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该法就国家监察机关、监察范围、监察职责、监察权限等方面作出规定。对该法,亮点如下:1.监察委员会实行双重领导体制,上下一体。2.监察委员会可以设置派出监察机构,根据授权行使部分监察权。3.监察委员会实行监察官制度,作为监察权行使的基本单元。4.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实现全覆盖,监察对象不以身份为限,关键看是否履行公职、从事公务。5.监察机关的职责包括监督、调查、处置三项具体权能。6.监察机关只有在调查涉嫌重大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时,才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7.调查、处置充分体现坦白从宽。8.立案报告由监察机关主要领导人员依法审批。9.留置权的行使有严格限制,且折抵刑期。10.监察机关内部监督严格,防止 灯下黑 。
为了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和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该法共七章、七十一条,对机构和人员、形式和范围、程序和实施、保障和监督、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为了规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保证法律援助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共六章、四十六条,对申请与受理、审查、指派、承办作出规定。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经2023年11月24日国务院第19次常务会议通过,2023年12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68号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共六章,对设立、变更与终止;支付业务规则;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作出规定。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青少年防毒禁毒教育读本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 者 刘凝著 出版时间 20200101 I S B N 9787509368015 定价 20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86 (千字) 页 数 114 读者范围 广大青少年
2023年11月6日, 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和《 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并公布了《 工作人员 规定》,旨在严明 纪律规矩,规范 工作人员行为,保证 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职。 为便于广大读者学习新法新规,本书收录了新公布的《 工作人员 规定》,加上其制定依据《公职人员政务 法》《 人事管理条例》,以及人事考核紧密相关的《 工作人员考核规定》《 工作人员奖励规定》,一次性满足 人事管理的实际需求。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国防专利条例专利代理条例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专利标识标注办法专利代理管理办法 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 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200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致公党和侨联界委员,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要把中共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要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抓住机遇、同心协力、埋头苦干,必须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要按照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团结起来,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独特优势发挥出来;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
数十位法学家以大学法律本科生如何学习专业课为主题,畅谈心得体会,主要内容为法律本科各学科的学习规划、学习方法并图书,辅以学习与职业选择、出国、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度过大学本科生活等。全书由文章和访谈组成,每篇文章三千至五千字之间,访谈主要为十余个问题。全书语言生动,可读性较强。为法学专业的在校生,提供了一定的复习指导建议及职业规划。既具有高度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为广大法学专业的同学指点迷津。
本书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的泄密问题的解决、保护工作秘密的手段、如何提高保密意识、企业应有的保密制度与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为广大职场人士解决保密工作实际问题的指南。满满的收获,更有意想不到的干货!文字简练精辟,语言朴实易懂,案例鲜活真实,思维深刻缜密,富有保密经验的专家指导,你可以轻松做好保密工作!
本书是美国法律与发展系列中的一本。它包含了那些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和技术进步过程中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必须在一种国际秩序环境中运行并与其保持一致,这是一种资本流动、交流迅速、技术先进的环境。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和技术化,在诸如商业、金融、通讯、消费者保护、环境安全以及为了人类的共同遗产而合理和安全地利用资源(例如海底和外层空间)等领域出现了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的巨大的必须引起关注的大量新问题。比较传统的议题,如人权和乡村发展,依然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书各章节中讨论的角度正是发展中国家的角度。但是,每个观点都是作者本人的看法。在每章的结尾部分有参考资料,为那些有兴趣对该章提出的问题做进一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文献资源。
私法自治,又被称为“意思自治”,是近代民法的基本原则。私法自治根植于近代市民社会的基础之上,反映着个人自由的民法精神体现于民法制度的诸多领域。《私法自治研究:基于社会变迁的视角》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于私法自治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本质上,私法自治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由理念在社会发展中的认识深化,而这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以来民法的体系和方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私法自治既是建构我国民法的价值基础,也是促进我国市民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书是何勤华、贺卫方、田涛三位教授关于法律文化的“锵锵三人谈”现场实录。三位教授以漫谈的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对法律文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讨论。“三人谈”的谈话地点历经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前后共计三地六场,充分展现出三位教授智慧与学识的碰撞。 本书谈话的背景随时切换,使读者对法律文化的游历更有时空感。读者不需要追究历史细节、考证观点与文献的出处,也不需要拘泥于严格的篇章与时问顺序,只要从三位学者充满智慧的言谈话语中品味到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以及在对中国法律文化的演变历程、中西法律文化的移植与借鉴的经验得失中,感受到对历史的反思,就已经触摸到“三人谈”所表达的精髓。
本书主要观点:将利益均衡确立为一个重要执政理念、进行利益均衡社会动员、建立利益均衡领导机构、构建利益均衡社会参与机制、明确利益均衡实现路径、启动广泛利益良性输送、建设利益均衡意识形态——克制文化、构建利益表达平台——社会协商制、进行利益均衡相关立法、设立利益均衡指数——“红色GDP”、开展利益均衡情况巡查及开展微观反腐败等。
本书涵盖了日常工作中的泄密问题的解决、保护工作秘密的手段、如何提高保密意识、企业应有的保密制度与规范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为广大职场人士解决保密工作实际问题的指南。满满的收获,更有意想不到的干货!文字简练精辟,语言朴实易懂,案例鲜活真实,思维深刻缜密,富有保密经验的专家指导,你可以轻松做好保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