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世界5000年建筑设计与风格的视觉指南,全书精彩呈现350多座世界标志性建筑。 从古典时期到当代,世界各国的经典建筑不断铸就人类对于人造奇观的观念和历史,专业建筑评论人乔纳森 格兰西引导我们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五千年辉煌建筑之旅,从古代的苏美尔到当今玻璃和钢结构的壮丽城市景观,一路体验佛教之和谐、巴洛克之丰盛与现代派之功能主义。 本书提供了对历史和当代建筑的真正世界性探索,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和剖面图使读者视野更加开阔。探索某些形式和特征如何不断进化、获得生命力,以及这些惊人的建筑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一座建筑不仅与其设计者相关,它还与其委托人及使用者息息相关。重要的是,建筑是有关我们所有人的故事。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德维希 密斯 凡德罗和勒 柯布西耶,以及本书所代表的众多其他人的作品
教堂的彩绘玻璃窗上描绘的是哪个人物?那些几何图案有何深意?在如此美丽的建筑中,怎么会有凶狠的野兽雕塑从墙上探出头来?为何读经台上有鹈鹕的造型,而立柱上有枝叶装饰?中世纪的大部分信众虽目不识丁,却能够读懂教堂建筑中精心编码的种种象征符号,并领会其中的含义与背后的故事。对虔信者而言,教堂是接受宗教教育的课堂,是让感官与灵魂俱得满足与提升的盛宴之所。然而今天的人们已然忘却隐藏在图像、雕刻和符号中的深意,教堂在他们眼中仅仅只是恢弘的建筑。本书意在挖掘这些精美绝伦、气势恢宏的殿堂失落已久的精神意涵。 本书共分三章,*章分析建筑的结构特征,从外至内,从墙壁到天顶。第二章引导读者熟悉基督教的各个主题,辨识重要人物、场景、故事、动物、花卉以及绘画、雕刻、塑像中数字、字母和图案的运用。第
凡是到过敦煌莫高窟的人,无不惊叹敦煌艺术的灿烂辉煌,但大家在瞻仰庄严肃穆的佛菩萨像、观赏壁画中多姿多彩的飞天时,并未真正体味到敦煌艺术的精彩。敦煌之所以精彩,不仅是因为敦煌艺术中塑绘了大量形态各异、生动细致的佛、菩萨尊像,色彩鲜艳、构图灵动的壁画和珍贵翔实的藏经洞文书,还因为这些雕塑、绘画和文书不仅反应了当时的人们的思想信仰、道德观念,也反映了当时敦煌人乃至当时代的中国古人的日常社会生活。这些才是敦煌最精彩之处。本书吸取几十年来敦煌学界的研究成果,用十个章节,从敦煌艺术中提取佛教艺术、人生道德、天文地理,敦煌人的民俗风情、游乐活动等关键词,以及敦煌莫高窟在近代被发现、被诈骗、被盗窃,导致文物流散的历史,用通俗化的文字和丰富形象的图片,全面介绍敦煌文化。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囊括了作者八年以来在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整理的成果。和学术专著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时代界限,因为在古典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实际的做法、风格和术语早已互相融合,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将三百余张精美的手绘插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解析相结合,向读者系统地讲解了每一个古典球筑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剖析了一些常见的民间中式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和结构。其中还加入了大量附着于古典建筑上的雕刻、纹样,以及有趣的典故和民间传说。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使用。
本书全面系统地调查梳理了我国现存的古塔,范围囊括佛舍利塔、佛教供养塔、佛教墓塔、风水塔、文峰塔、道教墓塔,乃至佛教、道教经幢,共涉及古塔(及经幢)约2400座(包括双塔,墓塔林中单独的塔)。其中专门配有图文介绍的古塔约960座,其余千余座则以塔林的形式集体呈现。我国现存的精品古塔已基本收录于此书中。 同时,本书也绝非一本简单罗列所有古塔信息的 名录手册 ,作者以简洁通俗的语言,生动地梳理并呈现了中国古塔的发展脉络,融合过去几十年学术界对古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创新观点,为普通读者构建起了认识、欣赏古塔的专业知识体系。可谓一本不可多得的 从入门到精通 的古塔介绍之作。 本书名为《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座中国古塔》,但 1001 是个虚数,其零头 1 ,代表着无尽可能的全新开始。也衷心希望读者朋友能在翻阅本
本书介绍了我国传统工艺榫卯的发展历程、特点、所用材料等,以 经典小木作 和 经典大木作 为例,分别介绍了榫卯结构的应用。书中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使晦涩枯燥的学术知识变得清晰易懂。为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了参考。
如何打造一间充满个性的咖啡馆?美味的咖啡、人、咖啡师 这些都是决定咖啡馆好坏的关键因素,不过本书要从 空间 角度给出解答。 书中收录的39家咖啡馆均为令客人身心放松、印象深刻的成功之作,通过对店主和设计师的采访,辅以加藤匡毅个人的解读,为读者解开这些咖啡馆的 个性 之谜。 全书以环境、人与时间这3个重要的设计元素为框架,讲述了咖啡馆设计是如何受到场地和其周边环境的影响,又是如何影响周边环境的,以及活跃在咖啡馆里的人们与咖啡馆的关系,思考了如何将流逝的时间融入咖啡馆的设计。书中展示了许多加藤匡毅亲手绘制的空间速写,他还为咖啡馆拍摄了大量照片,让专业设计人士和非建筑从业者都能轻松阅读。
本书以《天坛志》的内容为蓝本,通过 小程序 科普书 解谜盒道具 的方式,读者在解谜的过程当中,逐步发现天坛的科普知识,以及隐藏在天坛之中的秘密。本书由实体书和道具两部分组成。 实体书是线装复古书,内容是竖排白话文。实体书会融入天坛的历史、建筑造型以及建筑相关的知识点,并配有插图。在文字内容和插图之间,会埋伏一些谜题的线索,以便读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关于天坛的文化知识。这本图文并茂的解谜书,会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不为解谜,光是阅读,也会很有乐趣。 道具:我们将天坛的一些藏品形象、建筑图纸、公园地图、历史文献资料,做成纸质的道具、照片、拓片等。这些道具是读者用于解谜的关键线索和步骤,这也是解谜书的精华所在。
本书作者宫泽洋亲自拜访了隈研吾设计的50个主要建筑项目,并对建筑物的设计和实现技术方面都以插图的方式进行了详细而专业的说明。两位建筑界的大咖幽默对谈,用建筑中的关键词对隈研吾的设计项目进行分类,将50件作品分为 惊人系 湿润系 轻柔系 沉寂系 4个类别,按照项目完成年份的先后顺序进行刊载。卷首、卷末还分别收录了对隈研吾本人的长篇采访。本书的主旨在于 以建筑家隈研吾的项目为切入点,向大众传达现代建筑的趣味性 。风趣幽默的解读,将细节放大,感受远距离看不到的美。既从整体了解建筑风貌,也能从细节品味大师的匠心,兼顾人文性与趣味性。
中国古建筑不仅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其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构成中国古建筑语言的元素种类包括城池、宫殿、坛庙、陵墓、寺庙、道观、文庙、衙署、祠堂、学宫、仓廪、园林、民居、牌楼、戏台等,其代表形式丰富多样、千姿百态。这其中的每一个种类中,又包含了相当多的变化元素,由多变的单体建筑所构成。在不同的地区,这些建筑种类又有不同的方言表述形式,其地方词汇所涵盖的形式内容又与其他地区的词汇内涵不尽相同,因而更是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王其钧教授几乎走遍中国、参观过相当多著名古代建筑,用手绘的方式描绘出古代建筑图,带领读者在手绘图中品味传统文化的精妙,在盛宴中体悟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本书以高清原彩、大开幅画面,使读者徜徉在中国古建筑的空间
本书收录了柯布西耶职业生涯中11种类型公共建筑,合计80个作品的图面和三维模型空间图解。通过建筑功能分类展开的作品解读,能让读者了解建筑家在处理不同功能建筑时所采用的形态策略和思考。其次,以全公共建筑作品在时间序列上的定位为线索,也能窥探建筑家在设计思想上的延续和转折。通览全篇,能让读者更能切实理解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态基础。
从英国的巨石阵到西班牙的圣家堂,从古希腊文明之巅的帕特农神庙到古埃及文明纪念碑胡夫金字塔,从 玫瑰红城市 佩特拉到 失落之城 马丘比丘,从 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到 印度明珠 泰姬陵 本书为您策划了一次环游世界之旅,带您探索不同文化所创造的各种人文奇观。通过令人惊叹的摄影图片与平面图,解剖其中所隐藏的细节,揭秘那些无与伦比的奇观中所包含的人类智慧结晶。 正如英国知名历史学家、BBC电视节目主持人丹 克魯克山克 (Dan Cruickshank)在为本书撰写的前言中所说: 阅读本书如同在全球旅行,游历的不仅是当今世界,也有过去世界,因为许多所述奇迹的根源在古代。 或许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智慧和艺术的力量却闪耀了千年。
本书以图示和要点解读的形式,从9大建筑要素、39种代表风格和41处经典建筑作品三方面入手,精炼而生动地梳理、解析了世界建筑的相关知识。清晰对应的图解、建筑图片辅以简洁的文字解析,可以让读者对建筑的基本常识、专业概念,以及有代表性的世界建筑在结构制式、发展演变及风格特点等方面有清晰、有效的认知。 本书为建筑专业的专家执笔,带领读者更好地 读懂 世界历史中这些风格多样、各具韵味的建筑 语言 和 诗句 ,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本书综述了世界家具设计的系统与风格,并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的家具设计大师及其思想与作品,从19世纪开始,直至活跃于21世纪的设计大师,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介绍不同学派的家具设计大师。本书共包括五章。首先概述世界家具的系统。第二章从七个不同学派介绍现代家具设计的先驱者。第三章介绍包豪斯与同时期的经典设计大师。第四章介绍包豪斯之后的设计革命时代各学派大师。第五章介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新生代家具设计师。同时附录部分介绍了200余位家具设计师的生平简介和代表作品。
本书以图示和要点解读的形式,从10大建筑要素、44种风格类型和39处经典建筑作品三方面入手,精炼地梳理、解析了中国建筑的相关知识。清晰对应的图解、建筑图片辅以简洁的文字解析,可以让读者对建筑的基本常识、专业概念,以及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在结构制式、发展演变及风格特点等方面有清晰、有效的认知。 本书为建筑专业的专家执笔,带领读者更好地 读懂 中国历史中这些传承底蕴、别有韵味的建筑 语言 和 诗句 ,欣赏中国建筑艺术的美。
《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是首次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建筑进行全方面记录的专业论著。本书的出版,打破了 中国有几千年之建筑,而无建筑之学 的禁锢,对于我国建筑史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本书是《中国建筑与宗教文化》卷,也是作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11年,共收录240幅照片和手绘图,30余万字的描述和阐释。作者以普陀山三座主寺普济寺、法雨寺和佛顶寺为例,对普陀山的整体设计规划、各种陈设及岛上的宗教生活做了细致的描述,深刻而又细腻地展现了中国古建筑的建筑特点及其背后的宗教思想与传统文化。
这座城堡展现了时代的样式与色彩! 拿破仑 在法国,一千多年来从弗朗索瓦一世到拿破仑,从玛丽 安托瓦内特到约瑟芬皇后,枫丹白露宫是法国历史上的34位君主与统治者生活过的城堡,是半部法国史的缩影;在中国,枫丹白露宫是诗人徐志摩、文学家朱自清笔下难忘的欧洲旅行记忆之一,也是西方掠夺圆明园珍宝的藏地。在这样一座城堡中,每一件艺术作品、每一座建筑,甚至每一株植物背后都暗藏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在枫丹白露宫,让我们穿过一扇扇宫门,爬过一级级楼梯,凝望一件件珍贵的藏品,开启一段段历史与美的回忆之旅。
中国建筑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千秋载体,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一本具有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手绘科普读物,通过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细部结构等维度进行科普图解,解密建筑语言,带领大家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远古聚落、特色民居、宫殿庙宇、石窟园林到现代建筑,书中精挑细选了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 奇迹 包括:良渚遗址、故宫、佛光寺、应县木塔、敦煌莫高窟等最重要建筑,展现出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发展演变的脉络与古代匠人登峰造极的建造技艺。搭配科学性极高的手绘博物插图 剖面图 平面图 结构线图 图解图 建筑结构细部示意图, 帮助大家迅速、准确地捕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全书穿插8张约1米长卷拉页,让建筑结构纤毫毕现,还原中国建筑的独具匠心。 打开《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中国建筑》,如同展开一场五千年文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