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糊画就是用布糊的画。布糊画的特点是集古今国画技法,有工笔重彩精工,得写意泼墨气魄;似堆绣而非同堆绣,巧堆积可胜似浮雕;人物有绢人外观效果,难在巨型扁体,五官凹凸不平,独幅丝料糊成不见褶皱,半体之身衣着纹理靠抻扯得以流畅自然;线粗不过一毫,糊布金线更现剪纸技巧;镶刻掐丝巧糊无隙,巧取景泰蓝精工;变中国画不经装裱难显珍贵,重在传承发展,贵在与时俱进。其作品设计严谨,用料考究,制作精巧,色彩协调,凹凸多变,画面逼真。本书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主要介绍各民族、各地区有代表性和鲜明特点的布糊画艺术情况、知识、流派、优秀作品介绍与制作技巧。
本书中试图以尽可能多的图例和简明的文字,系统地介绍民间剪纸的语言符号、造型观念、装饰规律,传统刀法及方法步骤,目的是为民间剪纸爱好者、艺术馆与文化站的美术辅导干部及学校美术教师提供一份较全面的传统民间剪纸技艺参考书。
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乐清黄杨木雕、乐清细纹刻纸、西泠印社金石篆刻、宁波朱金漆木雕、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硖石灯彩、嵊州竹编,匠心独具,精美绝伦,尽显浙江“百工之乡”的聪明才智。 本书作者张雁洲、南碎开详细介绍了乐清细纹刻纸的历史沿革、艺术特点、制作流程等,并对乐清细纹刻纸名家、名作作了解读。本书让乐清细纹刻纸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使更多的人了解它、亲近它。
祁秀梅所剪作品具有深厚的原始图腾内涵。例如“生命树”剪纸,除具有生命之树鹿头花的演变外,还在树下有石头和两只狗。这是“因为出自历史上古羌族和匈奴鲜卑聚居过的镇原,可能与古羌族认为石头是生命之源的白石崇拜和匈奴盘瓠的犬图腾崇拜的遗存有关”(靳之林语)。祁秀梅剪刀下的形象都具有神奇怪异的特点,夸张变形出乎常人想象。技巧娴熟,拿起剪刀就剪,从不描画底样,不愧为一位大写意风格的民间艺术大师。 她一生创作的作品,代表作有虎、狮子、道佛合一、牛命树、娃娃折莲、莲生子、柳鹤同春、莲花树、盆莲坐娃、海棠开花、蛇盘兔、鹭鸶绕莲等等。她还创作了不少反映农村新变化的新题材作品,深受外专家好评。
32开632页,大量图版。本书共收有关祥瑞词条共616条,分别阐释了其来源、寓意、应用、附记等,均附多幅图版。
一部中国民间手艺人的传奇缩影木匠、石匠、泥水匠、铁匠、篾匠、打更匠……在四川西部的农村和乡镇,曾活跃着一批这样的能人,他们或游走于乡间,或设摊于街道,他们以一技之长赚取生活,演出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喜剧,他们的手艺成就了他们的人生。本书以手艺人为载体,通过人物和故事将川西的民情风俗展现给读者。在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的今天,带领读者重新体味那些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乡土人情、民风民俗,追忆那些回不去的岁月与乡愁。
绵竹年画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产于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是全国年画的主要产地之一,199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木版年画)。 绵竹年画始于明末,清代乾隆、嘉庆前后为鼎盛期。据道光二十九年绵竹县志记载:“绵竹西北山林所产,以竹木为大宗,……竹纸之利,仰给者数万家犹不足,则印为书籍,制为桃符,画为五彩,神荼郁垒,点缀年景。”绵竹年画不仅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深受印度、缅甸、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喜爱。 绵竹年画构图通俗易懂,生活活泼。风格粗犷豪放,朴实大方,形式多样,装饰性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特色。 绵竹年画一般分为红货(门神、斗方、中堂等)、黑货(木版拓片等)两大类。题材大多以迎祥、祈福、欢乐喜庆为主。 绵竹年画被
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但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 作为剪纸艺术发展的一种传承,吉语剪纸中的“年年有余”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民间吉语剪纸丛书:年年有余》作者孙朝林遵循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整理出“年年有余”吉语剪纸,供广大剪纸爱好者参考。
剪纸艺术在我国,据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雅俗共赏、*众化的民间艺术。吉祥两个宇,是它重要的特征。传统的民间剪纸大都选用大红纸张,以体现吉祥喜庆之意。所剪图案,亦自有讲究。譬如剪花鸟,本是两枝梅花,便说“梅开二度”,取好事连连之意;本是一束牡丹,猫蝶相嬉,却命名“富贵耄耋”。耄耋本指长寿老人,牡丹乃富贵之花,而“猫”与“耄”、“蝶”与“耋”同音,便以谐音象征长寿、健康、富有。譬如剪动物,十二生肖就是常见的图案。老鼠本自名声不好,却偏偏搞出一个“老鼠嫁女”的系列,这些本如“娄阿鼠”的家伙便一个个人模狗样,装得比人还像人,不由惹出一些笑来,大家顿时都高兴了、亲近了。再如马和猴,在十二生肖序列中,它们中间还隔着羊,可民间剪纸却硬是拉郎配把它俩搞到一块,谓之“马上封侯”。
作者李娜集二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教学的需要和对传统纹样的挚爱,寻根求源,潜心多年着手准备并多方搜集素材得以完成《中国传统纹样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一书,该书内容所涉及: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及风格介绍,传统纹样经典图形及含义解析,学习和借鉴,形式语言的分析,构成的规律与形式法则,点线面的作用以及装饰的色彩表现,装饰纹样的变化组合方式以及传统图形的借鉴和运用,另外,结合自己的拙见还附有作品的点评分析,全书共有八个章节,配有黑白和彩色图例,力求通过大量的精彩配图使读者洞察并直观到作品以及更深层次的内涵。
中国玩具所表现的题材和内容很广,可谓包罗万象。随着中华民族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劳动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绚丽多彩、精巧迷人的玩具。有些玩具甚至称为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先驱或启萌,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成长、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增长知识、陶冶品德、勇于追求和创造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民间玩具艺术,民间玩具又充实丰富了民间风俗。 中国民间工艺是指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自己创作、生产并使用、欣赏的工艺。民间工艺是民众智慧的创造。许多民间艺术杰作成为“华夏一绝”被传承和保留下来。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辛勤和智慧,创造出辉煌壮美的民族文化。品类繁多而千姿百态的中国古
《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丛书:民舞》选取了民舞这个优秀传统艺术形式,力求表现其艺术的精髓,展现其经过成百上千年选择与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将这些优秀文化艺术的特质呈现给广大读者,更希望通过它让世界对中国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推动我们传统文化艺术走向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