首;第10册河北、东北民歌9首;第11册安徽、江苏、浙江民歌13首;第12册福建、广东、台湾民歌9首。读者定位:广大喜爱中国民歌的专业、业余钢琴演奏者,喜爱中国民歌的声乐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