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0-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学洋相,不出洋相(修订版):常用外事礼仪手册
    •   ( 6 条评论 )
    • 暨南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 编 /2006-04-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中华民族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倡导“礼治”,将礼仪谦耻作为立国之本。礼节、礼貌、礼仪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而且还代表着一个集体、一个城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诚信程度和对外形象。 本书针对我们常见的国际交流活动,介绍了基本的外交礼仪,笔调幽默风趣,内容简明扼要,实用性很强。它既可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之间了解国际礼仪的常识,也可以作为广大出国人员飞机上的礼仪快餐,起到“临陈磨刀,不亮也光”的作用。

    • ¥9 ¥12 折扣:7.5折
    • 国外的礼仪与禁忌
    •   ( 26 条评论 )
    • 李敏刘晓丽 编著 /2006-09-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国际礼仪虽然是一种在国际社交活动中通行的礼仪,但是由于国家之间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差异,各国也表现出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在国际社会上的交际能力,我们不仅需要学习和了解国际礼仪,还必须了解和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礼仪禁忌,尊重他国的风俗与习惯,做到入乡随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彼此融洽地生活在一起,并做到在交往中与人友好相处。 本书至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国际礼仪的基本知识。章阐述了国际交往中的礼仪惯例及国际礼仪的基本原则问题,可以让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国际礼仪精神的核心和命脉。第二、三、四章简单地介绍了国际上的日常交际礼仪、商务交际礼仪和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购的礼仪。在第五至第九章中重点论述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部分国家的礼仪和禁忌。

    • ¥7.5 ¥10 折扣:7.5折
    • 华盛顿礼仪规则(精)
    •   ( 4 条评论 )
    • 李超 译 /2005-02-03/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在社会道德礼仪严重缺失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很焦虑自己孩子在素质方面的成长。我们希望这110条利益规则对年轻一代拥有言谈举止的高尚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我们的内心与行动。从华盛顿时代至今,作为正式出版物,110条礼仪规则究竟有多少个版本,尚无人能作出精确统计,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无人能够小视。 贵族气质从礼仪细节开始。本书英汉对照,记录了华盛顿的110条“人与人交往与谈话时的礼仪规则”。它是1745年,年仅14岁的乔治·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弗雷德里克斯堡上学时,记在一本《写作形式》的笔记本上的。这本手抄的小册子伴随了他整整一生,对他的品格形成及所表现出出的贵族气质和风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对美国任总统有益的东西,对于许多人而言,同样有用,甚至更为有用。

    • ¥9 ¥18 折扣:5折
    • 涉外礼仪——少男少女幽默课堂
    •   ( 14 条评论 )
    • 詹德华丛中啸 编写 /2006-07-01/ 接力出版社
    • 这是一套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内容从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到与各种人、在各种场合交往的实用技巧。针对性强,极具实用性。本丛书以大量古今中外的礼仪笑话、幽默故事,导引出简明、细致的礼仪要点,并配有精美的漫画插图及示范图例,让抽象的文字更生动具。青少年读者可以在寓教于乐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轻松实践。本丛书在介绍礼仪要点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关的知识链接,追本溯源,让青少年更清晰地了解各种礼仪的演变过程或形成原因,加深理解和记忆,还特别邀请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担任本丛书的顾问,增强了读本的权威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外国友人越来越多,我们过的“洋”节日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了解各国的风俗礼仪、喜好和禁忌,对于沟通和交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本《涉及礼仪》内容丰富

    • ¥3.6 ¥5 折扣:7.2折
    • 中国人*易误解的西方礼仪
    •   ( 63 条评论 )
    • 于兴兴郝爱娟 编著 /2008-01-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从普及的层次上来说,这套丛书是通过文化纠错来提升文化形象。因为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有文化形象的问题。而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有损个人文化形象的口误、笔误,除了公众人物会被媒体曝光进而吸取教训外,很多人可能没有自我纠正的机会。这套丛书的推出,正是因应现实的需要和改善与提高大众文化形象而产生的。 从教育层次来说,这套丛书是对仍然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通识进行一次普及与推广。这是对不恰当地否认和摒弃传统文化从现实角度进行的一次反动,是对仍然活着的文化进行梳理。而其更深层次的隐喻是,我们要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因为对于不了解或不懂的文化的无知而口无遮拦其实际是一种虚伪,一种作秀。我们时代的浮躁正在于我们很多人不好学习而好表现。所以强调学习的精神,

    • ¥9 ¥1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