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由人民检察博物馆组织检察系统专家和检察文博工作者,编写的第一本以检察文物主题的出版物,是在《检察日报》 检察文物有话说 专栏文字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是从人民检察事业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众多检察文物中精选有代表性的70件文物,讲述检察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故事鲜活,彰显检察人的初心使命,弘扬红色检察文化,是一本让文物 活 起来的检察读物,是弘扬红色检察文化的生动教材。
从2016年年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启动,到2018年《监察法》正式颁布实施,再到《监察官法》等配套法律法规相继通过施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和重大政治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如何妥善处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如何在提高反腐效能的同时,避免监察调查权力的过度膨胀和滥用,防止监察调查权力的非法治化运行?正是基于此问题意识,本书以涉罪被调查人权利保障为视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分析工具,对监察委员会调查权这一横跨多领域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上海审判实践》是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编写的应用法学类图书,主要由上海市法院系统的法院审判人员、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人士撰稿,内容主要为法学实务研究和理论探讨。本书共收入文章25篇,包含专稿、司法实务、数字法院建设、案例精解、业务审判文件等方面的内容,对司法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借鉴和参考价值。
本书汇编了全国各地专业刑辩律师的二审成功的刑事辩护成果,共有44个案例,旨在推动案例研判工作的开展,为广大刑辩同仁借鉴全国优秀刑辩律师刑事案件二审办理的经验和教训提供平台。书中均为全国关注的大案要案,而且都是二审辩护成功的案例,极具有参考和学习意义。本书对案例的收录不受承办律师个人、地区和律所框架的限制,作者既有高校的学者,也有行业内的知名律师,还有刑辩界的新锐律师,代表性较强。本书不仅可供专业刑辩律师学习参考,也可供民商事律师、行政律师、非诉律师、当事人学习,也适合关注法律学习的普通民众阅读。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
郭伟清主编的《2015年上海法院案例精选》是上海市 组织编写的每年一本反映上海法院审判工作实际的系列图书之一。共收录2014年上海法院审结并生效的民事、商事、知识产权、行政、刑事、执行六大类型的典型、新型案例95件,每个案例在如实介绍案件事实和审判情况后,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法官着重从适用法律和提炼审判经验的角度进行点评,对审判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2012年12月之后,上海市 开始发布参考性案例,以加强案例参考运用,指导地区审判实践,本书附录收录了2015年参考性案例第22号至第30号。
《损害赔偿法原理》在揭示民事责任与损害赔偿等基本相关观念的基础上,就财产上的损害赔偿与非财产上的损害赔偿,分上、下两篇,各自就其主体、客体、构成要件及种类、性质、计算方法等加以解说,且整体行文均结合具体安例及各国相关情况的介绍以及比较,脉络分明,结构合理,使人不仅对损害赔偿问题有一全面的认识,且对各国法律就此问题的规定及立法趋势等问题也有一定了解。
在死刑辩护特别是最高法院死刑复核中,律师是如何做到让死囚起死回生的?这是个让公众、甚至不少律师都感到好奇和神秘的问题。作为一名执业12年的专业死刑辩护律师,作者在《死刑改判在最高法院》中通过总结亲自承办的14起案件,揭开了最高法院死刑改判的神秘面纱,展现了死刑改判的辩护思路与策略的形成过程;通过记录与死囚的多次亲密接触,带读者走进死囚这一神秘群体的心灵深处,并从律师角度对如何减少犯罪与死刑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反思,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死刑改判在最高法院》是国内第一本由死刑辩护律师以死刑为题材写作的将法律学术性与文学性完美融合的畅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