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击块石片开始,人类文明正是通过人手的不断劳作得以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呈现出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景象。工业化以来的三百年,我们将太多的工作放任机器做去了,然而机器的制作毕竟过于生硬和整齐划一,当我们被这些生产线上制造的产品包围的时候,突然会发觉,生活变得缺少灵性、美感和古典的气质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四处寻访他们的祖辈们用手制作和使用过的器物。瓷片、玉佩、银簪、木器,一块木雕板、一把紫砂壶,甚至于一砖、一瓦,它们都经历过先人用手精心琢磨,保留有先人的体温,镌刻着我们民族的图腾。偶尔得之,就像珍宝一样地倍加爱惜,并在搜寻与把玩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快乐与慰藉。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制作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酷爱收藏的民族,历史上的收藏大家代不乏人。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掀起了一股全民"收藏热"。但是收藏是一种学问,别说初入道的人,就是老于此道的人,有时一不小心也会上当受骗。如今市场上书画、古玩"新假破"充斥不说,连拍卖会上都时有赝品,这确实是一个令收藏者挠头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抱佛脚丛书"分为"中国书画鉴识"两个系列。这套丛书特别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的就是想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丛书的所有作者,都不仅是研究专家,而且是"藏家"和"玩家",都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都在各自熟悉的领域"捡过漏",书中发表的作品有些就是他们自己的藏品。 《鉴识竹木雕》作者汤兆基先生是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文物鉴赏家、《上海工艺美术》主编。长期从事古代工艺美术的研究工
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天竺僧人,南天竺香育王的第三子,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他是个远涉重洋来中国弘扬佛法的僧人,比唐代玄奘西天取经早一百多年。 本书收录了采用现代技法雕塑的达摩,多为观赏和收藏品,其作品讲求造型、神态、线条的和谐。木雕工艺大师和民间雕刻艺人以达摩的传奇故事为蓝本进行构思和创作,并巧妙地利用木材的自然形态,如纹理、色泽、态势、枝、须、洞、节、疤等,来进行创作雕刻,将艺术创作和名贵的材质有机的结合为一件件完美的艺术作品展示于世。
弥勒是梵文“maitreya”音译,意思是“慈氏”。弥勒是未来佛,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婆罗门家族,父亲名修梵摩,是一名大臣,母亲名梵摩月,是一位公主,可见其出身高贵。 现在民间雕刻艺人也都在以布袋和尚为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并且充分抓住了弥勒的三大特点,特点一,张口咧嘴,笑容满面;特点二,袒胸露肚,大腹便便;特点三,身边必有一个布袋子,以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
象牙洁白、细润,具有天然优雅的纹理,质地坚硬富有韧性,不易裂。中国现代象牙制品以精雕细刻的技艺、多姿多彩的形式及东方传统的艺术特色享誉海内外。北京是中国象牙雕刻的主要产地之一,人物、花卉、鸟兽、仿古器皿均是北京象牙雕刻的名品。北京象牙雕刻汲取古代精华,形成了高雅、古朴、精细的现代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