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棋讲求“审时度势”,这是指对局面的认识与判断而言。作为一名的棋手,不但需要在赛前认真分析对方,摸清对手的特点和虚实,更重要的是在对弈的时候,通过全盘对局进展的关键环节,对形势进行分析,比较双方的优劣和局面特征,估计以后可能发生的变化,以便因势利导,运用战术灵活应变。 《象棋形势判断举要》主要介绍了形势判断的方法、形势判断的依据、开局阵式的判断、战略方向的选择、战斗时机的掌握、全盘形势的剖析等内容。
《教孩子学围棋:入门班》是《教孩子学围棋》入门班,《教孩子学围棋》分为入门班、初级班和提高班三册,是在大量搜集韩国围棋尤其是李昌镐编写的入门等资料的基础上写成的。总的来看,入门班讲基本规则和在学会下棋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初级班讲基本技术,但也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孩子们感兴趣的对杀技巧;提高班则大致界定在初级水平和中级水平之间,是在已学知识基础上的提高和延伸。
《竹香斋象戏谱详解》所收棋局张乔栋谓之“俗称江湖秘谱者”,“势宽局纵”,非常深奥,边雕版,边增删,“开雕既浚,未及问世”,张乔栋于壬申年(1812年)去世。其子张景煦继承父志,删去初集中6局、二集中6局、加入三集共48集,完成了全三集共196局的丁丑年版本(1817年出版),清代至新中国建国前的漫长岁月中,《竹香斋象戏谱》被书商翻刻有多种版本,局数不同,有的多达208局棋势,甚至是211棋势。
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创办于1956年,至今共举行了39届。它是检阅全国各路弈林好汉棋艺实力的大会战。获得全国冠军、晋升象棋大师、特级大师,这始终是广大棋手梦寐以求的高荣誉。中国象棋进入新世纪之后,个人赛的战斗风格更趋“现代化”,战术多种多样,往往在犬牙交错的局面中,一方异军突起从而克敌制胜。 本书主要介绍2004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精选佳局80盘,选局着重技术质量,有的代表性和广泛性。为保证技术含量,并邀请了象棋特级大师陶汉明和象棋大师孙志伟、聂铁文、张晓平、梁文斌、葛维蒲、张梅及许多的棋评家、名家分别评述。
《短局集锦(第2版)》是一本象棋短局集,是一本拍摄了40多年来精彩镜头的实战短局集。在棋类活动高度发展、广泛普及并波及全球的,棋手们的棋艺水平日益接近,在全国性大赛中胜一局棋决非几招几式就可奏效的。但是历次大赛和当前流行的杯赛也不乏一二十回合就决出胜负的短局。 短局没有残棋,往往是在千军万马的对抗中一锤定音。短局简捷明快,没有局势上的跌宕起伏,短局节奏强烈,攻杀凌厉,是棋手们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有如不拖不沓的电视小品,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回味和思考。 参加《短局集锦(第2版)》编写的还有杨木根、涂国华、应跃林等同志,谨此致谢。
写在开局,是一盘棋的开始,开局走得是否成功,关系着全局的胜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详细介绍了适合初学者理解的各种类型的开局结构的基础原理,能帮助学员在实战中进行合理的构思,为棋局的布局打好基础。
围棋文化研究丛书系列之一。琴棋书画只属于中国。琴是古琴,画是国画,棋是围棋,书是书法。把写字写成艺术的,是书法。把棋作为与书法并列的艺术的,是中国唐代。一曲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一席手谈,风静波平看月明。苏东坡曰:胜固欣然,败亦可喜。这是围棋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一种超然达观的境界,和一份潇洒人生快乐过的风雅。
《围棋对杀专项练习题:从10级到1段》: 为了帮助广大围棋初学者熟练掌握对杀技巧,《围棋对杀专项练习题:从10级到1段》全面阐述了对杀基本概念,精选了各种实战题型。首先,将常见对杀类型的长气和紧气技巧运用总结为六种基本类型;其次,将对杀数气分为无眼的对杀和有眼的对杀两种类型,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再次,用对杀判断的形式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学习者提高对杀中的判断能力;最后,选录了实战对局中出现频率较高、具有代表性的对杀题型。 《围棋对杀专项练习题:从10级到1段》实用性强,既是围棋初学者的学习宝典,又是围棋培训学校的实用对杀技巧教材及适用习题册。
中盘战的情况如何,对整盘棋的胜败有着直接的、关键性的影响。虽然布局的好坏对胜负也有间接的影响,官子水平如何也影响到胜负;但其影响力均远不及中盘。就算布局非常,若在中盘战中,不幸大龙被屠,则肯定很难赢棋;或者说尽管收官水平高超,但在官子阶段要挽回中盘战中的大量损失,也是极其困难的。 中盘是指布局结束后,双方进入短兵相接的战斗阶段。如果说布局是棋的骨架,中盘则可称作棋的血肉。正因为中盘战如此重要,才推出了这套“中盘战略”丛书,以介绍实战中经常出现的基本棋形和提出并解答问题的形式,向大家讲解中盘战中的各种技巧。相信这套丛书对读者提高棋力会有很大帮助。
为使读者能够对现代象棋实战攻防战理的发展有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象棋国手决胜妙局》精心撷取了新世纪象坛各重要赛事中具有代表性的80盘名局佳作评析。其中既有高手的强强“对话”,也有棋坛新秀的成名佳局;既有网络奇兵的异军突起,也有巾帼英雄的“温柔一刀”。可谓棋局万象,此中绝妙。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方寸棋盘,变幻无穷。一次对局是一次体验,一次解析是一次玩味,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欣赏那一盘盘精彩的决胜妙局吧!
本书共分六章。前五章根据用子手段,分别介绍了有关运子、兑换、弃子、先弃后取和献子的中局技巧。第六章介绍了中局综合技巧。
《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手筋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是为围棋水平在1级到1段的棋友专门编写的手筋专项习题集。 《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手筋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共提供了660道习题及习题答案,内容覆盖10种常见手筋技巧与4种对杀技巧,且习题类型灵活多变,考察深入到位。此外,在开始进行习题练习前,《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手筋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会对即将运用的知识点做出简单回顾并提供相关例题,以帮助棋友进一步巩固学习基础,提高练习效率。
本书是专门为象棋爱好者提高艺术水平所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与一种思考习惯。 本书是数十位象棋大师为培养学生成为棋坛高手而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也是如何提高象棋技能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书得到了世界棋协的认可,并成了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的教材。
傅宝胜编著的《象棋中局》突出了中局的攻杀技巧,以遴选成杀的棋例为对象,从各象棋重大赛事中,以国手们中局攻杀技法为主线,汇集整理出高手在中局阶段的新战法,加以分类归纳,编撰成书,以飨读者。本书分为六章,靠前章献子攻杀;第二章弃子攻杀;第三章兑子攻杀;第四章运子攻杀;第五章谋略攻杀;第六章战术攻杀(以线路为主的战术攻杀)。每一章又细分为不同种攻杀形式,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和运用。这些棋例可谓是实战中局精粹。
《中国象棋丛书(第2版:中盘搏杀 》精选了95个象棋搏杀短片,60个中局均采自这一期间外重大棋赛的实战对局,这些中局类型多种多样,都是外高手呕心沥血的艺术结晶,对象棋爱好者学习各种杀法和技巧,领略弈棋的战略战术,锻炼和提高审局能力,借鉴经验教训,攀登棋艺高峰有助益。 其中搏杀前后共选有35篇,这些趣闻、轶事都是根据口头传述、文字资料或采访记录编写而成的。情节处理力求翔实、生动,着眼于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冀能怡情逸性、陶冶情操。
《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死活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是为围棋水平在1级到1段的棋友专门编写的死活专项习题集。 《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死活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共提供了660道习题及习题答案,内容覆盖了9种活棋技巧、9种杀棋技巧以及劫活和劫杀技巧,且习题类型灵活多变,考察深入到位。此外,在开始进行习题练习前,《聂卫平围棋习题精解:死活专项训练(从1级到1段)》会对即将运用的知识点做出简单回顾并提供相关例题,以帮助棋友进一步巩固学习基础,提高练习效率。
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万花园中的奇葩。 围棋复杂巧妙,千变万化,学习围棋能够启发智慧,陶冶情操,培养顽强的意志和辩证的思维能力,特别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围棋这一智力活动,可以把孩子引入智慧的殿堂。
《围棋一点通丛书:布局》介绍了布局的基础知识、基本定式、基本棋型,并列出20道布局测试题,通过测试,使读者知道自己对布局的掌握程度,以便进一步提高棋力。
《棋迷过招系列:围棋中盘攻防技法》力求将围棋中盘的技战术归类,对每类的主题从计算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进行总结,精心提炼出有关中盘作战的经典问题,并给出标准处理手法,以便棋友在训练中不仅了解和体会围棋高手的中盘思路,而且可以通过实战,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不断提高处理中盘的能力。
国际象棋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看到这个问题,十个会下棋的人中有九个答:战术组合。没错,战术组合是国际象棋最激动人心的组成部分。一步步看似不可能的着法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精彩的乐章,令人看罢不禁拍案叫绝。如果把棋局比做是一串精美的项链,战术组合便是项链上最闪亮的钻石。战术组合闪烁着棋手超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是棋手智慧的结晶。 谢军 当我们把不同棋形之间的共性总结成一种知识性的概念来吸收,时间久了这种概念便成为棋手自身的一种能力。战术能力的提高途径也不例外! 本书按照国际象棋中一些
棋类运动集文化、艺术、竞技于一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可以陶冶人的高雅情操,有助于意志、品质及耐力的锻炼与养成,对增强记忆和理解能力及思维逻辑性的形成,乃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均大有益处。五子棋是由中国经传入日本,在日本得到发展并传入欧洲的一种独特的棋类竞技。这是一种完全不受运气和偶然因素影响的一种思维竞技游戏。 《五子棋/大众体育系列》初步讲解了五子棋的规则、术语、棋型、定式等基本知识,是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泛、难度适中的五子棋入门读物,对开拓、锻炼大脑思维有的好处。
叫牌体系是桥牌的语言系统。语言以数千文字循法成文章,旨在达思想;叫牌以几十叫品依规成定约,旨在述牌情。但是,要以极其有限的进程去描述千变万化的牌情,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的。既无“尽善”就只有“更善”,而取胜之道则在于加深对桥牌的理解、提高叫牌的理念。否则仅用38个叫品作为“文字”写出的“文章”何以致胜?王建坚著的《现代竞争叫牌--分析与综合》将帮您踏上实战成功之路。使您看到高手在想什么、为何想、如何想。而更深的又是这些思想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对桥艺之道的无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