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茶颜醉色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山东画报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2011-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当驱愁破睡,涤烦忘忧的美酒香茶,注入诗盏词瓢之际,茶已非茶,酒亦非酒。当烹茶煮酒的茶壶酒瓶写入图画之时,茶离尘世,酒入醉乡,“不住声香味触法”,只见静观自得,隽永怡人的“茶颜醉色”。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浇愁忘忧。烹茶时心境闲远,怡然自得,“使人胸中荡忧栗”;饮酒时超然物外,意兴湍飞,“穷达尽为身外事”。所以唐朝诗人白居易说:“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施肩吾说:“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而古今文人每在烹茶饮酒之时,谈禅说理,吟诗属文,不但藉此涤烦忘忧,会友联谊,也调适得志失意的悲喜,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更有趣的是,茶和酒经过千百年文人吟诵的加持催化,发酵酝酿出浓郁厚实,氤氲芬芳,令人牵魂萦梦的奇香。多少骚人墨客,在有意无意,似悟非悟之间,很自然地就走进了茶禅一味、诗酒相

    • ¥7 ¥21 折扣:3.3折
    • 宋代名窑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李昕 编著【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李昕 编著 /2010-01-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中国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的成就。这一时期南北方各窑风格迥异,一些以州命名的瓷窑体系特点明显,令后人一目了然。最为的窑址有五个,即“汝、钧、官、哥、定”。

    • ¥0.9 ¥5.7 折扣:1.6折
    • 清代青花瓷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编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北京文物鉴赏》编委会 编 /2005-06-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青花瓷器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北京作为清王朝十世君王长达276年的都城,皇宫内、外流传至今的清代青花瓷器,数量之多,品种之繁,是非常惊人的,它们都是来自瓷都景德镇的产品,不仅时代特征鲜明,而且烧造脉络清晰,为世人再现了清代青花瓷器的发展历程。

    • ¥10 ¥27 折扣:3.7折
    • 茶颜醉色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山东画报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李念祖 著,高华 绘 /2011-04-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当驱愁破睡,涤烦忘忧的美酒香茶,注入诗盏词瓢之际,茶已非茶,酒亦非酒。当烹茶煮酒的茶壶酒瓶写入图画之时,茶离尘世,酒入醉乡,“不住声香味触法”,只见静观自得,隽永怡人的“茶颜醉色”。 茶能清心提神,酒能浇愁忘忧。烹茶时心境闲远,怡然自得,“使人胸中荡忧栗”;饮酒时超然物外,意兴湍飞,“穷达尽为身外事”。所以唐朝诗人白居易说:“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施肩吾说:“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而古今文人每在烹茶饮酒之时,谈禅说理,吟诗属文,不但藉此涤烦忘忧,会友联谊,也调适得志失意的悲喜,抒发胸怀天下的抱负。更有趣的是,茶和酒经过千百年文人吟诵的加持催化,发酵酝酿出浓郁厚实,氤氲芬芳,令人牵魂萦梦的奇香。多少骚人墨客,在有意无意,似悟非悟之间,很自然地就走进了茶禅一味、诗酒相

    • ¥7 ¥21 折扣:3.3折
    • 中国古代仿古瓷 赵宏.
    •   ( 0 条评论 )
    • 赵宏 /1997-05-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有关古陶瓷,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实物鉴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了解历史,辨明真伪。本书作者长期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保管部,是一位坚守岗位、工作踏实、热爱事业、勤奋学习的青年学者。此书是他多年工作的实践的升华,也是真的自学成才的硕果。在书中,作者以哲理对历代仿古瓷一一考证,顺藤摸瓜,究其社会根源,剖析其兴盛及衰落之缘由,内容丰富,翔实,别开生面。它的面世,对于渴求古陶瓷知识的读者必有莫大裨益。

    • ¥4.2 ¥22 折扣:1.9折
    •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 陈富德 著 紫禁城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陈富德 著 /2008-01-01/ 紫禁城出版社
    •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1998年出版后,很受海内外读者欢迎,一年之内几次重印。由于近十多年来,我国考古学和古陶瓷研究均有不少重大新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古代陶瓷收藏鉴定的理论和方法也在发展,我相信,经过这次修订的《古陶瓷收藏与鉴赏》,会比1998年版更受海内外读者朋友的欢迎。

    • ¥8 ¥41.37 折扣:1.9折
    • 光绪青花瓷 陈立立 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陈立立 著 /2007-04-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光绪青花瓷》是“古玩收藏上手丛书”之一,它是一部关于中国清后期青花瓷收藏的普及读物。全书共分6个部分,分别对国民粉彩瓷的胎釉、造型、青料、纹饰、底足等基础知识,如何挑选光绪青花瓷、瓷器的保养与收藏、价位的高与低、仿品寓目、藏话等实战知识以及大盖罐、贯耳尊、兽耳尊、扁瓶、笔筒、温锅、纹碗、卷缸等作了介绍,并收录了大量彩色瓷器照片,每图附器名、估价、成交价、尺寸、拍卖行、拍卖日期等。

    • ¥9 ¥37 折扣:2.4折
    • 曾是洛阳花下客:古瓷的心灵史 方鸣 著 东方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方鸣 著 /2011-10-01/ 东方出版社
    • “曾是洛阳花下客”,语出欧阳修的诗《戏答元珍》,诗末两句是“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作者的母系故土在洛阳,虽半为乡人半为客,然一生也赏遍洛阳牡丹,阅尽人间春色。野芳不觉晚,晚来赏野芳;花落又花开,赏花一身香。作者一生与书为友,与瓷相伴。以书喻花,以瓷类花,也真可谓“曾是洛阳花下客”了,更是读书无尽时,赏瓷未为晚。 且不说一个读书的“读”字有何别解,只一个赏瓷的“赏”字就颇费琢磨。我们会赏瓷吗?明代文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有言:许多人并不会欣赏瓷器之美,而仅仅是关注其真伪;不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而是以耳代眼听别人所言;不是去认识东西的优劣,而只是要知其贵贱。文氏是明代大画家文徵明的曾孙,他所针贬的,是当时收藏界的一个通病。但几百年前的文氏,却也切入了当代人的时弊。

    • ¥4 ¥27.37 折扣:1.5折
    • 文玩品鉴-古陶瓷 王大鸣 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王大鸣 著 /2007-01-01/ 山东美术出版社
    • 《文玩品鉴》丛书从人性化、休闲化、实用化这几个方面入手,让收藏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享受着鉴定知识带来的知识获取和占有的快感。 《文玩品鉴-古陶瓷》为该系列之一的《古陶瓷》分册,具体包括了:古陶、汉代釉陶、原始青瓷、隋代瓷器、唐代瓷器、历年古陶瓷拍品图录等内容。

    • ¥8 ¥35 折扣:2.3折
    • 鉴宝-陶瓷卷 李彦君 主编 北京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李彦君 主编 /2007-01-01/ 北京出版社
    • 本卷收录的藏品以民间收藏的普通民窑陶瓷产品为主,同时本卷也收录了一小部分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本书对陶瓷的介绍按历史时代的顺序展开,每件藏品都具备名称、来历、时代、规格、珍贵程序、专家估价、升值空间及收藏者这几个基本要素,先介绍其形态、工艺特征、规格、作用及自然色彩变化等基本知识,然后再对它们的艺术水、科学价值及文物价值进行综合评估。这些评估是依据了文物本身的内在价值和根据近年来形成的文物及艺术品市场的经验作综合分析。本书有特色:一是首次以十级制的形式来评价文物的珍贵程序,以弥补国家三级制的简单与不足;二是理性地对文物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三是科学预测藏品的升值空间,给收藏者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使其不受市场误导,并传播正确、科学的文物收藏知识。

    • ¥6 ¥25.37 折扣:2.4折
    • 青花瓷 方文山著 作家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方文山著 /2012-03-01/ 作家出版社
    • 本书可算是对他近十年中国风歌词创作的总结。《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收入了《东风破》《菊花台》《发如雪》《青花瓷》等十五首流传甚广的中国风词作,分别讲述了他创作这些歌词时的思考脉络与心得体会,使读者得以窥见这些绝妙好词产生的全过程:如何构思选题;如何选词;不同的用字又会引发出何种不同的意境与心情;该怎么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出的意义,让最浓厚的情感共鸣,穿透每个人的心。方文山还在其间穿插讲述了自己对历史、文化及感情的看法。由于对古老中国怀有浓厚情怀,方文山甚至自己制作了一座规模宏大、建制精细的长安城建筑模型,这座长安城是方文山心爱的私家珍藏,耗时近一年的时间花了约50万台币(约合人民币12.5万)才完成。模型中的一草一木一城一瓦都是他亲手切割加工染色黏贴而成的。这份心血连台湾十三行

    • ¥9 ¥33 折扣:2.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