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2023古董拍卖年鉴 玉器
    •   ( 274 条评论 )
    • 欣弘 /2023-02-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我社连续第23年出版的艺术品拍卖行业年鉴,该书也是艺术品收藏拍卖行业有影响的工具性图录,本书为玉器卷。本书分两部分,图录部分精选了2022年度玉器收藏门类的1800多幅图片拍卖纪录,记录拍品号、朝代、品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公司名称、拍卖日期等信息。第二部分为拍卖数据成交汇总,收集2022年数万条玉器拍卖数据,供读者对照检索。另外读者可以扫码图书封二的二维码小程序,在手机端查阅本书的电子书内容,非常便利读者查询阅读数据。本书出版23年来,凭借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资料,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底蕴和投资收藏价值进行集中的展示,深受拍卖行业、收藏家、艺术家以及各类文博拍卖机构喜爱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国新疆和田玉
    •   ( 96 条评论 )
    • 王时麒等 /2024-03-01/ 科学出版社
    • 《中国新疆和田玉》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地质学、宝玉石学和玉器文化史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新疆和田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与研究。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十四章。不仅究明了新疆和田玉的矿物成分,地质特征、真伪鉴定、质量评价要素、分级标准,还对和田玉的开采、工艺、艺术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释与解读,对于新疆和田玉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 ¥676 ¥800 折扣:8.5折
    • 行家这样买翡翠(珍藏版)
    •   ( 1558 条评论 )
    • 汤惠民 /2019-12-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行家这样买翡翠》这本书发行经过7年的时间,国内翡翠市场与生态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实在有必要新增加一些文字与照片并修改一些行情。 首先,整本书以了解翡翠的成因、产状、组成结构、分类标准、开采、原石及赌石辨别、厂口特色、拍卖、雕工、设计、鉴定、雕刻过程与内涵为主线。其次,在消费者方面,指导大家如何挑选翡翠手镯、吊坠、胸针、戒指、耳环、珠链与摆件。于想了解翡翠市场生态的朋友,会带领大家到原产地与批发市场去挑选翡翠,了解翡翠原石拍卖、市场行情与各种销售方式。再次,对于想从事翡翠行业与收藏的朋友,笔者也提及到翡翠入行的规则,如何开价与杀价,分析翡翠的经营模式,哪一种模式才*适合自己,并指导消费者如何将收藏转手出售。*后,就是对于投资收藏者应该注意的细节地提示以及对翡翠市场未来的展望。

    • ¥79 ¥158 折扣:5折
    • 历代茶器与茶事 故宫出版社
    •   ( 110 条评论 )
    • 廖宝秀 /2017-12-01/ 故宫出版社
    • 廖宝秀著的《历代茶器与茶事》精选200余件历代茶器、茶画,呈现一部中国茶事的历史。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并使用器物、文献、书画互证的研究方法,如实还原唐宋至明清的饮茶风尚。本书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集结,向普通读者介绍当时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书在台湾出版后,获得了颇高的赞誉,再版数次,其“如白描一般”的叙述手法,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人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至今读来仍令人兴味盎然。

    • ¥81.9 ¥126 折扣:6.5折
    • (一版7次现货)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南京博物院编
    •   ( 301 条评论 )
    • 南京博物院 编 /2023-1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中国玉器有将近万年的历史,因其温润的质感和玲珑剔透的造型而备受喜爱。 君子比德于玉 冰清玉洁 金玉良缘 等习语、成语,也说明了玉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书以时间为序,分 玉生华夏 玉成中国 玉美神州 三部分,收录340余件(组)出土及传世玉器,利用丰富的高清细节图、器物拓片、线图等,系统讲述玉器从远古时期的神秘礼器一步步 走下神坛 ,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性格与价值取向的过程。后附扬之水等著名学者撰写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中国玉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工艺演变、艺术特色等,从不同角度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

    • ¥435 ¥580 折扣:7.5折
    • 古瓷之光 涂睿明 著
    •   ( 13 条评论 )
    • 涂睿明 /2021-07-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古瓷之光》是知名瓷人、陶瓷文化研究者涂睿明的全新力作。以朝代为序,遴选了中国陶瓷艺术目前77件至美珍宝,记录下陶艺与中华文明碰撞的每个精彩瞬间,深入讲述中国陶瓷艺术的美学变迁。从古瓷的造型、色彩、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角度切入,全方位展现中国陶瓷征服世界的美学魅力,重点解读其美在何处、普通人如何欣赏以及这些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让我们得以从一件件陶瓷作品中,探寻到历代的审美雅趣、民俗风情与匠心工艺。读完本书,当我们在博物馆中面对一件瓷器时,便懂得如何去欣赏它造型的优雅、颜色的美妙、画面的意趣、细节的深意、背后的故事……对中国陶瓷的美,产生更加具体、深刻的认知和感受,而不再只是用简单的一个“美”字笼统概括。

    • ¥54.1 ¥138 折扣:3.9折
    • 乾隆茶舍与茶器 故宫出版社
    •   ( 37 条评论 )
    • 廖宝秀 /2021-11-01/ 故宫出版社
    • 此书汇集了作者二十余年关注乾隆皇帝饮茶系列相关问题的所得,细致讲述了乾隆茶事的相关内容。为研究清代历史与乾隆皇帝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细节,在茶历史的领域开拓了一个靠前的文化空间。 作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研究员期间,遍阅故宫及各地博物馆有关茶事的文献、藏品,本书是她一系列有关研究的结集,向读者介绍近期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的观点。作者以“白描一般”的叙述手法,引领读者进入古代饮茶的情境之中,了解乾隆皇帝使用何种茶具、采取何种方法饮茶,详细梳理了乾隆皇帝茶舍的饮茶习惯,并结合调查现有的历史遗迹,以及大量的古画记录,对乾隆皇帝的茶舍饮茶追本溯源,使广大读者更为清晰地了解皇家饮茶的风范,领略一代文治武功的乾隆皇帝真实生活的一面,呈现了一部乾隆皇帝茶事的历史,读来令人兴味盎然。

    • ¥101.4 ¥156 折扣:6.5折
    • 玉器(下)
    •   ( 193 条评论 )
    • 张广文 主编,扬捷赵桂玲 副主编 /2008-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玉器(下)》收录了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术的历史发展,

    • ¥224 ¥320 折扣:7折
    • 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
    •   ( 22 条评论 )
    • 吴卫红刘越 著 /2022-11-01/ 上海古籍
    • 本书在系统梳理凌家滩历年发掘及相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聚落演变、饮食器用、玉石器制作、丧葬礼仪等方面,对凌家滩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是 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凌家滩的玉石器制作工艺,对凌家滩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其与他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凌家滩考古史的详细披露和解析,也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凌家滩考古工作的完整历程。

    • ¥84.47 ¥168 折扣:5折
    • 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青铜馆 上海书画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上海博物馆编 /2024-02-0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本图册为上海博物馆与上海书画出版社合作的全新青铜器展览图录,收录了82件极具代表性上博青铜珍品,包括了上博的镇馆之宝大克鼎、牺尊、子仲姜盘以及新增展品镶嵌兽面纹牌饰、铸有早期青铜器铭文的甲壶等。以时间为主线,每个时期都附有详细的特征介绍,根据每个时期青铜器不同的特征选择了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典型作品,完整呈现青铜器的发展脉络。除此之外,图册还收录了陶范铸造和失蜡铸造两种不同的青铜器制作技术,还附有青铜器铸造过程示意图,想了解青铜器工艺的读者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技术。

    • ¥50.7 ¥78 折扣:6.5折
    • 翡翠鉴定与评估(第二版)
    •   ( 348 条评论 )
    • 白子贵 主编 /2014-09-01/ 东华大学出版社
    • 翡翠的评估是根据翡翠*终所展现的美感和它的艺术性即结合人类文明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来评定其相对价值。白子贵等编著的《翡翠鉴定与评估》(第二版)是珠宝玉石商贸教程系列丛书之一。

    • ¥106.8 ¥148 折扣:7.2折
    • 品真:凝脂美玉——和田玉
    •   ( 429 条评论 )
    • 曹荻明 /2020-01-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 《品真:凝脂美玉 和田玉》共分三章,详细介绍和田玉的质地、色泽、产地、鉴别方法等知识,着眼 品 精品,让读者朋友们学到辨 真 伪的能力。 几十件珍宝级藏品高清图、局部细节图在书中完美呈现,配以专业点评,让您从宏观及微观上充分了解藏品及和田玉的鉴赏要点和鉴别方法。本书每一节包含精品展示、藏品细部、知识点析、答疑解惑四部分,让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入门和田玉收藏并从藏友晋级为资深藏家。 ●精品展示 此板块为精品概述及高清图展示:为您介绍精品的质地、设计、意韵、文化背景,让您充分感知器物之美,领略到艺术的张力及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 ●藏品细部 此板块为精品细节图片展示及赏析:360 展示藏品,纹理辨识点、雕工细节、材质微观特征等为您一一呈现,并配以文字详解,帮您快速掌握同类

    • ¥71.1 ¥158 折扣:4.5折
    • 故宫的古物之美 增订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祝勇 /2022-08-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故宫的古物之美》是祝勇继《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在故宫寻找苏东坡》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宫美文”。在这本书中,祝勇选取了18件故宫藏品,以18篇散文讲述一件件国家宝藏的前世今生,连缀起一部故宫里的艺术史,再现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祝勇笔下的“古物”通过一个时代的物质载体,折射同时代的文化精神。这是对我们古老文明的惊讶与慨叹,是一种由文化血统带来的由衷自豪。 全书收录故宫及海内外博物馆近百幅高清详图,内文采用超感纸四色印刷,精装壳封采用麻布纹纸辅之以烫金工艺,精装外封采用雅丝纹纸辅之以高精度印刷工艺,做工精良。

    • ¥58.9 ¥88 折扣:6.7折
    • 玉器(上)
    •   ( 196 条评论 )
    • 张广文 主编 /2008-01-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玉器(上)》收录从新石器时期到明代的各种玉器。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皿、文房珍玩、钟表、珠翠首饰、家具以及其他历史文物等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可以说这是一座巨大的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不但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艺

    • ¥224 ¥320 折扣:7折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粹:玉器 佛造像(英文)
    •   ( 38 条评论 )
    • 寇勤 /2021-04-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 系列画册,精选翁同龢第五代传人、著名收藏家翁万戈及其夫人程华宝,早年游历世界各大博物馆时拍摄的馆藏中国文物373件(组),涉及书画、青铜器、陶瓷器、玉器、金银器、佛造像等八大门类的代表性作品,都是重要的中国文物藏品。书中不仅展示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还对它们进行了整体描述,包括入藏时间、价值认定、流转故事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物流散情况及其目前的归宿。该系列画册既是难得的历史文献资料集成,也是全面了解和鉴赏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的特别指引。本分册为《海外馆藏中国文物精萃:玉器 佛造像》。

    • ¥159 ¥318 折扣:5折
    • 看图识翡翠:美玉传世
    •   ( 217 条评论 )
    • 张野 著 /2018-09-0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关于翡翠的实用性、普及性的认知书。16世纪翡翠从缅甸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翡翠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升华,逐渐紧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翡翠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翡翠也得到国人的喜爱。 目前市场上翡翠良莠不齐,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常见,广大爱好者很需要通过学习来认识翡翠。本书作者具有十几年翡翠贸易的经验,现在也从事培训授课工作,积累了近2万张关于翡翠的图片,从中精选好图,分别从翡翠的保健、文化、寓意、产地、常用术语、加工、标准、性质、真假鉴别、投资等方面让读者认识了解翡翠,尤其在在翡翠评级指标上,作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借鉴了钻石的评级标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 ¥62.5 ¥125 折扣:5折
    • 中国陶瓷史 第3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6 条评论 )
    • 叶喆民 /2022-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古陶瓷学界耆宿叶喆民先生的这部通史巨著,是在其《中国陶瓷史纲要》一书基础上结合近年新发现、新成果倾力著成,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治学方法:科学研究与传统鉴定方法并重;注重实地考察,并同文献和传统经验相结合,而非孤立、片面地轻断真伪、迟早;同时,不轻易放过窑址出土的特殊品种或典型瓷片。对于各大窑系的分类,作者运用比较学方法来对比观察相似品种及其烧成方法,联系地质特征与历史渊源,找出其主流或分支而理清脉络,例如他在1977—1985年对汝窑窑址的发现和认定,即是用此种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

    • ¥358.8 ¥598 折扣: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