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千百年来,演绎着幸福的故事。千古六安,幸福之始。早在四千多年前,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的皋陶,在这里开启了中国司法之先河。皋陶辅佐夏禹理政安民,逐步走向文明时代的大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寓意平安幸福的“六安”之名沿用至今。百年六安,幸福之源。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六安地区30年红旗不倒,30万仁人志士为给劳苦大众谋取幸福,用生命和鲜血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共和国108位六安籍的开国将军,是这里红色革命历史的好见证,六安因此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摇篮和共和国的摇篮之一,老区人民为追求幸福生活前仆后继、浴血奋斗。 今日六安,幸福之基。青山是六安的脊梁
湖北古属荆楚,素有“白云黄鹤”、“九省通衢”的美誉。这里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且具常有的地方特色。 山水画廊般的长江三峡,列入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三峡库区蓄水后,原三峡神韵犹存,新三峡风光无限。 名山大湖,风景旖旎。神农架、大洪山、大别山等生态完美,东湖、洪湖、陆水湖等浪漫飘逸,构成了刚柔并济的山色湖光。 东禅西道,蕴藏玄机。禅宗祖庭黄梅的四祖寺、五祖寺,道教圣地武当地,佛道合一的九宫山,自然风光奇妙,文化底蕴深厚。 三国胜迹,迷人神奇。武汉黄鹤楼,鄂州吴王城,赤壁古战场,荆州古城,当阳关陵,襄樊隆中,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土家风情,独特亮丽。山青水秀,民俗多彩。那吊脚楼、女儿会、巴山舞、龙船调,倍受游人喜爱。 本书图文并茂,对湖北的精华景点进行了较翔实的介绍,
湘西,一个充满神秘甚至惊悸然而却无限美丽的地方:凤凰,一个诞生大人物,演绎大故事,因而成为不朽传奇的小小边城循着沈从文滟潋的大忧伤、黄永玉弃放幽默。读本书后你将品味到那里不经意的一切。 湘西的山水是神奇的,古木四合的山寨、山脊上耸立的青石碉堡、峡谷里青蓝的急流,还有多情男女的对歌、官道上清亮细碎的马项铃响,和牛项下闪光的铜铎的沉静庄严声音——湘西是一个妙曼的王国,虽然人事早已更替,但沈从文先生记述并热爱着的山水却是依旧不变的。看山看水,就会不自觉地走进那一个曾经是想象中的世界。 一个沈从文的同乡人,从繁华的城市回到湘西,回到沈从文先生安顿灵魂的地方。跟随这样一位向导,去湘西看看沈从文的故乡,有着不一般的意义。不仅仅是提供食宿方便的导游手册,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游记,风光
淝河蜿蜒而来,在此地绕了一个弯,缓缓东流去,这一绕,便绕出了一座合肥(淝)城。 若论繁华气派,合肥自然比不上北就北京、上海,在省会城市中,合肥名气也不大。倘要以一字概括合肥之特点,一个“中”字庶几可用:规模不大不小,及中等城市;实力不强不弱,居中游水平;位置不上不下,处江淮之中;饮食不咸不淡,介南北之间。城里人性格亦有些中庸,无北人之豪气,却不失其质朴;无南人之精明,却不失其干练。 然而,它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它那沉静安详,随意亲切的气度,在夕阳西下之际,它那十里烟柳,绕城碧水的景色,是其他地方所难寻迹的。 两千多年的兴废更替,自会生出许多故事和斑斑陈迹。常言道,一人一世界,何况一座城呢! 今天,新与旧,现代色彩与历史陈迹交相映照,构成了古城
《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园区导游手册》是一本旅游指南,地点是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西峡园区。但该书又并不仅仅介绍旅游地的景点信息,它还介绍了地学科普知识,如,地球、地质学、地质作用、构造地质、地貌景观、大地构造、地质灾害等,还介绍了我国对该地地学科研的历程。
张家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张家界市境内,主要由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区、天门山岩溶台原区、茅岩河——九天洞岩溶峡谷洞穴区和芙蓉桥*保护区等4个核心景区组成,总面积3600平笔千米。 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包容了石英砂岩峰林、方山台寨、天桥石门、障谷沟壑、岩溶台原、岩溶峡谷、岩溶洞穴、泉水瀑布、溪流湖泊和沉积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等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组合了规模恢弘、气势磅礴、千姿态百态、深奥奇特、变化莫测的地貌景观,其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具有国际对比意义,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天设地造的地质自然博物馆和令人神往的生态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达数百万人次。 张家界于1982年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同年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天地大美有三:一日形之关,二日道之关,三日德之美。形之美,日充盈,日精致;道之美,日通达,日刚健;德之美,日包容,日不伐。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故圣人述而不作。非不作也,述而不失其美也,观其述而知其美也。” ——庄子《知北游》 郑州便是这样一块大美之地。 形之美: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大气充盈,这种大气被融入了他们的血液中;道之美:交通便利的郑州是铁路、公路、航空和通讯的“心脏”,商品集散地,四通八达;德之美:历史厚重的郑州包容、不伐,南来北往的 人们,在这里都能找到共鸣,宛如回家般的亲切。 这是本郑州旅游指南。全书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文字为辅。该书
韶山隶属于湘潭市,离湘潭市有40公里,离长沙100公里,韶山风景名胜区面积约70平方公里,传说舜曾在这里演奏过“韶乐”,因而得名。 这是一块山明水秀的地方,一直到近代它都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伟人*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韶山为南岳72峰之一,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耸峙,松柏葱茏,气象万千,据说这里的山岭间暗藏着“龙脉”(山脊确实有点象根龙骨),而*小时候经常在山间放牛。1994年,韶山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被定为全国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韶山留下了许多*青少年时期求学、生活及从事革命活动的遗迹,现在的韶山冲有*故居、其父母墓、毛氏宗祠、*纪念馆、南岸(*小时候念书的地方)等可供人瞻仰的景点,此外滴水洞景区也是必去之处。此外,韶山风景名胜区内还有韶峰耸翠、仙女茅庵、石
《走遍中国》编辑部编著的《走遍中国》关注自助旅行,更关注人文地理。34位文化名人带你神游中国,自助旅行专家为你度身定制的旅行攻略。《湖南(第2版全新改版)》向读者提供了湖南旅游全面的信息,包括出发前需要了解的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准备出发时所应掌握的衣、食、住、行的资讯,以及大量来自“当地人”的景点推荐和特别提醒。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它代表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类创造的总结和礼赞。 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山河锦绣,名胜众多。自1985年另入世界遗产公约,至今,共有2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旅游目的地,这28处世界遗产无疑是热中之热,作为我国的自然与文化精华,它们更令人无比骄傲。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系列丛书以我国28处世界遣产为内容,每处一分册,全面而深入展现各处遗产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与文化结合之美。带你走近它们,让我读懂它们,使你珍视它们。 以一个游客的眼光面对着瑰丽的自然风景和珍贵的历史遗迹时,我们无法不为这些自然与人类的杰作而感动;但我们更要正视自己继承者的身份,维护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起对珍贵遗
安徽省地处中国东南部,属华东区,从东面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与江苏、山东、河南、湖北、江西、浙江六省交界,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安徽的简称为“皖”,是因其历史上境内有古皖国(今潜山)、皖城(今安庆)和皖山(今天柱山)而得名。 沿着黄山脚下的古村落,如宏村、西递、呈坎、唐模、许村、棠樾等徐徐前行,就仿佛步入了“桃花源里人家”。一幅幡白墙黑瓦的风景,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融入于中国传统水墨画般的意境。有人说:“信步走进一个村落,就会翻动一页历史;踩动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古徽州文化在这块土地上得到了好的诠释。 安徽的水,恰如山之眼睛,使得山更加飘逸,景更加秀丽,人更添灵气。安徽的历史在淮河、长江大地上流淌,一座座历史名城,一处处文化古迹,遗址旧居,皇陵故地,江南淮北,草长莺飞,让
本书以娄底旅游文化为中心,从 山之恋 、 水之梦 、 花之缘 、 田之韵 、 洞之奇 、 人之杰 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全书紧紧扣住娄底旅游文化中*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精华,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一部难得的乡土著作。同时对娄底旅游文化研究空白是一个有力的填补,对促进娄底旅游和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和指导意义。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娄底旅游文化/雷晚蓉著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3 7ISBN 9787566703996Ⅰ ①娄 Ⅱ ①雷 Ⅲ ①旅游文化 概况 娄底市Ⅳ ①F592 764 3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155088号娄底旅游文化 LOUDI LUYOU WENHUA作者:雷晚蓉著策划:严小涛责任编辑:严小涛责任校对: 全健责任印制: 陈燕印装:长沙瑞和印务有限公司开本:880 123032开印张:4 75字数:103千版次:2013年8月第1版印次:20
《手绘中国系列:手绘凤凰古城(*超值版)》将卡通动漫、水墨丹青、国画线描等一系列绘画风格巧妙地融入之中,为您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天地!特色景点资讯,周边景点的介绍,便宜又极具特色的各种客栈,食客力推的美食聚集地,让您将所有信息一网打尽!一日游、两日游详实的旅游线路让您不虚此行。各个景点准确地交通信息,实用的门票信息,让出门在外的您都能一手掌握!一目了然的客栈、美食店、餐厅、酒吧等标志清晰明了。天气变化、各种风俗、温差、各种装备、衣服的增减、注意事项都为您考虑到了,免除您一切后顾之忧!
湖北文艺丰富多彩,荆楚韵味浓郁。汉剧、楚剧是湖北的地方剧种。汉剧有300年历史,角色齐全,长于抒情。楚剧语言质朴,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黄梅采茶戏源于明末清初,唱腔丰富,影响极广。说唱艺术有湖北大鼓、湖北评书、汉滩小曲、汉川善书等,丰富多彩。 湖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在湖北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屈原,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狂傲不羁的诗人皮日休,还有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优美诗句的张继,书画家米芾。有写成世界上部茶叶专著《茶经》的陆羽,有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的毕昇,有写下《本草纲目》的大医学家李时珍,有集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藏书家于一身的杨守敬,有拍案而起的爱国学者闻一多,有地质学家李四光,有大学者汤用彤、汤一介,有著名剧作家曹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