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霍爱英主编的《宏观经济学案例与实训教程》的主要特色是通过每章的案例导入、实训作业、实训活动、案例研究及案例使用指南等,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深入思考,将宏观经济学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结合为一体,提升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的水平及分析社会经济现象问题的能力。其次,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本书每章都配备有学习目标、关键词和知识精要。关键词和知识精要简要阐明了各章的核心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凝练教计学习内容,化繁为简,深入浅出,节约学习时间
本书介绍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加以简要的评论,以便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而与此同时,又能避免它可能带来的不良的副作用。 本书被评为“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于2002年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5年,本书被评为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2007年,本书获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一等奖。对所有这一切,本书的编写人员深感荣幸。
林勇明、张长春主编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可持续性研究》介绍了,一是试图构建一个“宏观与微观融合、安全与效率兼顾、长短期风险双防、动静态分析结合”的地方债风险分析框架,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从中发现并总结出了五点普遍规律。提出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效率线”与“安全线”的分析框架,为分析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的适度性与合理性提供了规范的理论分析工具。从政府财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地方政府财源的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这两个视角,分析了决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质”的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与判断标准。 二是通过 经验比较,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与国外成熟经济体之间的异、同处进行对比,以此能 清晰地看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