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试图以尽可能多的图例和简明的文字,系统地介绍民间剪纸的语言符号、造型观念、装饰规律,传统刀法及方法步骤,目的是为民间剪纸爱好者、艺术馆与文化站的美术辅导干部及学校美术教师提供一份较全面的传统民间剪纸技艺参考书。
生活就是艺术,也许中国剪纸为这句话作了的注解。剪纸是民风淳朴的乡间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创作者不是专门从事艺术之人,而是平常的乡间民众。《剪纸》用近一百幅的精美图片,近四十个优美故事展示了这些乡间民众千百年来在日常的生活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理解和期盼中提炼的剪纸技艺。
该书为2022年农历虎年量身定做,以教授读者学剪十二生肖中的“虎”类剪纸作品为主。十二生肖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书的出版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同时,该书也是“吉祥剪纸”系列图书的补充,其受众群以青年为主,是一套入门教程类剪纸书籍。书中的内容分为教程和作品赏析,这些剪纸作品多用寓意、谐音和象征的手法来进行创作,形象生动逼真、推陈出新,将民俗吉祥语句和现代美学意识相融合。寄语人们吉祥寓意,美化人们的生活。 该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书中除了赠送教程视频外,还赠送8个包含剪纸线描的彩纸,供读者练习。
中国吉祥艺术是中华民族辟邪求纳福的生动的文化现象。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活用具,到祭祀,祈祷、农事、节日等生活习俗,无不印有吉祥文化的廊迹。 年画是中国吉祥艺术的一个品种,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每逢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清扫屋舍后粘贴新年画,是我国民间的一大习俗。年画可贴在门上,也可贴在水缸、米缸甚至牛棚马厩上。年画初创于汉代,宋代业已形成,明末清初为其鼎盛时期。年画的产地遍及全国,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山东潍县、四川绵竹、广东佛东等。年画继承了唐宋人物画和风俗画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为驱除邪魅、善福喜庆等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本册明信片选择了一组表现吉祥吉庆方面的年画,向广大读者展示中国吉祥艺术魅力一斑。
绵竹年画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产于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是全国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始于明末,清代乾隆、嘉庆前后为鼎盛期。据道光二十九年绵竹县志记载:“绵竹西北山林所产,以竹木为大宗,……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绵竹年画不仅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深受印度、缅甸、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喜爱。 绵竹年画构图通俗易懂,生活活泼。风格粗犷豪放,朴实大方,形式多样,装饰性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绵竹年画一般分为红货(门神、斗方、中堂等)、黑货(木版拓片等)两大类。题材大多以迎祥、祈福、欢乐喜庆为主。 绵竹年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