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个山水江南,引清乾隆帝六次移驾造访,但他并没有我们幸运,可以信步于民间,在更幽深处寻香觅迹。浙江的旅游资源满目琳琅,风景名胜区就有120多处,由吴越文化衍生出的文学艺术、民俗民风令人目不暇接,更有勾人味蕾的各路小吃在向你的舌尖召唤。 本书90多幅地图引你进入这旅游胜境,彩色章节图文并茂,更有多处无微不至的小细节等待你去发现。对于那些打算去浙江或者把浙江作为梦想中的目的地的人来说,本书极具指导意义。
只有玩过浙江所有928个景点的人,提供给你的旅游建议,可能才值得参考,这就是本书会带给你的价值。 虽然,网络上有很多旅游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一个想要出去玩的人,难的,可能还是不知道该去哪里?总怕错过了美的风景,去了不该去的目的地。虽然,有各种媒体发布的景区排行榜,但是,这些信息要么充斥着商业目的,要么就是东拼西凑的,可能发布者自己都没有去过那些景区。 《看见中国》浙江篇,是作者历时一年多,独自开车游览了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90个县区,到访了浙江省内所有的景区、公立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色村落,总行程4万多公里,游览了928个景点后,才形成了这本30万字的游记和400张实拍照片。本书所有信息,都是作者亲自游览的感受和思考,没有任何商业赞助和其他目的。本书为你准备了多个旅游推荐排行榜:浙江
苏州北依长江,西滨太湖,风物清嘉,人文荟萃,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存恢宏博大的吴文化宝库中,苏州佛教文化以其超凡脱俗的韵味和庄严古雅的丰姿为世人所瞩目。早在三国吴赤乌年间,大乘佛教传人苏州。千年斗转星移,古城沧桑几度,保存至今的十余所古刹,历史上曾分别是禅、净、律、天台等宗派的道场。 《苏州寺院名胜》收录了苏州市一百六十多座现今开放的寺院,是一本集佛教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文物古迹等于一体的重要读本。本书的出版,对于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了解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佛教建筑,让世人全面认知苏州,具有重要意义。
何敏翔主编的《百个符号看江苏》搜集了11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江苏符号,是在网友推举的近万个符号中产生的,涵盖江苏人文的各个方面,有的还有相当大的时间跨度。概括说来,主要为历史遗迹、地方戏曲、民间音乐、传统游艺、民间工艺、特色饮食等。每一个符号,读来不仅广开视野,也饶有意趣。其中有的是我们祖先们留下的精美工艺,如南京云锦、苏绣、蓝印花布、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扬州漆艺等:有的是仿佛可以与古人对话的文化古迹,如明孝陵、明故宫、南京城墙、苏州古城等。有中国戏曲“百戏之祖”、世界戏剧三大源头的昆曲,有流韵至今的江南丝竹、《二泉映月》、苏州评弹、《茉莉花》等,有反映近代足迹的民国建筑、中山陵总统府、南京长江大桥、华西村等,有被誉之为“江苏三宝”的六朝石刻、苏州园林、徐州画像石等。
中山陵可谓现代中国历史记忆的重要亮点,历经20世纪中国政治、社会的剧烈变迁,始终是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本书秉承中国史学的叙事传统,融会当代新文化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陵墓、葬礼和纪念仪式等方面考察了孙中山身后形象的塑造过程,并将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民革命和“党治国家”体制建立过程结合起来分析,在娓娓的叙事过程中,展现了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变革进程当中一个相对隐晦的侧面。
《平江路》讲述了在宋代就有平江路这条街道,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多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肌理和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小巷特别是东边,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