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八个刑法修正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文写作的个特点。全文分为理论上的推定与实践中的推定这样两个组成部分。理论上的推定,是对推定一般原理的探讨,涉及推定的含义、作用、根据和理由等一般性问题。在这当中,作者对推定的价值取向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他指出:推定带来效率,带来便利,但用之不当,也必然带来侵犯公民权利的后果。立法推定和司法推定,其控方推定主体总是掌握权力的一方,推定既然这样便利,由于人性使然,有权者会乐于使用推定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因此,它是一个温柔的陷讲,必须加以严格的限制。温柔的陷讲,是对推定功用的一个十分深刻的认识,也是在司法活动中适用推定时必须警惕的。基于对推定的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论把握,作者以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为背景,进一步论述了实践中的推定。作者强调从实践中总结出推定的规则
社会是由人们有秩序的交往构成的规范性世界,只有当规范支配着人们的交往时,也就是说,只有当规范成为人们行动的标准性解释模式时,社会才是真实的,社会这一形态就意味着规范联系,正是规范使人和社会变得可以把握,可以理解。犯罪的本质不是法益侵害,而是规范否认。刑法的机能不是保障法益,而是保障规范的有效性。刑罚的机能不是保障犯罪人在将来不再犯罪,而是证实人们对规范有效性的依赖是正确的,错误的是犯罪人。刑法用刑罚否定犯罪,促成人们对规范的承认和忠诚。
本书章的内容是作者作为国家重点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中国人民大学所作同名学术报告,第二章至第六章的内容是作者所承担的四川省哲学社会学“十五”规划2003年度立项课题《犯罪防控对策体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应当说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国歌法于2017年9月1日下午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国歌法与国旗法、国徽法一道,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这部法律为保证国歌奏唱和使用的严肃性规范性,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的礼仪规范,国歌标准曲谱的审定、发布和使用,以及不得奏唱和播放国歌的场合等,作出具体规定;要求加强国歌宣传教育,普及奏唱礼仪知识,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唱国歌、爱国歌。
《以案说法丛书》是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由本社邀请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教授、博士、硕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生院等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普及性法律读物。 丛书主要针对农民、市民的法律需求,通过对我国部分法律的释义和实例解析,阐明法律条文的真实含义和具体运用。释义力求以官方统一解释为依据;实例解析则主要来源或改编于真实案例。每本以案说法都围绕一个(或一类)法律,把法律解释的准确性与案例的典型性结合起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希望对读者在解决法律运用中的实际问题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