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宪制政府》是美国前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的经典名篇,源于1907年威尔逊在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的一系列讲座,被认为是现代美国政治科学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作品之一。威尔逊写作《美国宪制政府》的初衷,是开启民智,向广大民众讲述关于宪法和国家基本架构的知识,包括各州与联邦的关系,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的分工、制衡与协作,行政权力在宪法框架内的运作方式,司法部门维护民众权利的职能等。威尔逊对造成建国者理论与现代实践断裂的原因提供了哲学式的解读,并对建国者的缺陷提供了一种 威尔逊式的解决途径 。 《美国宪制政府》面世距今逾百年,已牢牢奠立法科经典之名。
肖蔚云教授作为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在《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中对八二宪法起草的背景、主要经验、重大问题和各条文的具体讨论,做了最为精准而又精炼的记录,并进行了学理概括。《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理解和解释八二宪法制宪原意的最重要的文献依据,是理解我国宪法的重要著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宪法全面实施,特别是推进宪法解释和合宪性审查。宪法实施,必须以对宪法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而《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是对宪法做历史解释的基本参考资料。同时,《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具有极强的学科开创意义,对建构中国宪法学的自主话语体系也具有基础作用。 《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曾于1986年由我社出版(统一书号:6209 73),因年代久远,年轻学者多未睹真容,而以复印本和扫描本传播,如能重排出版,必为学
为了更好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2021年10月,我们根据《现行有效法律目录》(截至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闭幕)组织出版了《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学习汇编》。 此次修订,我们根据2023年3月15日公布的《现行有效法律目录》(截至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修改,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更新。 本书专门设置了分类目录,按 国家机构 立法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特别行政区 其他 等几大版块将宪法相关法进行了分类,方便读者进行检索与学习。
宪法学是我国法学理论体系中比较成熟的学科,但受到我国现行宪法体制和宪法实践的影响,我国的宪法学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始终无法摆脱宪法条文诠释的束缚,关于宪法现象自身的原理性构造很不成熟。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比较宪法学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宪法学的学科体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改造,对于一些与宪法现象相关的基本问题以及宪法学学科建设的基础问题都开展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宪法学理论体系的新特点,特别是对宪法制度、宪法行为、宪法程序、宪法责任、宪法监督和违宪审查等等问题,在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推动现行宪法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学术建议,本书将详细介绍近十年来我国宪法学理论研究的*动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管理基本理论、道路交通管理过程、道路交通管理法制建设、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道路交通管理队伍建设、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保障等。
国家的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全民都是主角,国家安,家才安。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编辑出版《最新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汇编》一书。本书全面收录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民族宗教领域安全、防范和处置恐怖主义及特别主义、生态安全、核安全等国家安全领域。
信访工作条例一本通以信访工作条例为中心,以主体法条为序,逐条穿岔相关联的法律、行政法规、重要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并在相关规定前总结出所附相关规定的主要内容,方便读者查阅,成为学习和适用该法的实用图书。适合高校师生、普通读者参考使用。本书还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及其研究室、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其法律政策研究室、公安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该书能够反映当下我国信访工作法规及其相关规定的全貌。附赠的电子数据库方便读者查询相关的法条。
本书分7章论述了关于大数据的基本认知、宪法援引案件的大数据统计与分析、宪法援引实践的多维度检视、释法说理与援引、宪法援引及其规范化、宪法援引与宪法解释制度、宪法援引与宪法实施。其中第一章是对于本书研究所使用的技术 大数据 的介绍,第二至四章则是对于检索、整理后的数据,从不同维度、类别加以分析,从而引出最后三章的内容,即规范化的宪法援引对于宪法解释、宪法实施的实际价值,更进一步讲,有助于巩固共同认识、现代化国家建构。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及发展历程, 儒家、道家等的产生与发展, 以及其主要经典、主要思想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阐述了先秦法学说及中国法律制度的特点, 从文化的视角讲述中国法律的发展与演变, 以及文化与法律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基金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与业务规范(2021新大纲版基金从业资格考试专用教材)》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紧扣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命题方向,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强化应试能力为目标,全面扩充考生备考知识、提高考生应试能力。
.
本书作者从专业反诈骗民警角度,选取实践中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涵盖仿冒身份类诈骗、利益诱惑类诈骗、网络交友类诈骗、虚假消费类诈骗、钓鱼类诈骗、维权类诈骗、被骗钱款的追回等内容,每篇文章包括典型案例、骗术揭秘、防骗提醒、知识点,详细解读电信诈骗中常见的套路和防骗技巧。
本书对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关于靠前劳务合作的法律法规作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在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靠前劳务合作法律规制的现状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法律建议。本丛书的出版将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法律制度的建构与完善提供具体而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法律依据,缺乏权利依据,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任务。公民依据环境权利可以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履行国家环境义务。可从环境权利可诉的政治合法性的解析与重塑,环境权利规范模糊性的破解,环境司法能力的突破三个方面论证环境权利的可诉性。环境权利可诉是有限的。环境权利可诉范围是发展的,随权利保护的现实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权利的可诉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宪法诉讼是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面临政治难点和法律难点。破解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律难点需要立法理念的提升,宪法诉讼是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本书以《易经》为本,兼考《易经》与《易传》,并参考先秦其他相关典籍,对《周易》中所涉及的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进行归纳总结、甄别评定,较为系统地对西周前后的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进行初步的梳理。最终,以《周易》为骨架,以其他先秦典籍为辅助,勾勒出先秦,尤其是西周时期的基本法律体系。除绪论与结论外,本书分为七章。前三章为《周易》中的法律思想,包括辩证的息讼思想、明罚敕法与慎罚轻刑,后四章为《周易》中的法律制度,包括民事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与神明裁判制度。
本书包含五部分内容,包括:宪法与民法典知识、农村基本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法律知识、乡村与乡村振兴法律知识、法治乡村(社区)建设实践。书末附录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法律一本通”系列丛书自2005年出版以来,以其科学的体系、实用的内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我们对其进行了多次改版,丰富了其内容,增强了其实用性,再次博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今年修订。 垄断是市场经济的大敌,通过竞争法尤其是反垄断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制,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标配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于2007年制定时,依据的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传统反垄断理论和立法经验。自该法实施以来,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平台作为新的市场主体,产生了许多新的经营模式和竞争现象,对现行反垄断规则及其执法司法带来巨大挑战。总体看来,现行反垄断法中,存在相关制度规定较为原则、对部分垄断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执法体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等问题,已不能接近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