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中国偌大的版图之上,你不妨把脚步放缓,用心灵去感受自然造物的神奇与中华文明的璀璨。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远离喧嚣,在11处 世外桃源 里体味安宁自在;可以跋山涉水,在12处不可错过的大地杰作中邀山海畅怀;可以穿越重重迷雾,感受13处探险之地的惊心动魄;可以漫步时光,在11处悠悠古镇里重拾记忆;可以探古寻幽,在10处名胜古迹前感叹先人的智慧 这本书还辅以精美的图片和趣味专题,让你尽览中国100处地方的100种风情。 你看过一树树花开,听见一阵阵鸟鸣,香格里拉的花海载着年少时做过的梦,峡谷间奔涌的激流似是生命的赞歌。 旅途中,你可以卸下繁重的压力,无谓的交往,或亲近自然,或寻访古迹。当时光荏苒,会 发现每一段旅程都在记忆深处熠熠闪光。无论你怀着何种心情出发,这本书都会给你答案,那么请勇敢前行,梦想自会引
这是一本介绍杭州博物馆的书。 这些年,杭州的绝大部分博物馆率先在国内实行免费开放,激发了人们的参观热情,一时间博物馆人气大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但从长久来看,博物馆的利用率还比较低,这当然需要博物馆工作者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出发,把博物馆办得更好,使藏品更丰富、内容更充实,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之余能在博物馆里得到休息和精神愉悦。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这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博物馆所能发挥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博物馆展示的这些文化遗产所体现的创造力、凝聚力和通过参观潜移默化地从中汲取文化内涵,成为人们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的作用认识不够。这些作用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更大。
马时雍编著的《杭州的水(第2版)》内容简介:近十多年来钱塘江流域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千岛湖水依然清澈透明,西湖、大运河、西溪湿地、湘湖等综合保护工程已相继完成,市区河道在不断整治保护中又再现了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美景,县、区的水利建设成绩斐然。杭州的水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水文化的发掘也卓有成效。《杭州的水(第2版)》进行了较多的修改,重写了京杭运河、湘湖和西溪湿地等部分,增添不少新照片。市林水局和李朝秀等对县区部分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市城建档案馆提供了部分照片。
杭州自古繁华,又有湖山之胜,千百年来在这块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宗教活动一直十分活跃。即使到了今天,在青山绿水之间,仍然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寺院教堂及其文化影响无处不在。这些寺院教堂不仅是信仰者的活动场所,也是人们的游览胜地和了解杭州历史文化的窗口。 《杭州的寺院教堂》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全面介绍了杭州的寺院教堂,图文并茂,值得一阅。
犹如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西湖全书》以一种散射式的描述,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定和定格切换。那清丽的群山、那喷涌的泉井、那玲珑的古塔、那精致的亭阁,就像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首批《西湖全书》14册,内容引人注目,题材各具特色,并都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于谦与西湖的关系,过去都是一些零散的文章作过介绍,这次分别以单行本形式推出,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这四位名人与西湖的密切关系,既深刻地展示了西湖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较有可读性。《西湖龙井茶》、《灵隐寺》、《西溪》,虽社会上已有类似的选题图书,但《西湖全书》的这三本则在内容和图片上,明显更胜一筹,雅俗共赏的特色更为鲜明……《西湖全书》采用的是当今出版界十分流行的大32开本,封面则采用200克西班
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今现代化大潮中,做到了古城风貌依旧,文脉传承有继,是我国名城保护中的佼佼者。我希望苏州有更多的人,做古城的知宝、爱宝、护宝、传宝人,也希望通过这一本书,激发起更多的人来关心、研究自己的家乡,了解、爱护家乡的文化遗产,乃至保护、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脉。——阮仪三
达人带路!杭州吃玩买终极宝书!自助游杭州超简单!杭州游透透!200人气热地目标推荐!170景点特好玩×12美食好吃×18购物真好买。10大旅行胜地热报!畅销杭州有我就行!
如果你很文艺,请来成都。如果想文艺,请看这本书。 《晃荡成都》就是要引导你,去成都晃荡,去成都喝茶泡茶馆,去成都听龙门阵,去成都吃“苍蝇馆子”。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中央,四周山系环绕,呈典型的盆地气候和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春天来得早,夏天比较闷热,秋天凉爽宜人,冬天无严寒霜冻,日照少,常常多雾而少风。 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饶的自然条件酿就了成都人富足、温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并使得成都被公认为如今中国幸福指数比较高的城市,正是由于许多方面的出色,成都还俗称为“中国好耍的地方”和排位京沪穗之后的“中国第四城”。这是一个值得从多个方面去品味的地方。作者将本书作为行游与阅读的心态互动,是在成都晃荡来晃荡去时积累的经典心得,同时,又作为听任天性的自游摆布和几无原则的吃喝玩乐攻略,很希
本书描绘了135所京城街巷和郊野山川的寺庙殿宇,并有中英文文字说明。寺庙已成中国传统文化一种独特的景观;这些寺庙承载着北京的历史,述说着世事的沧桑。简洁的线条,饱满的感情,无尽的韵味,北京寺庙文化的记忆、寺庙文化的风采,尽在其中。读者尽可手持一册,按图索骥,寻古访幽。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西湖是杭州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文人墨客在杭州都有活动,他们在湖光山色之间的亭台楼阁和寺院道观处都留下了许多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匾额和楹联,使杭州西湖成为匾额和楹联的大观园。《西湖匾额(西湖全书)》将杭州及西湖从古到今的各种匾额收集起来,配以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资料和图片出版,其目的是让大家在西湖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欣赏这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受其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部,距市中心约15公里,是世界著名园林之一,堪称中国皇家古典园林之首。原为清代的行宫花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扩建,名清漪园。后改称今名。全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万平方米。其中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的3/4。万寿山前的建筑群是全园精华之处。佛香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是颐和园的象征。万寿山下昆明湖畔,长728米,273间的彩绘长廊将政治区、生活区、游览区连为一体。昆明湖景点有西堤、东堤、十七孔桥、南湖岛、知春亭、铜牛等。万寿山的后山、后湖,极具野趣之特点。园内还有座仿照江南园林修建的园中之园 谐趣园。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发现美中国!领略灿烂文化! 准备好时间,让《走遍中国》与你做伴完成一次深度完美旅行! 游历闻名遐迩的山水名胜控访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用文化的眼光发现中国用行者的脚步丈量华夏 人文解读文史地理图文诠释民俗风情 达人攻略全景观光美食一手资讯网尽住宿交通
湖滨,指近湖之地,但是就杭州和西湖而言,则专指湖东依城之处。西湖本是通江通海的岬湾,南、西、北三面环山,后来大约在汉代,东面沙淤成堤,这堤岸应是初的湖滨。隋代,湖滨之东尽为平陆,杭州城市也迁建这里,西城墙基就沿着湖滨筑起:从钱塘门到涌金门、清波门,两头略有延伸。由于是城与湖的连接处,唐代以来,湖滨一直很热闹,其民生地位、商业作用、社会影响、风景名胜价值、宗教功效以及民俗意义等颇为人瞩目。辛亥革命后,杭州拆去城墙,亭子湾以北至圣塘闸以南的沿湖地带依次建了一、二、三、四、五、六公园,统称湖滨公园。湖滨公园是览赏西湖的窗口,因为紧临城市街区,附近也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于是人们将这一带笼统称为“湖滨”,才有了定名。新中国成立以来,湖滨公园几经修治,尤其是前几年以湖滨公园为核
犹如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西湖全书》以一种散射式的描述,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定和定格切换。那清丽的群山、那喷涌的泉井、那玲珑的古塔、那精致的亭阁,就像一幅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首批《西湖全书》14册,内容引人注目,题材各具特色,并都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白居易、苏东坡、林和靖、于谦与西湖的关系,过去都是一些零散的文章作过介绍,这次分别以单行本形式推出,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上这四位名人与西湖的密切关系,既深刻地展示了西湖丰富的人文内涵,又较有可读性。《西湖龙井茶》、《灵隐寺》、《西溪》,虽社会上已有类似的选题图书,但《西湖全书》的这三本则在内容和图片上,明显更胜一筹,雅俗共赏的特色更为鲜明……《西湖全书》采用的是当今出版界十分流行的大32开本,封面则采用200克西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