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教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材:劳动人事争议案例》以调解仲裁法、办案规则为基础,紧密结合调解仲裁工作实际,突出对法律法规解读和应用的准确性、系统性和权威性,融理论和实用为一体,是调解仲裁系统干部职工及用人单位、广大劳动者学习理解调解仲裁法和办案规则的主要教材。
五名洞穴探险者受困山洞,水尽粮绝,无法在短期内获救。为了维生以待救援,大家决定抽签吃掉一人,牺牲他以救活其余四人。威特葜尔是这一方案的最初提议人,但在抽签前又收回了意见;其他四人仍执意抽签,恰好选中了威特莫尔做牺牲者。获救后,这四人以杀人罪被起诉并被判处绞刑。 这是美国20世纪法理学大家富勒1949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的假想公案。富勒还进一步虚构了五位大法官对此案的判决书,五封判决书依据相同的事实和法律,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一著名公案是西方法学院学生的文本,并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了更多的公案。1998年,法学家萨伯延续了富勒的游戏,假话五十年后这个案子有机会翻案,另外九位大法官又各自发表了判决意见。他们真的有罪吗? 请看十卜四位法官的判决韦。这些判决书,实际上反映了20世纪各个流
《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就民法典总则编、合同编有关内容的具体适用,民法典施行后有关新旧法律、司法解释的衔接适用等内容,以及工作机制的完善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对于确保民法典正确实施、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书通过纪要原文、条文说明、附表等内容,对会议纪要进行全面丰富的解读。其中,条文说明部分对纪要的内容逐一说明来源、拟解决的问题和理由。三个附表分别展示了民法典施行后,原民通意见、合同法解释一、合同法解释二具体条文能否参照原有审判思路及理由,以及如何具体运用,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卷【专题研讨】以共同犯罪作为主题,囊括了5篇文章。李世阳的《论共同犯罪的共同性 以章浩等绑架案为素材》,从一起真实案例入手,探讨共同犯罪中的 共同性 问题及其在实务中的展开。在刑法理论上,关于共同犯罪之共同性,向来存在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部分犯罪共同说等诸说的争论。采取不同的理论,在章浩绑架案中会得出是否成立共同犯罪的不同结论。作者以个案为平台,对此展示了不同理论的适用。更进一步,作者对章浩绑架案中涉及的共谋的射程范围、间接正犯和承继共犯的成立等问题一一进行了分析。应当说,这是一次共同犯罪之 共同性 落地于个案的理论演练。这样的文章越多,才能让实务界体会到刑法理论对于具体办案的影响。
人民检察院于6月6日发布了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于英生申诉案、陈满申诉案、王玉雷不批准逮捕案等第七批共四个指导性案例,截至目前,人民检察院共计发布了七批指导性案例,这些指导性案例对我国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对刑事判决、裁定和侦查活动的监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总结了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七批指导性案例,具有很强的司法实践指导意义,由我国的检察机构发布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
《人民法院案例选》是*人民法院*早创办的案例研究连续出版物,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版时间*早、延续时间*长、出版册数*多的案例研究书籍。创办二十多年来,《人民法院案例选》坚持 反映审判面貌,总结审判经验,研究审判理论,服务审判工作 的编选方针,突出 真实、全面、及时、说理 的编辑特色,展示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成就,受到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和喜爱,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法研所乃至*人民法院的品牌性刊物。与时俱进。改版后的《人民法院案例选》将全面收集*人民法院以各高人民法院以各种载体发布的各类典型案例,按照读者*普遍的阅读习惯重新编辑,按月集中展现在读者面前,形成 指导性案例 公报案例 审判指导与参考案例 典型案例发布 等栏目。同时,《人民法院案例选》继续保留经典的 专题策划
本书是第一部综合研究和介绍中国家族信托和离岸信托的专著。笔者基于当下的法律环境和信托业务实践完成本书,同时借鉴了外国成熟的家族信托立法经验,并结合了国内外大量的家族传承实例。本书系统介绍了家族信托法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实务工作者和学术研究者阅读本书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家族信托、私人基金会以及慈善架构在资产保护的优越性。 n
2021年2月7日,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1次会议通过《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知识产权民事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请求内容和时间、故意和情节严重的认定、计算基数和倍数的确定、生效时间等作出具体规定。本辑收录了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法官撰写的相关解读文章,对《解释》起草中的有关情况以及应当注意的适用问题详细阐述,以便读者更为准确地理解条文原意,确保司法解释的正确适用。 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理解好、实施好长江保护法,高人民法院2021年2月24日印发《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意见》(法发[2021]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便于实践中准确理解和适用,本辑约请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意见》的制定背景、基本原则和
.
为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保护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建设,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2021年3月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自3月10日起施行。《意见》共7章、29条,对实体和程序多个方面的内容作出了规定。本辑重点收录了《意见》及其解读文章,以便相关刑事办案人员了解和准确把握条文的具体含义。 本辑也收录了人民检察院发布第二十六批、第二十七批指导性案例,人民检察院指导性案例,人民检察院依法严惩涉新冠疫苗犯罪典型案例及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银行惩治洗钱犯罪典型案例。
2021年2月26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法释[2021]2号,以下简称《罪名补充规定(七)》],自2021年3月1日起与《刑法修正案(十一)》同步施行。《罪名补充规定(七)》的公布施行,对于统一规范办理相关刑事案件,确保修改后刑法的正确适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辑重点收录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及其解读文章,以便于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刑法修正案(十一)》和《罪名补充规定(七)》,解决办案实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刑事法律文件解读2021.6总第192辑》特点: 迅捷刊登新法律规范,点评新型疑难案例 追踪法学前沿理论动态,同步解读相关法律文件 专家解答法律适用问题,剖析立法司法执法热点
.
为更好地保障和规范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民事检察职责,人民检察院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经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共10章135条,与《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试行)》相比,减少了1章,增加11条。《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明确了当事人申请监督条件和检察机关受理程序,增加了三种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案件类型,完善了案件审查、调查核实工作机制,强化了对确有错误裁判结果的监督力度,完善了对审判人员违法行为和执行活动违法情形的监督程序,扩大了检察机关依职权启动监督程序的案件范围,完善了虚假诉讼监督工作机制等。本辑收录了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解读《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