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铎编写的《中国信访制度研究——公民主权与普通人政治》从规范概念开始,分析信访行为存在的原因及必要性,探讨信访活动的制度定位,论述公民主权定位的中国信访制度的建构原理、建构原则和应具备的功能,指出中国信访制度与人类社会发展存在的内生性联系,详细深入地讨论了中国信访制度。
面向未来,中国的法律要走向世界,较有可能的就是数字经济方面的法律。同时,中国数字经济要世界,则需守护的底线也在于为各类主体的数据权益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制度保障,为数字领域提供完备精准的法律规则。《数权法3.0》以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发布的300余部隐私、信息或数据相关法律制度为蓝本,通过对域外数权制度相关条款进行溯源、梳理、比照、分析,研究我国数权立法的前瞻性问题。
摆在我面前的是我的老师程春明先生的遗著《司法权及其配置——理论语境、中英法式样及国际趋势》。这本书既是程先生主持的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代表了他最近几年在法学理论方面的思考和努力。作为程春明先生生前的学生和朋友,我一直在关注、支持和促进程先生的这项研究,也部分地参与了其中有些内容的资料收集和写作过程,因此很了解程先生最近几年在司法权理论研究方面所做的艰苦努力。如今看到程春明先生多年的理论努力最后能够以一种体系完整的形态由有学术分量的出版社编辑出版,从而得以对中国现代法治转型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欣慰。 高兴和欣慰之余,也深感遗憾,因为读完全书的各个篇章,我不止一次地感觉这是少有的高质量的就司法权的历史和思想基础以及制度样
本书以基础规范分析方法为指引,从一般民事案件、类案、个案三个层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全书分为婚姻家庭、继承纠纷,物权纠纷,合同纠纷,与公司、保险、票据有关的纠纷,侵权责任纠纷,劳动人事争议纠纷,适用特殊程序审理的纠纷七个篇章,对民事案件审理思路的梳理全面、清晰,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价值,可为法官和律师办案提供很好的指导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