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逵《祥刑遗范》重在祥刑实践例证, 汪泩《祥刑经解》重在祥刑理念阐发, 两部著作结集出版, 完美体现祥刑理论与祥刑实践相结合, 可谓相得益彰, 也是填补空白的一项文献整理成果。
为帮助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学习、了解工伤相关法律知识,利用工伤保险制度规避单位用工风险,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编辑出版本书。本书以《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及高院关于工伤保险的司法解释的条文为主线,结合相关配套规章,对条文应如何适用做了详细而有深度的释解,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介绍了法条适用中的常见情形。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我国工伤保险和认定制度的主要规定和注意事项,按照法律的规定做好工伤保险、认定、赔偿相关工作,很大程度地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益。
“9·11”之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措施:监听公民的电话、联邦调查局查阅图书馆的借阅记录、建立军事法庭审理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嫌疑恐怖分子,等等;所有这些都大大挤压了长期和平时期美国宪法保证的、民众己习惯的公民自由。由此提出了一个关键性两难,在一个恐怖主义对公民自由和安全的威胁增大的时代,能否以及如何平衡宪法保护的个人自由利益和公共安全利益的冲突?法院、国会和行政部门的角色又应当是什么?美国著名法官、法学家波斯纳在《并非自杀契约:国家紧急状态时期的宪法》论辩说,在严重恐怖威胁和大规模杀伤性手段急剧扩散的时期,适度压缩公民的宪法性自由因其必要而是正确的。恐怖主义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必须采取针对性措施,不给恐怖疑犯与普通疑犯同等的宪法性权利;宪法必须保持其流动性和可变性,
作为一本法学教程,本书具有普通法律教科书的特点。由于本书把宪法严格作为一门法律来对待,因此它在风格上和民法、刑法或行政法没有根本区别。全书将宪法学原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介绍与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的宪法制度。在内容上,本书分三大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概论,其中包括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宪法的形成、发展及其思想渊源,以及宪法审查机制三章。之所以将审查机制作为概论部分,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宪政经验普遍表明,宪政审查是宪法效力的必要保障;没有某种形式的宪政审查,宪法就失去了实际效力,宪法学也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头理论。因此,和前两章一样,这部分内容具有基本与普遍意义。第二与第三部分是关于宪法学实体理论。第二部分介绍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结构的划分,政府组织结构以及政府产生的方式三章。第三部分
《人大法律评论(2019年卷第2辑 总第30辑)》是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支持下,由中国人民大学是由张志铭教授等知名学者指导的,由法学院学生自主创办、独立编辑并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出版物。本书收录了多篇来自各政法院校优秀论文,是对当下法律热点的专题讨论和理论论述。本书主要分为法学前言、法哲学专题、评论、青年纵横四个部分。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监管及其法治回应 强 力科技金融时代下地方金融法治回应 陕西省人民检察院课题组证券区块链金融:市场变革、法律挑战与监管对策 朱国华 刘乙君论区块链技术中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的制度演进 常 健 罗伟恒地方金融监管立法分析 汪丽丽个人信息知情同意原则中的『知情』问题研究——以『方式』为视角 张爱国
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根据人民 等理论和列宁关于法律监督的思想,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检察工作的优良传统,汲取中国历史上政治法律制度的精华,借鉴国外检察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主要论述了中国检察制度的历史渊源和创建发展、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和组织结构、行使检察权的基本原则、检察机关的职权和检察官制度、检察权行使的保障等相关内容。
商事仲裁翻译一般是为 商事仲裁服务,其本质是与商事仲裁的特点息息相关的。 仲裁公约的适用范围很广:投资、人权、合同、知识产权等商务事务或者产权等。仲裁 初是作为一种解决争论或者问题的方法而产生。经过 近半个世纪发展,商事仲裁已成为解决商务、航运和贸易纠纷的主要舞台,改变了以前法律纠纷必须由法院解决、由律师处理的状况。改革开放实行以来,中国的商务、航运和贸易量不断增加, 商场如战场,中国与世界各地密切联系也必然会产生大量纠纷。中国不能逃避纠纷,不可能指望“竞争者”不会来,只能依靠自己严阵以待,以强大商务实力和法律知识来准备自己。然而,目前 商务、航运和贸易仲裁的舞台上基本被西方人垄断。虽然一般仲裁条款不会规定仲裁员国籍或其他特色,华人仲裁员被委任还是少见。因此,商事仲裁文本翻译则成为“重中
张弘、卢旺、寇占英、赵婷主编的这本《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试题》是在 兽医局指导下,由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同志们结合当前的工作要求,组织有关专家编辑的。全书围绕《行政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要求、动物检疫技术规程等规范性文件,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形式呈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所依据的核心内容,并将试题所依据的文件一并汇编成书,以便学习。本书作者均为长期从事法律研究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实践方面的专家,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因而本书针对性强,应用价值高,融理论和实践为一体,既可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考试辅导教材,也可以作为日常工作指导用书。
......
社区是公民参与公共生活,培养和提升公民自治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基础性平台。社区治理则是这个平台的制度性运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社区党建、物业管理和文化活动等事务治理的规范性需求越来越大。社区治理主体是多元的,规范也是多元的。本书运用法治社会和公共治理基本原理,研究社区治理中的多元规范,对社区治理实践中的 制定法、软法、民间法、党内法规、公共政策和民事协议等,分析了各种规范的具体存在形式和功能等,并运用结构主义视角,阐述了多元规范之间的衔接、转化与合作等关系, 就如何改进社区治理多元规范结构,以 好地推进社区多元共治格局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本书梳理总结了我国应急管理的法治历程及其各发展阶段的主要立法工作、法治主要特点;总结了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介绍了按照行业领域部门形成的我国应急管理相关法律的行业领域主(基)干、综合性法律,剖析了我国现行应急管理法律的立法模式的特点、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应急管理过程的应急管理相关法律的评估方法;论述了我国应急管理法律部门与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等其他法律部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据此论述了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的特征,阐明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应为独立法律体系的观点;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构建新时代、大国应急治理体系要求的新时代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框架。
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传统法律的消极危险应对模式无法有效回应风险,亟须确立可接受性的、符合工具与价值合理性的环境风险规制法律限度体系。立足于我国环境风险的总体实践与规范现状,应当基于权力与权利的衡平、权利与义务的衡平、环境利益的衡平,综合考虑安全、成本、效率等权衡要素,形塑环境风险规制的可接受性法律限度。本书力图通过“硬法”和“软法”的二元结构重塑主体权利限度,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建构体系维度和限度规范,基于法制结构、限度趋向、限度定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法治构造推进环境风险规制的秩序化。
......
高之国、贾宇主编的《中国海洋法年刊》旨在选收中国海洋法学会年会和其他学术报告会上发表和提交的部分 论文,其目的是将海洋法学者在海洋法领域内辛勤耕耘的结果付梓面世,以推动和促进 海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争取在 上发出中国海洋法学者的声音。
“立体刑法学”倡导刑法学研究要前瞻后望(前瞻犯罪学,后望行刑学),左看右盼(左看刑事诉讼法,右盼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上下兼顾(上对宪法和 公约,下对治安处罚),内外结合(对内加强对刑法的解释,对外重视刑法的运作环境)。 自2003年刘仁文研究员首倡立体刑法学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立体刑法学”已经成为一个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学术标签。刘仁文等著的《立体刑法学》作为 社科基金项目“立体刑法学研究”的 终成果和《 文库》的人选书目,是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 展示。 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立体刑法学”立足系统论的哲学基础和刑法效益的经济学基础,在打通刑法教义学和社科刑法学的隔阂、回应本土刑法问题、使中国刑法学在 上成为“有声的刑法学”等方面,部有其积极意义,并带给读者 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