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开发利用》是作者根据多年来从事天然矿泉水化学研究工作的经验总结撰写而成,内容包括矿泉水的分类、评价与地质勘探,湖南省矿泉水的形成和分布特征,以及开发利用等。通过《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及开发利用》将作者多年来掌握的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有关资料加以总结、汇集,以供从事矿泉水调査、开发和研究的人员参考,以期对湖南省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起一点促进作用。
《数字化赛道:工业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工业互联网进化的逻辑,围绕传统制造向智造发展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工业的现状和挑战、未来制造行业的思考及工业的进化之路。全书通过翔实的案例介绍了以平台为核心的生产经营转型和服务化转型,具体涉及如何建设和经营一家工业互联网公司、如何构建区域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体系及工业互联网如何赋能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同时,《数字化赛道:工业互联网的思考与实践》给出了企业在从实验性到应用性,从概念普及阶段到实践深耕阶段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历程中,深度整合产业链,合理配置资源,促使工业互联网产业深度整合和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本书适合工业互联网产业链的管理人员、运维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参考阅读。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上限起于1986年,下限止于2010年。为保证史实的完整性,部分内容的记述时间适当上溯下延。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系统记述安徽省煤炭行业生产、销售、安全监管、技术创新、环境保护、企业文化以及重点煤矿企业的发展概况。 《安徽省志:煤炭工业志(1986-2010)》根据全省煤炭行业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管理特点,设置篇、章、节、目。其中第十篇为煤矿企业简介专篇,篇下设章,章下设目。
为全面推进并实现“SGl86”工程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组织营销业务应用标准化设计,形成了业务模型、需求规格、功能精化、数据模型、标准代码、IT架构6套设计成果。标准化设计是营销信息化发展到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营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工程全书:八大业务应用典型设计卷1》对新装增容及变更用电、供用电合同管理、用电检查管理、95598业务处理、客户联络共5个业务类进行系统实现需求分析,是从业务建模向系统设计转化的重要设计阶段,通过对营销业务信息化的实现边界和具体功能需求、非功能要求、信息处理要求、集成需求等进行分析和定义,并按照计算机可实现的方式和要素进行抽象提炼。在遵循公司“SGl86”工程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把握需求完整性,融合业务差异,强调可配置性与可维护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形势下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问题研究》以我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走创新驱动、信息引导、绿色低碳、包容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为背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工业化发展的整体状况,研究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走势及政策,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对影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向、未来工业发展走势等方面预测我国工业化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全方位、多层次、深度展现和回顾了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主要成就。相信,这本文集付梓,将会给整个煤炭行业增添信心和力量,为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华章! 煤炭工业改革发展走过了辉煌的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展望未来,煤炭工业的前景将更加美好。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编辑出版了《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回顾与展望(1978—2008)》。
本书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对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绿色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差异,为今后中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益的建议;同时,结合国际观点,剖析中国区域制造业产业绿色转型的进展及现有制度体系的弊端,对制造业绿色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区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与作用路径,再结合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的长效机制,探索区域制造业进一步的绿色转型发展模式与途径。
《投资新型储能产业》通过对全球各主要国家(地区)政策、储能全产业链、技术发展现状、外市场发展趋势、行业驱动力等方面全面分析,为读者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中国新型储能投资赛道。 在外“碳中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储能产业开始加速发展,其中锂电储能行业一枝独秀,其他多种储能技术路线日渐兴起。 而在这万亿市场的迸发前夜,《投资新型储能产业》也对投资者所关注的核心命题提出了专业洞见,包括行业潜在市场规模、储能产业的挑战与投资机遇、不同技术路径对比,为投资者把握中国新型储能早期投资机遇提供专业支撑。 《投资新型储能产业》作者为长期投资清洁能源及循环经济产业的清新资本投资团队,在新型储能投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捕捉投资机遇的洞察力。 《投资新型储能产业》将为读者开启中国
“道、法、术、器”是一个从顶层到底层的做事框架,落实在工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话题上:论“道”的概念书,市面上已经有很多;讲“器”的书市面上也很多,这类书主要描述如何实现某些功能的技术细节。工业互联网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话题,聚焦描绘顶层概念和底层技术之间如何衔接的“法”和“术”反而显得更稀缺,也就是一套完整的实操框架和如何在具体项目中衔接商业和技术底层不容易说清楚。 本书就是着眼于讲“法”和“术”的一本书,用人物情景对话和案例,衔接工业互联网主题中最顶层的概念和层的技术环节,讲解如何发现工业企业中的问题、如何针对发现的问题来立项一个工业互联网研发项目、如何将工业互联网产品开发出来解决问题这个全过程。
次工业革命大约从1760年延续至1840年。由铁路建设和蒸汽机的发明触发的这次革命,代领人类进入机械生产的时代。总之,18世纪中期,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化为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进而带动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如今被称作工业1.0。 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19世纪末,延续至20世纪初,随着电力和生产线的出现,规模化生产应运而生。这一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新世界,这一时期如今被称作工业2.0。 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次革命通常被称为计算机革命、数字革命,因为催生这场革命的是半导体技术、大型计算机(60年代)、个人计算机(七八十年代)和互联网(90年代)的发展。这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被人们称作工业3.0。 第四次工业革命始于这个世纪之交,是在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
《旗帜领航:党建宣传报道合辑》收录了2018年主流媒体对公司党建工作进行的宣传报道原文,包括报纸、视频等,按照媒体进行分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公司党建工作成效。
本书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与计量分析方法,通过跨国跨行业横向比较及动态分析,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测度与结构研究、产品竞争力研究、增加值贸易的测度与结构研究等方面展开讨论。
《广西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研究》是广西社会科学院2013-2014年度基础理论研究课题。主要是从理论上研究、探索广西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模式、方式方法和途径。《广西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研究》通过对资源型工业的认识、广西资源型工业现状和发展历史、对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广西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四个方面,从理论和认识的高度上,开展对广西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研究探索。广西拥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至今为止,资源型工业产业在广西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既有丰厚的资源潜在优势,资源型工业产业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广西要很好地把握、利用、保护资源,按照国家要求,推进、实现资源型工业转型升级,有效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本书通过基于生态视域的专用汽车设计产业链创新研究,分析生态环境、设计研发服务业和专用汽车产业三者间的相互影响机理,探研适合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专用汽车设计产业化路径。可为专用汽车创新园区、专用汽车设计产业链、专用汽车可持续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区域范围内专用汽车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参照和借鉴。
《新时代背景下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选择》从外产业格局变动来谋划辽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定位。以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区域分工协作和产业规律为辽宁装备制造业选择发展方向,分析辽宁现有的装备制造业基础和优劣势,为如何全面提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质量、推进智能化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发动机深沉地轰鸣,锃亮的车身折射出耀眼的光线,狂飚中威风拂面……从19世纪末汽车诞生以来,人们一直享受这一新鲜事物带来的各种快感。汽车的发展与人类历史的进程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在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还是消费主义时代中,都有汽车的身影。它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经典名车之旅”系列,以国家为单位,以时间为轴线,介绍了英、美、德、意、法、日6大汽车生产国的34家汽车生产公司在20世纪中制造的经典车型。流畅的文字和精美图片,讲述着德国汽车厂商的发展故事,经典车型的来龙去脉,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展现出一幅关于汽车的完整图景。大众、宝马、保时捷,这些强大的汽车公司,一度陷入历史的漩涡,不得不为国家承担罪责。在经历拆毁、分裂的命运低谷以后,如今它们被世人公认为最值得依赖的车。它们以最坚固的车身、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