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元以上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园境:明代五十佳境
    •   ( 288 条评论 )
    • 王丽方 /2023-05-01/ 上海三联书店
    • 明代园林的璀璨,如今的我们已难见其真容。所幸的是,古人用文字记写了许多园林。园虽逝去, 园记 犹存。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丽方教授甄选明代园记中的23座园林,深研古人生动而传神的文字,对其中的50个佳境,通过200余幅精美手绘图从平面、剖面、场景透视图等角度进行还原再现;运用 形 势分析 方法对案例进行了独特的建筑学分析总结。 《园境》中的研究方法、理念与所呈现的造园经验,不仅可以成为园林设计者的他山之石,还可以随着美轮美奂的图画穿越时空,循着园记的文字步入明代的园林佳境,望远山云霞,栖古松林下,听莺语水声,仰山间明月,领略明代不同园林各具匠心的设计之美。

    • ¥83.6 ¥99 折扣:8.4折
    • 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中国建筑
    •   ( 20 条评论 )
    • 梁昊 /2024-03-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中国建筑文化遗存是中华文明的千秋载体,具有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这是一本具有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手绘科普读物,通过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细部结构等维度进行科普图解,解密建筑语言,带领大家领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远古聚落、特色民居、宫殿庙宇、石窟园林到现代建筑,书中精挑细选了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 奇迹 包括:良渚遗址、故宫、佛光寺、应县木塔、敦煌莫高窟等最重要建筑,展现出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发展演变的脉络与古代匠人登峰造极的建造技艺。搭配科学性极高的手绘博物插图 剖面图 平面图 结构线图 图解图 建筑结构细部示意图, 帮助大家迅速、准确地捕捉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全书穿插8张约1米长卷拉页,让建筑结构纤毫毕现,还原中国建筑的独具匠心。 打开《博物馆里看文明:图解中国建筑》,如同展开一场五千年文明之

    • ¥89 ¥138 折扣:6.4折
    •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   ( 1240 条评论 )
    • [英]玛吉·凯瑟克(Maggie Keswick) /2020-10-20/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初版于1978年,是国外研究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性专著。2002年,由汉学研究者夏丽森女士修订,她是明代计成的著作《园冶》的英文译者。本书讲述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园林与中国哲学、绘画、建筑、文学的互动关系,通过中国的园林艺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魅力。 作者玛吉 凯瑟克在中国长大,从小浸淫于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挚爱中国园林。她尝试在纵深的历史和宽阔的对照中把握中国园林的精粹,既有追本溯源的梳理,也有典型个案的描述与分析。本书堪称一本不可多得的中国园林导览,也是我们了解西方人如何欣赏中国园林的一种重要参照。借此,更能体味中国园林本身所包含的精彩的精神意蕴。

    • ¥129.5 ¥188 折扣:6.9折
    • 半建筑2:日本建筑设计师长坂常设计理念
    •   ( 28 条评论 )
    • 长坂常著,堀川英嗣 译 /2024-03-0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日本建筑师长坂常,近年来活跃于世界设计舞台,以蓝瓶咖啡御用设计师的身份为国人所熟知。长坂常针对安藤忠雄、隈研吾等上几代建筑师追求完美造型和主观空间的设计理念,提出了 完整性是一种束缚、居住人需要自由和参与 的新设计理念;与完全从零开始设计相比,长坂常更多从事建筑空间再造设计,他强调通过改变建筑原有的功用来进行 认知更新 ;同时在建筑和功能性家具中寻找平衡,所谓 半建筑 就是其设计理念的最佳概括。《半建筑Ⅱ:日本建筑设计师长坂常设计理念》是其有感于《半建筑》的出版,通过 认知更新 亲自撰写的姊妹篇,更系统地呈现了其对建筑、家具、人居环境的思考。

    • ¥113 ¥138 折扣:8.2折
    • 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   ( 159 条评论 )
    • 陈彤 著 /2023-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宋代《营造法式》经典彩画的复原,作者以故宫博物院藏影宋钞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并结合 永乐大典本 四库本 等版本详细考证,深入研究北宋皇陵线刻的艺术规律,广泛参考北宋时期彩画实例和相关图像史料,历时十二年绘制而成 包括《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200多幅,以及《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复原图16幅。全书基本涵盖了原书的典型纹样,反映了《营造法式》彩画的整体艺术成就与最新研究成果。每种纹样还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 释名 纹饰 色彩 三项),概要介绍其历史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 全书图样精雅,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美学的普及读物,可作为中国古建筑及传统服饰爱好者的设计参考图集。

    • ¥198 ¥258 折扣:7.7折
    • 打造完美之家
    •   ( 112 条评论 )
    • [英]马特·吉伯特 作者,湛庐文化 出品 /2023-01-01/ 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05年,私宅设计大师马特 吉伯特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体会设计的强大力量而创立了The Modern House 以设计为主dao的房地产代理公司。The Modern House同时也是出版商和生活方式品牌,仅出售拥有好设计的房屋,鼓励并帮助人们在家里发现美,通过平衡设计要素找到适意的现代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房屋设计的不断发展,马特开始意识到,成功的房屋设计 从构思巧妙的单间公寓到公认的的建筑杰作,都遵循了同样的原则,wan美平衡着五大要素:空间、光线、材料、自然和装饰。 搭配着大量令人惊叹的摄影作品,马特向我们讲述了那些拥有非凡设计的生活空间及其同样不凡的房主的故事,并深刻诠释了如何将空间、光线、材料、自然和装饰这五大要素应用于房屋设计和室内空间。设计对于房屋和居住者的意义是什么?通过设计,我们可以找到自己zhen正喜欢的风格,找到灯

    • ¥110.5 ¥139.9 折扣:7.9折
    • 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何香凝美术馆·艺术史名著译丛)
    •   ( 3 条评论 )
    • 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 /2021-04-01/ 商务印书馆
    • 潘诺夫斯基这本有名的小册子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精神史(观念史)作品之一,也是跨越美术史与思想史的一次激动人心的探险之旅,其主旨是探讨哥特式建筑与经院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贡布里希曾在悼念潘氏的文章中指出: 思想与图像、哲学与风格之间的关联,这是一个难题,远远超出了图像志的界限。 破解这一难题正是潘氏毕生的追求,也是他创立现代图像学的出发点。 在本书中,潘氏将中世纪盛期的哥特式建筑与同一时期的经院哲学进行对比,以证明无论是哥特式建筑还是经院哲学,都在一种共同的 精神习性 的控制下,创造了相似的风格特征。此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他的冒险之旅给人们展示了一番别样的风景,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对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而言。

    • ¥57.4 ¥68 折扣:8.4折
    • 透视建筑:全球50个经典作品剖析 方拥、支文军、冯果川、马岩松联袂推荐
    •   ( 238 条评论 )
    • [美]约翰·茹科夫斯基 等 /2023-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透视建筑》选取各国建筑师的50个建筑作品,辅以400余幅高清照片与大幅手绘立体剖切图、细部图,让你了解这些建筑史上著名的房子是如何建成的,为你揭示建筑立面与完成面背后的秘密。50个建筑涵盖古今,从古罗马斗兽场、吴哥窟,到包豪斯、贝聿铭扩建的卢浮宫,再到流水别墅、马岩松设计的梦露大厦,以及圣保罗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本书由建筑史学者提供专业讲解,梳理历史文化背景,探索建筑的重点空间,分析相关建筑思潮的发展,为这些*闻名的建筑提供一场全面的回顾;配有高清大幅照片展示建筑全貌,铅笔淡彩立体剖切图、细部图、平面图及立面图,精准揭示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内部构件,不同层次的淡彩渲染出空间关系,助你透过表皮看到内在结构,更好地理解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 ¥216 ¥268 折扣:8.1折
    •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精装版)
    •   ( 0 条评论 )
    • 杨钺青木Axe) /2023-05-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囊括了作者八年以来在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整理的成果。和学术专著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时代界限,因为在古典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实际的做法、风格和术语早已互相融合,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将三百余张精美的手绘插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解析相结合,向读者系统地讲解了每一个古典球筑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剖析了一些常见的民间中式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和结构。其中还加入了大量附着于古典建筑上的雕刻、纹样,以及有趣的典故和民间传说。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使用。

    • ¥172.2 ¥218 折扣:7.9折
    • 当代建筑22讲:喧闹的远方
    •   ( 897 条评论 )
    • [黎]埃利·G.哈达德等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8-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现代主义者从共识转向纷争,建筑领域在全球开始大肆扩张。《当代建筑22讲》尝试从两个维度 理论与案例 来构建一部全球多元的当代建筑史:一方面,书中系统和透彻地介绍了后现代与当代建筑中的主要的新兴主义、流行风潮和关键的建筑设计师;另一方面,基于全球主义视野,带领读者剖析6大洲20多个地区中当代建筑实践的经典案例。不同的是,本书通过极具穿透力的历史批评意识,不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建筑的风格与材料、布局与细部,还原身临其境般的建筑现场,更将建筑置于历史坐标与当代语境中,从更深层与当下的视角讨论了不同地区间建筑的想法从哪里来,又终指向什么,以及当代建筑与天(时代)、地(空间),人(社区)的纠缠与牵连。

    • ¥101.1 ¥128 折扣:7.9折
    • 点·线·面(隈研吾的建筑哲思,以“点·线·面”重新理解建筑)
    •   ( 200 条评论 )
    • 隈研吾 著 /2022-06-01/ 中信出版社
    • 石蛾的幼虫收集身边细小的材料,筑成身体般的巢,能不能模仿石蛾,用细小的点一般的材料做出身体般的建筑?日本传统木建筑在悠长岁月里打磨出了纤细、可移动的线,今天能不能重新找回来?一块简单的布,守护着贝都因人的帐篷生活,面所拥有的柔韧的力量可以怎样去运用?建筑家在自然、历史、科学中寻找点、线、面的新的存在方式,在与木、石、土等物质的反复对话中,抵达新的世界。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项目中,隈研吾对中国的瓦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索。瓦原本是 活着的 点,点制造的节奏会给屋顶赋予表情和尺度感。在小屋顶上,那些不规整的瓦片不会被整体埋没,可以很清晰地作为一个个独立的点主张自己的存在。独立的点随机聚集在一起,得到了一片云霞般模糊不明确的 瓦幕 。

    • ¥57.2 ¥88 折扣:6.5折
    • 一本书看懂故宫建筑
    •   ( 37 条评论 )
    • 尹家琦 /2023-10-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您知道北京故宫太和殿上、下檐的斗栱是什么类型的吗?知晓太和门里的天花是什么彩画吗?清康熙年间的殿试在哪里举行呢?每年的皇家祭祖又是在哪里进行的呢? 本书主要选取了北京故宫中轴线上的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东路上的奉先殿和皇极殿,以及西路上的养心殿等十一处城门或殿宇,以北京故宫建筑中不可少的元素 斗栱,串联起全书的内容。从外朝的国家大事到内廷的颐养天年,从建筑形制到礼仪、节气,翻开本书,一幅幅与之相关的精美手绘图将缓缓展开,陪您一起了解北京故宫。 本书适合对传统建筑、对故宫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 ¥52 ¥59.8 折扣:8.7折
    • 维也纳现场:建筑与音乐的二重奏
    •   ( 99 条评论 )
    • 李文虹 /2022-08-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这里有音乐界的大师,马勒、贝多芬、海顿、莫扎特、舒伯特;也有建筑界的明星,奥托 瓦格纳、阿道夫 路斯、汉斯 霍莱茵、蓝天组;还有不朽的克里姆特、席勒 走进《维也纳现场》,共赴一场沉浸式艺术体验之旅。 如果你热爱旅行,热爱艺术,那么你便可以从这本书中汲取灵感和力量。 在音乐之旅中,请尽情摄取维也纳空气中一切有关音乐的浪漫元素。跟随作者走访大大小小的音乐厅、与音乐家有关的教堂、音乐家故居,音乐家之墓、音乐家雕塑,等等,聆听大师的作品,探寻他们的生前轨迹和长眠之所;疲乏时,可以在大师学者们曾经流连的咖啡馆小坐,享用一块特色甜点;也可以在音乐屋或音乐书店,搜罗关于音乐的有趣周边。当然还要去瞻仰克里姆特和席勒的不朽杰作。 在建筑之旅中,我们将逐渐从古典走向现代。穿行于城市的街巷,感受近现代建

    • ¥125.6 ¥159 折扣:7.9折
    • 【新华网】图像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建筑手稿手绘图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设计资料集 认识建筑图纸画册材料工程线装版线稿书籍 读库
    •   ( 165 条评论 )
    • 无 /2015-01-01/ 新星出版社
    • 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规格:385×300毫米内文:75克仿古轻型纸页总数:35页装贞:筒页线装出品:读库本书源自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图像中国建筑史》岔图。原件已由林洙先生捐献给国家图书馆,为这次出版,林洙先生特意请国图翻拍了原作交由我们使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本次印制出来的图案,其清晰度、还原度,已经远好于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并获当年“全美youxiu出版物”荣誉的首版《图像中国建筑史》岔图。一九三一年,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开始对中国古建筑展开系统的考察与研究,得以在此基础上大致廓清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一九四四年抗战胜利前夕,在四川南溪李庄,梁思成完成了他平生*一部《中国建筑史》的书稿;两年后,又完成了英文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

    • ¥96 ¥98 折扣:9.8折
    • 理想的居所:建筑大师与他们的自宅
    •   ( 1754 条评论 )
    • 贾冬婷黑麦 /2019-07-15/ 中信出版社
    • 如果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心意,在理想的地点建设一所理想的居所,你想要什么样的?你想让这个居所实现什么功能,满足什么样的情感需求,它又可能是什么风格的? 在这一点上,建筑大师可以给予我们很好的参考。《理想的居所》选取了世界建筑大师为自己、家人以及普通人设计的自宅作为案例,通过其这些自宅的建造、改建等的描写和评价,向读者展现居所包容并体现居住者的个性特色,尊重满足人的居住需求,沟通人与自然的交流等方面的智慧,为读者提供居住美学相关知识。

    • ¥51 ¥68 折扣:7.5折
    • 造一所不抗拒生活的房子
    •   ( 1796 条评论 )
    • 赵扬 |乐府文化 /2020-12-25/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本书记录了赵扬十余年的建筑实践及求学生涯,可以看到一位青年建筑的成长历程,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又重建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 建筑观 ,认为建筑师不应该固守理念,要放下对作品的执念,让建筑不断地向现实敞开心扉,自然生长出它该有的样子。好的房子,是建筑师和主人共同的作品,它不抗拒生活,而且因为生活,变成了更完整的场景。

    • ¥59.8 ¥98 折扣:6.1折
    • 安居长城:我的记忆,设计与梦想 萨洋Jim Spear 著 安居中国近40年,一个美国人的中国乡村梦 中国乡村建筑改造作
    •   ( 4 条评论 )
    • 萨洋 /2024-04-25/ 中信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中国乡村建筑改造作品集,也是一个美国人饱含深情的 中国梦 。 萨洋来到中国已有近四十年,自2005年辞掉工作、举家搬到慕田峪村,安居长城已近二十年。自年轻时起,他就对建筑设计十分感兴趣。从自家小院开始,他开启了建筑改造实践,如今已为世界各地的客户建造、改造了数十所建筑。他的改造极其注重对老房子结构的保护,同时又增加了内部装饰的现代感和便利性,受到了众多居住者的关注与喜爱。他的建筑改造实践,也使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书精选了萨洋多年来的建筑改造作品,内容涉及建筑改造理念、传统结构处理、院落景观设计等,还包含了萨洋多年来与中国乡村及村民的动人故事。 他说,中国约有70万个乡村,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中国乡村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而不是单

    • ¥83.2 ¥128 折扣:6.5折
    • 安居长城:我的记忆,设计与梦想 萨洋著 安居中国近四十年,一个美国人的中国乡村梦 中信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   ( 1 条评论 )
    • 萨洋 /2024-04-01/ 中信出版集团
    • 本书是一部中国乡村建筑改造作品集,也是一个美国人饱含深情的 中国梦 。 萨洋来到中国已有近四十年,自2005年辞掉工作、举家搬到慕田峪村,安居长城已近二十年。自年轻时起,他就对建筑设计十分感兴趣。从自家小院开始,他开启了建筑改造实践,如今已为世界各地的客户建造、改造了数十所建筑。他的改造其注重对老房子结构的保护,同时又增加了内部装饰的现代感和便利性,受到了众多居住者的关注与喜爱。他的建筑改造实践,也使当地村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书精选了萨洋多年来的建筑改造作品,内容涉及建筑改造理念、传统结构处理、院落景观设计等,还包含了萨洋多年来与中国乡村及村民的动人故事。 他说,中国约有70万个乡村,希望他的故事,能让更多中国乡村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而不是单纯

    • ¥83.2 ¥128 折扣:6.5折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苏州园林
    •   ( 649 条评论 )
    • 邱丽媛 编译 /2021-01-01/ 工人出版社
    • 本书内容主要出自《中国园林》《苏州,一座园林城市》《中国园林览胜:留园与狮子林》等著作,共收录140余张图片。 《中国园林》初版于1949年,收录了苏州园林的图片20余张,被誉为海外中国园林研究的开山之作。作者喜仁龙是20 世纪上半叶西方极为重要的中国美术史专家,首届查尔斯 兰 弗利尔奖章获得者。 《苏州,一座园林城市》初版于1936年,作者弗洛伦丝 露丝 南希曾在苏州生活多年,对苏州城内外各处景致了如指掌。她的丈夫文乃史参与创办了东吴大学(苏州大学前身),并在1922至1927年间担任该校第三任校长。 《中国园林览胜:留园与狮子林》初版于1943年,是一本详细的游园指南。作者包爱兰曾在景海女子师范学校(今苏州大学一部分)任教。

    • ¥53.7 ¥88 折扣:6.1折
    • 世界上最美的100幢房子
    •   ( 382 条评论 )
    • (澳)斯莱塞 编,朱传安 译 /2012-07-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无论是在建筑史上,还是在人类的文化想象中,私人住宅都占据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它既是心灵的庇护之所,也是遮风挡雨的藏身之地;是家庭的交流之地、活动的场所,是生活、工作、吃饭、睡觉的地方;既是公共领地,也是私人领地。 整个西方世界,私人住宅的流行在20世纪以来盛行不衰。正如美国建筑评论家泰伦斯?瑞莱所指出的,构成私人住宅发展基础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结构 私密性,生活与工作的分离,家庭及家庭生活本身的特性 全都彻底改变了。 这是本书《导言》里的一段话,也是本书产生的背景。 本书选入世界各地 美 的100座住宅; 美 的标准,就是设计与场地、环境、材料的完美结合。而从中也可以看到,住宅设计的不同途径在世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如在美国,一幢私宅被看作是一个强有力的成功标志;在澳大利亚,住

    • ¥85.3 ¥128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