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妹岛和世的犬岛家计划、西泽立卫的丰岛美术馆、杉本博司的护王神社、大竹伸朗的直岛钱汤……绝美海景相随,当代大师陪伴,还有岛民的热情相待,这是一趟难以言喻、催人成瘾的跳岛冒险之旅。
西藏之美不是我的一己之见。去过和未运赤西藏的人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理由去或者再去。我想说的很多很多…… 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这就是西藏。这就是行不足的西藏——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青稞酒、酥油茶、玛尼堆上的五色隆达。还有N个“隐秘的莲花”……以脚步为马,从新藏路、青藏路、川藏路、滇藏路、中尼公路出发,奔向西藏。 青藏铁路已经开通,行走西藏即将远离我们,因此,我们特意从新藏路、青藏路、川藏路、滇藏路、中尼公路出发,奔向西藏。这本书将带你去“行知”,感悟,体验,幻想西藏,它是了旅游的行走书,囊括了西藏最美的景点,收集了西藏最深层的感动,凝练了西藏行走最扎实的攻略。它也是“酷旅丛书”的一本,秉承了“不走寻常路,只爱陌生人”的理念,继续着寻求意境的行走。
老人是儿女的道德楷模,老人是晚辈的避风港湾,老人是家庭的情感纽带,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据预测,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37年将超过4亿,到2050年达到4.87亿的峰值。我国素有尊老敬老传统,但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如何让数量庞大的老年人过上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的事情。 大多数老年人虽然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为了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我们要多途径、多渠道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其中,为老年朋友提供丰富多彩的读物是重要的内容。
去接触、寻求古老的东西,也就是去知悉旧时代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多小的事情或发现,都显得无比珍贵。作者在享受京都的每一天的生活中,写出这本关于京都风物的悠然闲静之书。本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共收录了三百六十五篇京都札记,透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和唯美的镜头,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彷佛自己也在那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留下美好印记的错觉。在京都,三百六十五日,每日都可以是无可取代的美好一天。
本书介绍了气象气候景观、园林花卉景观、湖泊水域景观、山岳溶洞景观与养生,草原沙漠健身游,森林温泉保健游,“三农”海滨养生游及旅游常识等内容。语言生动活泼,资料翔实可靠,实用性趣味性相合,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读物。
用另一种方式去感受并记录你的旅程,从计划开始,从现在开始,从你所在的地方开始。这是一个热爱生活和旅游的设计师创作的创意旅行书籍。设计师将前人及自己平常观察事物与享受的方法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平凡人享受艺术家的创意生活,更深刻地领悟生活与旅游的乐趣,并尝试着去发现更适合自己的旅行方式。这是一本充满爱心、智慧和幽默的小书,山村的鸡鸣、傍晚的炊烟、石头老街的叫卖声、自制的花瓶、收集的标本……都成为设计师从自然中得到的启发。它更像一个旅行时携带的锦囊,随时帮助你打开想象的视野,记录旅行中的创意。
《行草创作百图》只取《行草章法》一书中极少的内容,大部分是的作品与文字,在版式设计上力求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当然这还要读者上帝的品头论足而裁定。一幅成功的作品是诸多因素构成的,这《行草创作百图》只是抛砖引玉罢了。 我一年要收到外书法爱好者的书信几千封,许多信都是提问怎么写好一幅字,或是怎么评价一幅作品的优劣。我想许多问题是有共性的,这《行草创作百图》所谈到的只是一般规律性的问题,特殊的章法没有涉猎,现代派书法和扇面书法考虑到实用性不广泛,没有收进来。另外,笔法与用墨的问题没有细说,重点强调了章法构图与款识,这对一般书法爱好者是最实用的。龙年岁末,写了如上文字也是对书友们的祝福!
《人一生要去的地方·中国卷》从中国范围内挑选了人气和旅游家价值的旅行胜地,这些地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美丽壮观的风景,更在于其古朴厚重的文化底蕴、震撼心灵的人文气息。全书以中国的省份为单位,对中国的旅游胜地进行了详细的技术和展示,既介绍了这些地方迷人
老人是儿女的道德楷模,老人是晚辈的避风港湾,老人是家庭的情感纽带,老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中国成为世界上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据预测,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37年将超过4亿,到2050年达到4.87亿的峰值。我国素有尊老敬老传统,但因为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社会中处于相对弱势,更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如何让数量庞大的老年人过上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是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的事情。 大多数老年人虽然脱离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为了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我们要多途径、多渠道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其中,为老年朋友提供丰富多彩的读物是重要的内容。
Used to be Yongzheng's and Qianlong's - two emperors of theQing Dynastyt (1644-1911) - dwelling palace before theirenthronements,Yonghe Palace was cha'nged into a Tibetan Buddhistlamasery in i744, the ninth year of Emperor Qianlong's reign. Sinceits establishment, Yonghe Lamasery has linked the religious cultureand fri6nd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Mongolia and Tibetregions. Groups of talents have-been cultivated here. They valuethe national politics, know regulations-and laws.quite well andhave graceful demeanor. In Yonghe Lamasery, many monks of greatvirtue from Mongolia'and Tibet areas carry forward Dharma andinitiate monks into monkhood The lamasery also treasures a numberof cultural relics, including religious objects and ritualimplements.Thangkas, Buddhist statues, and imperial articles. Let'swalk into this famous Buddhist holy land to know about its changesin the course of time and appreciate its rich culture ofHart.Manchu, Tibetan and Mongolian nationa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