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10-2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论犯罪与刑罚 刑法学传世经典
    •   ( 12900 条评论 )
    • (意)切萨雷·贝卡里亚 /2008-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论犯罪与刑罚》是意大利刑事古典学派创始人贝卡里亚的经典著作,也是刑法领域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初版于1764年,是人类历史上部对刑罪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著作,因为其早已被所有凡研习法律的学生、学者认为是之书目,所以对其内容的任何介绍都显得是多余的。本次出版的是贝卡里亚的47章版,也是至今完善的一个版本,书中同时登载《论犯罪与刑罚》译者黄风先生所写贝卡里亚的个人传略和对其刑法思想的解读,作为国内翻译贝氏作品的权威译者,其评述对国内读者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 ¥14.5 ¥29 折扣:5折
    • 罪刑法定主义(著名刑法学家、北大法学院教授陈兴良教授作品,刑法学入门之作,不真正搞懂罪刑法定,就不能真正搞懂刑事法律)
    •   ( 702 条评论 )
    • 陈兴良 /2010-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罪刑法定主义是我持续关注的一个课题。本书的三部分内容是我在不同阶段对罪刑法定主义思考的成果。篇是对罪刑法定主义的法理解读,虽然平铺直叙,不见波澜,但以体系性的叙述展示罪刑法定主义的一般精神。第二篇写于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是为罪刑法定主义立法化而摇旗呐喊之作。该篇内容曾以《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为题,发表在1996年《法学研究》第5期,是我个人为满意的一篇论文。这一篇是对罪刑法定的法理阐述,围绕罪刑法定主义,贯通古今、外以及立法与司法等数个向度,’使罪刑法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相当的广度与深度上得以展开。第三篇是在实现罪刑法定的立法化以后,对罪刑法定的司法化的关注之作。该篇内容曾以《罪刑法定司法化研究》为题,发表在《法律科学》2005年第4期。这一篇是对罪刑法定的现实阐述,结合有关案例和素材对

    • ¥13 ¥20 折扣:6.5折
    • 刑法的分配原则----谁应受罚,如何量刑?--谁应受罚、如何量刑?
    •   ( 237 条评论 )
    • (美)罗宾逊 著,沙丽金 译 /2009-10-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这不是一本关于刑罚制度合理性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刑罚制度建立后如何分配刑罚的书。 本书的总体安排是:章为概述。第二章进行初步讨论,明确每一个可选择的分配原则的指导标准,论证可选择分配原则之间的内在矛盾。从第三章到第九章对每个可选择分配原则逐个进行分析并了解其优点和缺点。第十章对可选择分配原则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对比。第十一章论述如何构建混合分配原则。第十二章对如何构建混合分配原则进行诠释。

    • ¥19 ¥26 折扣:7.3折
    • 死刑案件的有效辩护
    •   ( 401 条评论 )
    • 李贵方 张燕生 /2017-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8名著名刑事法学者与资深刑辩律师的演讲集。该书的作者,有四位来自理论界,在刑事法领域具有相当的造诣,如知名刑事法学家樊崇义教授、顾永忠教授、刘广三教授、赵天红副教授等;另外四位则是活跃在刑事辩护领域的知名刑辩律师,如薄熙来案首席辩护律师李贵方、念斌案辩护律师张燕生、浙江张氏叔侄案辩护律师朱明勇、刘汉案辩护律师张青松等。该书的作者都是我国刑事辩护律师界的重量级人物,其从自身的刑事辩护经验角度全面系统阐述了死刑案件如何有效辩护的问题。对于广大律师界同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意义。对于老律师也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值得一读。

    • ¥17.6 ¥39 折扣:4.5折
    • 毒品犯罪刑事政策之反思与修正
    •   ( 108 条评论 )
    • 张洪成 著 /2018-0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在我国法治发展完善的过程中,理性认识毒品及毒品犯罪,重构毒品犯罪的刑事政策就显得极为重要,笔者认为,应当构建一个以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为指导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在具体措施上,应当通过立法、司法的方式贯彻以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为指导的毒品犯罪刑事政策:前者如取消运输型毒品犯罪的独立罪名地位,毒品犯罪财产性配置的完善;后者如慎重使用主观明知的推定规则,严格限制毒品犯罪死刑的适用,理智处理毒品犯罪中毒品纯度与数量关系的关系等。

    • ¥17.6 ¥39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实用版)(根据刑法修正案十一修订)
    •   ( 102043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21-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历次刑法修正案修改后的文本,就重点条文相关司法解释的延展规定进行附录。此外,还收录了相关规定的条文链接与典型案例裁判要旨。就条文的历次修订沿革做了脚注整理。此外,本书的后半部分附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历年修正案原文和立法解释,是学习适用我国刑法相关制度的实用图书。

    • ¥13.5 ¥30 折扣:4.5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
    •   ( 378 条评论 )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2011-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1年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刑法修正案(八)》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打击犯罪的需要,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完善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完善了非监禁刑的执行方式,进一步明确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增加规定了新出现的犯罪行为,为从严惩处严重犯罪提供了有力武器,是对刑法的一次重大修改。《刑法修正案(八)》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对现行刑事法律作出进一步完善,体现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国家民主法制的进步。

    • ¥18.3 ¥25 折扣:7.3折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系统论
    •   ( 31 条评论 )
    • 刘沛谞 著 /2010-04-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对宽严相济基本刑事政策进行全面阐释和深入解析的学术成果。首先,本文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立以来的研究历程进行了谱系性梳理,就研究热潮中形成的模式与路径进行了归纳与评述。其次,笔者在承继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涵摄政策主体、政策途径、政策基石、政策实质、政策客体、政策界域和政策底线七人要素的仝新理论模型。后,本文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新理论模型置于真实的法治场域中,从刑事一体化的纬度,实现其与实体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效链接,于刑事法治运动流程的界面,实现其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执行及刑事法律解释的全面互动。由此,得以塑成宽严桕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法治的良性关系和共生机制。

    • ¥18.3 ¥25 折扣:7.3折
    • 刑事法治论 陈兴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陈兴良 著 /2007-10-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刑事法治是陈兴良教授自1999年以来一直关注并思考的—个现实法治问题。刑事法治这个概念是从法治中引申出来的,是指刑事法领域的法治状态。刑事法治的要旨在于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与自由。只有将这一刑事法治的价值贯穿整个刑事司法改革的始终,才能保证刑事司法改革在正确的方向上向前推进。本书秉承刑事—体化的研究方向,对刑事法治建设中涉及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体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作了独到的法理分析。本书是陈兴良教授对现实法治的观察与思考后,对刑事法治的一种理论概括,对于推动刑事—体化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11 ¥35.37 折扣:3.1折
    • 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 肖扬 法律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肖扬 /1996-11-01/ 法律出版社
    • 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博大精深。这本书的写作试图把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提出的实施的刑事策略进行系统的归纳,使之在理论上形成的体系。此书所分的三编就是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对每一具体政策的策略问题,我们能力求写清它的历史沿革、内容实质、作用和意义以及在法律中的体现和实践中的运用问题。此书主旨不在于形成一个一般学术意义上的刑事政策学,而在于从实际出发,完整、准确地总结党和国家和刑事政策和策略。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

    • ¥11 ¥29 折扣:3.8折
    • 量刑的基本理论研究
    •   ( 2 条评论 )
    • 胡学相 著 /1999-1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量刑的基本理论问题,尤其是对量刑的原则、量刑的根据和决定量刑轻重的因素及量刑情节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全书由导言、正文、附录三部分组成,共计20万字,正文部分包括六章。章主要概述量刑的概念与特征、量刑的地位与作用、量刑理论在刑法学中的地位、量刑的世界性趋势。 第二章对量刑原则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传统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或刑罚个别化原则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只有将罪刑相适应与刑罚个别化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克服这种不足,同时在这一章也详细论证了量刑的经济原则和依法量刑原则,认为量刑的经济原则不仅应当成为量刑的原则之一,而且它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量刑中得到贯彻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章对量刑的根据问题作了深入独到的研究,特别是对我国刑法学界流行的“

    • ¥10.6 ¥12 折扣:8.8折
    • 共犯罪数问题研究
    •   ( 114 条评论 )
    • 袁建伟 /2014-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袁建伟编著的《共犯罪数问题研究》从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坚持共犯从属性的立场之上,主张共犯的罪数判断应当以共犯行为自身作为评价的基础,但受到实行犯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罪数形态的制约。共犯的罪数以共犯行为具备的犯罪构成的数量为标准,在这—过程中,共犯的意思内容与行为的数量是关键因素。同时,由于共犯的特殊参与方式,极易产生“溢出”效应和“重合”问题。基于不同罪数形态的特性,共犯通过实行犯传递个性的方式满足这些特定的要求从而构成继续犯、连续犯、牵连犯等罪数形态。

    • ¥16 ¥32 折扣:5折
    • 论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刑事法律论丛
    •   ( 65 条评论 )
    • 徐文宗 /2006-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刑法的原因自由行为,又名“自陷行为”,是指行为人由于自身罪过致使自己陷于意识不清或者行为失控的状态,并且在此无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限制责任能力的状态下实施了犯罪构成要件之行为。原因自由行为的立法,始于醉酒犯罪的规定。时至今日,多数学者提倡原因自由行为应在刑法中加以明文规定。此种主张逐渐成为趋势,并在世界各国的刑事理论、立法与司法实务中得以体现。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之所以提出,是因为原因自由行为与责任主义发生冲突所致。责任主义,又称“同时原则”,它要求责任能力必须存在于犯罪行为之时,否则不构成犯罪。但是,原因自由行为,从一个角度说,是行为人陷于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责任能力状态下实施的危害行为;从另一角度说,陷于限制责任能力或者无责任能力状态是由于行为人自身的罪过造成的。因此,如何解

    • ¥16.1 ¥20 折扣:8.1折
    • 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
    •   ( 1 条评论 )
    • 孙万怀 著 /2006-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从刑事法治和人道主义之间的结合点出发,从国内法到国际法、从历史到现实、从刑罚学到政治学、从沈家本到福柯,为我们展现了人道主义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广阔的体现领域,令人豁然开朗,真正使人们体会到人道主义的广泛性、整体性、价值性。

    • ¥19.5 ¥26 折扣:7.5折
    •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司法认定研究
    •   ( 72 条评论 )
    • 李林 /2013-07-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围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这个主题,着重研究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了我国当前司法机关所判处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现状;二是研究了我国司法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三是研究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的资产处置问题;

    • ¥18 ¥21 折扣:8.6折
    • 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
    •   ( 50 条评论 )
    • 许发民 著 /2004-07-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马克思语)刑法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一定意义上,则可以说是一种法律和社会文化现象。社会文化与刑法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刑法的产生和演变起着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而刑法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也起着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刑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定社会文化下的刑法,它不能超乎于社会文化之外,也不是单纯由外界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异己力量。刑法来自社会文化,没有社会文化提供的基础和条件,刑法的产生和存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思议的。当然,没有作为国家意志表现形式的刑法,处于矛盾和冲突中的社会也无法得到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由此可见,对于刑法研究来说,既可以以刑法规范及其制度等为对象,进

    • ¥18.5 ¥22 折扣:8.4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案例注释版(第三版)
    •   ( 498 条评论 )
    •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 /2016-01-01/ 中国法治出版社
    • ,权威性。案例来源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指导案例;人民法院各审判庭和人民检察院各业务厅编辑出版权威出版物中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总结编撰并发布的供本辖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办案参阅、参考的典型案例。 第二,示范性。本书选择的案例均为真实案例,紧扣法律条文规定,对于读者有很强的参考借鉴价值。 第三,实用性。 本书由专业人士撰写主体法的适用提示,以帮助读者对该法有整体的了解。设置“相关案例索引”栏目,列举更多的相关案例,归纳出案件要点,以期通过相关的案例,进一步发现、领会和把握法律规则、原则,从而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做到举一反三。此外,我们还在主体法律文件之后收录重要配套法律文件,以及相应的法律流程图表、文书等内容,方便读者查找和使用。

    • ¥11.6 ¥29 折扣:4折
    • 刑法总则讲义——华东政法学院珍藏民国法律名著丛书
    •   ( 21 条评论 )
    • 陈瑾昆 著 /2004-09-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本书是陈瑾根据民国1928年《*刑法》所撰写的一部刑法总则讲义。在绪论部分部一些与刑法有关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指出现时刑法学,如后所述,有新旧二派学派之争,其中各出有名将等,在“本论”部分,以“刑法论”“犯罪论”、“刑罚论”三编对刑法总则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

    • ¥19.7 ¥25 折扣:7.9折
    • 中国刑事犯罪立案、定罪、量刑标准④
    •   ( 4 条评论 )
    • 张世琦 编著 /1970-01-01/ 法律出版社
    • 刑法的主要内容,就是要确定哪些行为是犯罪、是否可以达到立案的标准、其罪名怎样、对各种犯罪要根据哪些情况决定刑罚、具体的刑罚又是什么。本丛书共有四册,内容分别是:(1)定罪、量刑总原则;(2)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国防利益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财产方面的犯罪及军职罪;(3)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渎职犯罪;(4)破坏经济秩序、贪污贿赂犯罪。 本丛书内容新、罪名全、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它不仅是法律工作者的工具书,也是一般社会公民学习刑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读物。

    • ¥15.3 ¥18 折扣:8.5折
    • 刑法上的信赖原则研究
    •   ( 51 条评论 )
    • 赵慧 著 /2007-10-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对信赖原则产生的社会历史、思想理论基础的分析,在评议诸说的基础上构建了信赖原则理论的合理基石,重点关注信赖原则如何影响注意义务的分配来限制或否定行为人的注意义务,从而达到排除行为人过失责任的目的。并对该制度的适用基准、机能以及在具体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具体解构。

    • ¥13.5 ¥16 折扣:8.4折
    • 刑事法律论丛—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
    •   ( 165 条评论 )
    • 刘艳红周佑勇 著 /200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行政刑法作为法学体系中一门新兴的独立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以行政法与刑法的交叉、互动与协调关系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是行政法学与刑法学这两个部门法学研究发展中所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课题。本书基于行政法与刑法的双重视野,主要围绕行政刑法的法律性质与学科定位、行政刑法规范的罪刑法定机能、行政犯罪的分类及其处罚范围的刑法调控、行政刑法责任的法律适用体系与立法模式、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程序机制等一般理论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勉力建立成熟的行政刑法理论体系,并创建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调机制,以适应行政刑法的学科建设与理论发展,以及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

    • ¥19.7 ¥25 折扣:7.9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新整理(含刑法修正案九)
    •   ( 54 条评论 )
    • 海伟 编 /2015-09-01/ 法律出版社
    •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至2015年8月,现行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已出台九个修正案,加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刑法条文修改范围达四分之一。经过这些修正后的刑法相对于1997年所颁布的刑法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然而立法机关未将修正后的刑法全文整理公布,这就给系统学习掌握和适用修正后的刑法增加一定的难度。本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颁布施行后,对刑法条文进行全新整理,并以注释的形式对每一经过修正的条文的渊源和原文进行说明,以展现条文变化的内容和沿革,同时对刑法分则条款所对应的罪名根据“两高”关于罪名

    • ¥17.2 ¥25 折扣:6.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