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古币寻珍
    •   ( 212 条评论 )
    • 苏晔刘玉荣 著 /1998-02-01/ 文物出版社
    • 我国历代的古钱币,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存之一。它不同于外国货币,有着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世界钱币史中独树一帜。这是因为我国的古钱币与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相联系,并且是它的组成部分。 本书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稀有品种,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字书体、形制以及铸造经过等方面,加以阐释、分析。本书力图用丰富的资料、通俗的笔法,揭示钱币文化的内涵。不少篇章涉及到历史考古、书法艺术、笔记小说、古文字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些篇章中引用的趣闻逸事,既取材于史籍,又得之于传说。所有这些,对弘扬祖国历史文化,普及钱币知识,宣传爱国主义,都是很有意义的。

    • ¥15 ¥30 折扣:5折
    • 古钱小辞典 文物出版社
    •   ( 48 条评论 )
    • 朱活 著 /1995-09-01/ 文物出版社
    • 新中国成立以来,钱界集币活动出现新的势头,集币爱好者、研究者愈来愈多,因而一本普及并关注提高的古钱辞书,理应面世。在此大势下,朱活先生将早年在《文物》杂志连载刊出的关于历代钱币的辞书内容略加增补,以《古钱小辞典》由文物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发行,之后又经三次重印,此次为第四次重印。 这本辞书的内容,以我国先秦至清末的历代钱币(包括纸币)为主体,兼录流传到我国的邻邦古钱(如朝鲜、琉球、越南古钱币)。同时,附有《古钱名词简释》。

    • ¥13 ¥26 折扣:5折
    • 收藏创富丛书:钱币 沈泓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沈泓 著 /2010-0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在中国,收藏爱好者不下5000万人,真正出成就的不及千分之一,不是他们勤奋不够,或者财力不够,而是方法和理念落后。大多数人是看到别人收藏什么自己就收藏什么,还有很多人是见到什么就泛泛收藏什么,不懂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当然,泛泛收藏也是收藏的一个过程,是必须的,因为收藏经验对收藏也是收藏的一个过程,是必须的,因为收藏经验对收藏进步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而且泛泛收藏也是体验收藏之乐中的绚丽色彩。泛泛收藏是收藏中的和第二境界,如果说这一境界是绚丽的,那么收藏的第三境界就是绚丽归于平淡的境界。平淡的境界必须有绚丽作为铺垫。就和红花也有绿叶铺同理。

    • ¥10 ¥25 折扣:4折
    • 中国普通纪念币 珍品图录 孙克勤 编著.
    •   ( 0 条评论 )
    • 孙克勤 编著 /2008-10-01/ 北京出版社
    • 本书数量单位统一为:直径——毫米,重量——克,面值——元,发行量——套。精制币和精制样币都标明了精美度,精美度按5个等级别划分,5级为,l级为。对早期精制币划分了珍稀程度,珍稀程度也按5个等级划分,大珍,小珍,稀少,较少,较多。由于普制币数量都较大,后期精制币的铸造量相对比较统一,样币和精制样币还缺少很多实物图片,所以没有划分普制币,后期精制币,样币和精制样币的珍稀程度。本书标注的参考价格,是笔者综合2008年8月初市场和网上的报价得出的,仅供参考。 由于受到篇幅限制,本书钱币图片的尺寸采用原大,包装图片的尺寸根据排版需要作了适当缩小,康银阁装帧的精制卡币由于较常见,包装只展示外包装的正面。

    • ¥19 ¥55.25 折扣:3.4折
    • 古钱币收藏与鉴赏 刘建斌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刘建斌 著 /2008-06-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俗语云:“乱世藏黄金,盛世收古玩。”极言古玩文物收藏与世道乱治关系之深也。当今社会,万方乐奏,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乃和谐之盛世也。故收藏之事,水涨船高,于世人已成热门之举。本丛书分门别类,撷取精华,计有:古籍、古家具、古陶瓷、古钱币、书画、玉器、青铜器、邮票八种,除讲解收藏知识、鉴赏历代精品外,还教以鉴别真伪之法、介绍收藏市场前景等等,使初涉收藏之门者能从中获益匪浅。 当前,艺术品收藏作为一种新型的理财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人们希望知晓艺术品收藏的知识。当前流行的艺术收藏品类都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精华,有几千年漫长历史而自成体系,涉及艺术品的发展概况、历代式样和纹饰特点、工艺、材质、流传情况、交易行情、辨伪等多方面的内容。 本书为专门介绍《古钱币收藏与鉴

    • ¥17 ¥41.37 折扣:4.1折
    • 钱币鉴赏与收藏 吴熊胜,蒋科 著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无忧售后 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吴熊胜,蒋科 著 /2010-01-01/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为了使读者能学有所获,笔者精心挑选了自己和圈中好友几十年来的珍稀藏品及有针对性的普通钱币品种,采用彩图,以1:1的比例展示出来。让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及行内人士来评鉴。 编者尽可能让初涉者通过本书了解中国货币演变的大致进程,在收藏过程中对照学习识别钱币的真伪;让收藏者欣赏品味部分珍稀钱币品种;供专业人士在考古活动中参考论证,作有价值的旁证。书中载录的汉代圆形圆孔的“无文花钱”,秦代的大型银质“秦半两”,南宋的“南康军钱牌”等,均为仅见品,也是首次问世。

    • ¥18.03 ¥75.66 折扣:2.4折
    • 人民币鉴赏与收藏 沈居安 著.
    •   ( 0 条评论 )
    • 沈居安 著 /2012-01-01/ 青岛出版社
    • 章讲人民币的育成、生长和壮大,对每套人民币、每种类人民币的成长进行了详尽介绍,全面系统地讲解了人民币各成员的具体情况。 第二章讲人民币的人文景观,详细解说了人民币上的开国领袖、书法人物、大众人物、杰出人物、外国人物、文学名著、古代名画、国粹京剧、建筑、名胜景观和花草动物。对人民币中的一些特有现象有独到的感悟和揭示。 第三章讲人民币的鉴赏收藏,对树立正确收藏观,核心价值币种,怎样存储藏品,哪些是潜力品种,未来“黑马”评测,识别赝钞假币,买什么、买多少、何时买等逐一做了解析,有启迪和功效。

    • ¥12 ¥84.25 折扣:1.4折
    • 花钱的收藏故事 赵阳 著.
    •   ( 0 条评论 )
    • 赵阳 著 /2011-12-01/ 故宫出版社
    • 赵阳编著的《花钱的收藏故事》是一本很好的花钱收藏的书籍。《花钱的收藏故事》具有通俗性、普及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由于作者的人生阅历、年龄、性格、收藏花钱专长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作者将相关的文物知识融入了收藏花钱实践,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目前的民间收藏花钱状况。初涉收藏花钱的朋友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学习、借鉴作者的成功经验,并循序渐进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收藏花钱门类和收藏方法。

    • ¥19 ¥56.75 折扣:3.3折
    • 硬币外传 尹明 编著 齐鲁书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尹明 编著 /2009-12-01/ 齐鲁书社
    • 世界上99%的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自己的硬币(有些国家没有自己的流通硬币,但发行了本国的纪念硬币),并把它看成是自己存在的“表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硬币的国家(公元前16世纪商代的铜贝)。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长期对外闭塞,收藏世界范围硬币的人较少。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网络的普及应用,中国人突然发现,全世界的收藏者几乎站在了同一个平台上。我国的藏者又发现,那些质量高,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硬币,大都在欧美人与日本人手中。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多年的“闭塞”,让国人“惧洋”。不懂“洋文”如何收藏?而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掌握秦篆汉隶、西夏文、满文的收藏者,不是一样收藏我国历史钱币吗?其二,我国经济起步晚,这也只能感叹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 ¥12 ¥57.37 折扣:2.1折
    • 名家谈鉴定:钱币鉴定 戴志强.
    •   ( 0 条评论 )
    • 戴志强 /2010-03-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钱币收藏的基本功。要收藏钱币,首先要鉴定钱币,要确定其真伪,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或者说科学价值)。归根结底,是要确定它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然后才能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分和待遇。 要对钱币作出正确的判断,实际上是熟悉钱币的一个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实践,接触的钱币多了,过手的钱币多了,阅历就丰富,积累的经验就丰富,头脑中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就多,识别钱币的眼力就会提高。 今天奉献给读者的,只能是鉴定钱币的一个概念,只能起到引进门的作用,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走进钱币鉴定的殿堂,并且在这个殿堂里,享受属于您自己的快乐。

    • ¥16 ¥42.5 折扣:3.8折
    • 古玩收藏投资解析 宋建文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宋建文 主编 /2013-01-0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本书由钱币的收藏市场热开篇,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早期古币收藏、唐代钱币收藏、开元通宝专题收藏、宋辽金西夏钱币收藏、元明清钱币收藏、古钱币收藏知识、人民币藏品的收藏、纪念币的收藏投资、钱币的辨伪等知识。全书融系统的理论知识、实用的投资技巧为一体,注重钱币艺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技巧内容的结合,是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投资指南。

    • ¥15 ¥35 折扣:4.3折
    • 名家谈鉴定:钱币鉴定 戴志强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戴志强 /2010-03-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钱币鉴定是钱币学研究的基础,也是钱币收藏的基本功。要收藏钱币,首先要鉴定钱币,要确定其真伪,确定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或者说科学价值)。归根结底,是要确定它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然后才能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分和待遇。 要对钱币作出正确的判断,实际上是熟悉钱币的一个过程,所谓熟能生巧,便是这个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实践,接触的钱币多了,过手的钱币多了,阅历就丰富,积累的经验就丰富,头脑中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就多,识别钱币的眼力就会提高。 今天奉献给读者的,只能是鉴定钱币的一个概念,只能起到引进门的作用,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走进钱币鉴定的殿堂,并且在这个殿堂里,享受属于您自己的快乐。

    • ¥18 ¥65 折扣:2.8折
    • 金银币 欣弘 主编.
    •   ( 0 条评论 )
    • 欣弘 主编 /2007-09-01/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在中国,金银作为货币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中,就已出现了“金”这个字,比如某位大臣征战有功,王“赐金五十”。这个“金”并不是现在的黄金,而是青铜,因为青铜器在刚刚铸造好时就是金色的。那时黄金的开采量极小,只能用作少量青铜器上的镶嵌装饰,不能作为货币流通。《史记·平准书》中又记载着:“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白金即是白银。所以春秋战国时期,金银不仅表示着财富,而且已进入了货币领域。 在我国历史上,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很早就用作货币了。据考占发现,殷商后期已使用黄金,到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的使用更为普遍,“金”在古汉语中成了“财富” 一词的同义词。楚国由于产金多,还铸成有“郢爰”等铭文的金版。始于战国时期楚国的金版,又称“印子金

    • ¥17.4 ¥60.25 折扣:2.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