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新民说·清代习惯法
    •   ( 736 条评论 )
    • 梁治平新民说出品 /2020-0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 范式 意义的著作。作者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yi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迄今为止zui为系统的探究。其讨论的范围,由清代习惯法的渊源、背景、流变,和习惯法的性质、形态、功用,到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直至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习惯法研究在社会理论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旨在反映清代习惯法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以关照现今在法律实践上的问题。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典范。

    • ¥15.9 ¥45 折扣:3.5折
    • 公法的变迁
    •   ( 2421 条评论 )
    • (法)狄骥 /2013-03-01/ 商务印书馆
    • 公法与私法一直是平行发展的。在私法中,个人意志的自治性正在逐渐消失;个人意志自身缺乏为自己赢得法律地位的力量。在功法领域,我们不再相信在公职人员背后存在一个集合性的具有人格和主权的实体,这些公职人员只是这一实体的代理人或“器官”。因此,公法不再是规制主权国家与其臣民之间关系的规则体系。毋宁说,它是对于组织和管理某些服务来说必不可少的规则体系。成文法不再是主权国家的命令,它是一种服务或者一群公务人员的组织规则。行政行为也不再是一位发布命令的官员的行为或一位执行命令的公务人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根据服务规则而为的行为。这种行为所涉及到的问题永远必须同样接受一些法院的审查。如果一项行政行为违反了某一成文法规,任何一位受到影响的个人都可以要求该行为无效,这种要求并非基于一项主观权利

    • ¥16.8 ¥23 折扣:7.3折
    • 晚清各级审判厅研究/法史论丛
    •   ( 150 条评论 )
    • 李启成 著 /2004-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依据大量手资料,再现了晚清各级审判厅——同时又是中国早的地方法院——成立和动作的全过程,从程序和实体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级审判厅对传统司法审判制度的突破,多角度分析了各极审判厅在运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后指出,晚清各级审判厅的筹设是中国司法审判史上的大事,是司法独立思想在地方的首次实施,将四级三审制落到了实处。其中,法官独立审理案件、对程序的重视、民刑案件分别审理和以专业化考试选拔法官等成果为民国所继承和发展,并对建国后的司法审判制度间接产生了影响。

    • ¥14.6 ¥20 折扣:7.3折
    • 清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法史论丛
    •   ( 200 条评论 )
    • 那思陆 著 /200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史学不是科学,法不也不是科学,所以结合了两者的法史学当代也不是科学。用三段论来表述;史学不是科学,法学是史学的一支,以所法史学不是科学。正因为法史学不是科学,所以它更重要。但必须说明的是,法史学的研究仍然必须运用科学方法。以司法审判来比方,法院进行司法审判时,必须先确定民刑案件的真实真相,也就是必须先发现案件的事实真相,才能适用法律。法史关切的就是案件的事实真相唯有运用科学方法,正确发现案件的真实真相,再加上正确的适用法律,公平正义的司法审判才可能达到。

    • ¥19 ¥26 折扣:7.3折
    • 法制史话(中国史话)
    •   ( 200 条评论 )
    • 李力 著 /201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6世纪,西方传教士的接踵而至为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然而,直至清初,他们才开始把西方法律、法学带到中国。当中国传统法制遭遇西方文明,中国近代法制又有怎样的发展呢?《法制史话》从清初国际法的传人开始,到中西法律的磨合,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法制的建设与发展,以丰富的史料,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西方法学的引入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法制的发展历程。 《法制史话》的作者是李力。

    • ¥10.2 ¥15 折扣:6.8折
    • 明清讼学研究
    •   ( 205 条评论 )
    • 龚汝富 著 /2008-12-01/ 商务印书馆
    • 明清时期,以讼师秘本为主要载体的民间讼学,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讼学以落魄文人为职业群体,以乡村百姓为主要传播对象,采摭律学成果,杂以刀笔珥语,假以公案判例,提炼撰状技巧,兼容合成为一种诉讼攻防之术.它根植于乡土社会,表达了基层民众的话语方式,满足了民间纠纷诉讼常备的法律知识,激发了乡村民众的诉讼热情,不仅冲击了中国古代无讼观的价值理念,并对地方司法体制形成潜在的挑战。尽管明清讼学一直受到官方的排斥和打击,但它仍然以各种隐秘的方式存在着,并填充了正统学问所不备的诉讼实学的真空,成为民间日用应酬常识的草根法学,为了解我国古代乡村民众的法律知识形成及其处置纠纷的基本技巧,提供了生动例证。

    • ¥16.8 ¥23 折扣:7.3折
    • 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
    •   ( 33 条评论 )
    • 李鼎楚 著 /2010-12-01/ 法律出版社
    • 在西方,司法独立对于实现法治、构建宪政以及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清末开启了中国司法独立的历史。基于必要性至可行性的演进顺序,本书《事实与逻辑(清末司法独立解读)》将清末司法独立分为思想、制度与实效三个层面,进行文化、政治和社会全景式的考察:在思想层面上得出,清末司法独立与宪政从未在国家主权领域获得一种实质性联系。从制度形成中看到,权力角逐是其中真实的动力,其所体现的“权力争斗”而非“权力对抗”的倾向,影响今后中国司法独立的趋向。在考察实效后发现,清末司法独立体现的一种“刀把子”而非“圆盾”的倾向不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以上的解读,依赖事实与逻辑的关联。然而在学术研究中,事实与逻辑所表达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变动不居的。主观与客观、事实与逻辑之间的决定论因而莫衷一是。我们应该警惕任何一

    • ¥14.2 ¥18 折扣:7.9折
    • 洋务派法律思想与实践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博士文丛
    •   ( 1 条评论 )
    • 李青 著 /2005-08-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作者依据丰富的史料和系统的分析,将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概括为“稍变成法”的进化法律思想、以自强为目的的军事法律思想、以求富为核心的经济法律思想、重申韩之术的刑法思想、以应付殖民地外交交涉的国际法思想和培养近代法律人才的法律教育思想等六个方面,并结合洋务派的实践活动突显了其法律思想的价值。 作者不仅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剖析论证,而且还以纵深的笔触比较了洋务派与改良维新派的异同,以及洋务派的法律思想对清末法制改革的影响。 作者自一九八五年开始撰写《曾国藩的政治法律思想》论文,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她侧重于对中国近代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的研究,一九九一年留学日本,又开拓了比较法律史研究的新领域,并获得日本比较法学硕士学位.回国后获得中国法律史博士学位,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

    • ¥14.3 ¥18 折扣:7.9折
    • 制度与皇权——万历立储研究
    •   ( 8 条评论 )
    • 韩文生 /2016-09-05/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选取在我国传统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皇帝制度中的关键一环 立储制度进行分析。回顾了对明代立储制度的学术研究,对明代立储历史进行梳理,并以万历立储这一政治事件为标本进行剖析。通过对明代皇位继承进行概述、对储君身份进行分析,试图阐释明代立储中遵循的原则:立嫡立长。对万历立储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立储上争执的双方所持立场及依据。

    • ¥18.5 ¥22 折扣:8.4折
    •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   ( 635 条评论 )
    • 马志冰 主编 /2012-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公法系列教材之一,依据*高等教育司制订颁布的基本教学文件《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之《中国法制史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编撰。在总结教学科研和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利用文献档案资料和文物考古材料,广泛吸收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成果,试图反映中国法制史教学研究的新水平。 全书共分十二章,以中国法制发展的五千年文明史为基本脉络,从法制指导思想、立法活动、法律渊源、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诸方面简明掂要地阐述了各个时代的法制状况。其主要特点是篇幅精练,内容简明,突出重点难点,力图客观叙述法制历史,尽量减少作者主观评判,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分析的能力。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学生作为学

    • ¥17.1 ¥22 折扣:7.8折
    • 民国时期契约制度研究——法史论丛(7)
    •   ( 93 条评论 )
    • 李倩 著 /2005-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民国时期的契约制度,是清末修律以来法律制度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产物。本书关注的焦点 在于该时期契约制度的各种“变化”:国家契约法是否发生了近代化的实质性变化,何时、通过 何种途径、何种方式进行近代化;民间的契约实践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变化与国家契约法的近代 化是同步,还是存在冲突;司法机关又如何解决这一冲突……通过对传统与近代、国家法与民间 实践等方面的考察。描述出中国近代民法发展的一个侧面。

    • ¥14.6 ¥20 折扣:7.3折
    • 西方法律思想史
    •   ( 3 条评论 )
    • 徐爱国 主编 /200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自学考试,其职责就中在高等教育这个水平的倡导自学、鼓励自学、帮助自学、推动自学,为每一个自学者铺就成长之路,组织编写供读者学习的教学就是履行这个职责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这种教材应当适合自学,应当有利于学习者掌握、了解知识、新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学以致用、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如此特点的书,我们虽然沿用了“教材”这个概念,但它与那种仅供教师讲、学生听,教学不讲,学生不懂,以“教”为中心的教科书相比,已经在内容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大不相同了。希望读者对此有所了解,以便从一个开始就树立起依靠自己学习的坚定信念,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自己有的知识基础和实际工作经验,*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 ¥14.4 ¥16 折扣:9折
    • 宋代商业法制研究:基于法律思想视角
    •   ( 27 条评论 )
    • 郑颖慧 著 /2010-12-01/ 法律出版社
    • 该著作从法律思想的角度对宋代的商业法制进行阐述,指出宋代商业法制中呈现出既抑商又重商的经济思想特质,反映了宋代传统与反传统相互交织的时代特征。而其重商思想及其实践和西方重商主义大相径庭,各具特色,从而决定了中西方商业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的不同道路和命运。

    • ¥19.7 ¥25 折扣:7.9折
    • “一国两制”的法律化实践
    •   ( 2 条评论 )
    • 田恒国 著 /2006-06-01/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本文从法律史的角度,对“一国两制”法律化的历史进行考察,结合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交叉运用,对“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进行思考,为解决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实践中已经遇到的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建议;为防止影响香港、澳门长期繁荣和稳定问题的出现,提供法律支持;并对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和治理台湾进行展望。

    • ¥12.8 ¥18 折扣:7.1折
    • 古法回眸
    •   ( 6 条评论 )
    • 古法回眸》编委会 编著 /2008-12-01/ 法律出版社
    • 我们的阅读常常是功利性,而不是愉悦性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学到什么,然后得到什么,如果这么划分,这本书应该是愉悦为主的,如果它引起你对历史、对法律、对规则变化的兴趣,它能让你在心中说一句:哦,原来变化是永远的不变,不用迷信任何的权威,那么这本书就有了出版的价值。

    • ¥12.8 ¥15 折扣:8.5折
    • 清代法制导论:从社会学角度加以分析——法律文化研究中心文丛
    •   ( 29 条评论 )
    • 张守东 译 /2000-10-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目的之一,乃是要在可以对中国法律制度与其他法律制进行有效比较之前,找出在中国法律制度这方面必须作些什么研究,以便使中国在法律制度的类型学方面的位置得以评估。格鲁克曼教授(professor Gluckman)已经引起人们注意到印度尼西亚的adat法律与非洲的习惯法之音的相似性,而作者认为,那些熟谙这两个领域材料的人(并且,我也希望其他人)将会为中国某些要点上的相拟之处感到震惊。不同之外会象相拟之处一样给人启发。 后,我希望我所写的东西将会引起汉学家的兴趣,但我必须是醒他们,本书主要是一本社会学论著,并不妄称要全面涉足汉学家们面临的所有问题。

    • ¥10.2 ¥13 折扣:7.8折
    • 明朝商税法制研究——以抽分厂的运营为对象(著作)
    •   ( 47 条评论 )
    • 姚国艳 著 /2012-07-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明朝商税法制研究:以抽分厂的运营为对象》以明朝履行税收职能的抽分厂为具体研究对象和考察视角,从法律史学的角度,运用法学的概念术语、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通过考察抽分厂运营中遵守和适用法律规范的情况,对明朝商税法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明朝商税法制研究:以抽分厂的运营为对象》在厘清我国古代商税制度的历史沿革和传统本来观在明朝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围绕抽分厂的运营,从行政法律、税收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法律处罚三个层面深入研究明朝商税法制的具体内容,全面考察明朝商税法制的整体实施状况,分析明朝商税的体系与制度设计同中国传统社会所推崇的平衡理念的内在契合,研究商税法制的发展与完善对缓解明朝的社会矛盾、促进明朝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积极意义。

    • ¥18.6 ¥25 折扣:7.4折
    • 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修订本)
    •   ( 77 条评论 )
    • 刘广安 /2015-11-16/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清代民族立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深入分析了清代民族立法的发展趋势和特殊作用,认真总结了清代民族立法与实施的经验,特别是在民族法规性质的认定,民族立法内地化等问题上,发表了独到的见解。关于清代民族法规的具体特点、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论证,特别是关于清代民族法规发达的原因、蕴含的法学意义与历史意义的探寻和阐明,不仅是同行学者当时尚未论及的,而且是学界近年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可替代的。选题新颖,资料充实,观点明确,立论允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14.4 ¥20 折扣:7.2折
    • 图话故事—影响人类历史的30场审判
    •   ( 200 条评论 )
    • 余世燕 编著 /2008-11-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当人类从神治迈进人治,法庭成为生死搏斗的舞台。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追求信仰自由和宗教宽容的殉道士,到20世纪弘扬正义之法的勇者,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在法庭这个神圣的地方一一上演,围绕这些故事展开的各种各样的审判,透射出历史的沉重与滑稽、泪水与笑靥、胜利与伤悼。 这本书跨越几千年岁月,集结了世界历史上*经典意义的法庭审判案例: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审判案、神之子耶稣的审判案,到近代唯美大师王尔德同性恋案、二战战犯的纽伦堡审判案。有的案例始于一个无比崇高的信仰之争,终于一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滑稽剧,甚至搭上美国前国务卿的性命;而一个8岁小女孩想要转学的小小愿望,终竟然导致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土崩瓦解……每一个案例,无疑都是人类维护正义、坚持真理的艰难进程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里程碑。

    • ¥14.9 ¥29.8 折扣:5折
    • 明暗之间
    •   ( 12 条评论 )
    • 王素芬 著 /2009-05-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本书包括导论、主体内容的四章及尾章并代结语共六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明确了选题的意旨:着意于通过近代狱制转型的研究为当下中国的狱制建设提供某些有意义的借鉴,继而对于本书的题目作适当的解释:“‘近代中国”从时间上来看主要指清末新政至北洋政府时期,但由于制度的变迁往往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难于以时间来*界分,故本书的探讨仅以上述的时间范围为主,而又不能完全受制于这一范围;近代狱制转型实质即为从本书所界定的狭义监狱向狭义监狱转化的过程;“明暗之间”则主要指出了近代中国狱制转型的内隐性的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监狱史研究四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国外研究现状部分则着重介绍了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的贡献,并简要评价了冯克的《犯罪、刑罚及近代中国的监狱改革:1895—1949》的写作

    • ¥14.2 ¥18 折扣:7.9折
    • 罗马法史(法学译丛)
    •   ( 916 条评论 )
    • [德]孟文理 著,迟颖 周梅 译 /2016-06-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以及被西欧各国所继受的过程。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十二表法》之前的原始时代和上古时代的 市民法 开始,分别重点介绍了《十二表法》时期的罗马法、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和古典时期的罗马法,后又概括介绍了罗马法在后古典时期至优士丁尼法的发展、优士丁尼法以及西欧各国对优士丁尼法的继受。这一以时间先后顺序为基础的体例安排使读者对罗马法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因此被德国法学专业的学生奉为之书。

    • ¥14.4 ¥20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