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德国双系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秦一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02
    •   ( 2 条评论 )
    • 秦一禾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作者将德国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归纳为双系统的理论。所谓的双系统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是指,判断一个行为是否该当犯罪的标准是通过两个不同的理论系统共同完成的:其一是判断行为性质的 三要件 系统,其二是评价行为价值的 不法-罪责 系统。前者是判断系统,后者是评价系统。尽管不同学者对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主张和论证,但是本质上其理论范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系统。 我国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才开始从日本、德国接触和输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因此这一传统理论在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才能融入中国刑法的文化和司法实践中。本书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按照德国刑法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别论证双系统理论的形成、发展以及现状,希冀这次进入他者(成熟)理论状态的训练和经验,可以为中国刑法提供理论进阶的可能性。

    • ¥49 ¥98 折扣:5折
    • 正版 没药花园 十五个 真实的案件何袜皮著悬疑类书籍侦探推理小说悬疑破案小说题材经典犯罪探案推理悬疑推理犯罪小说包邮
    •   ( 19 条评论 )
    • 何袜皮 /2019-10-01/ 江苏文艺
    • 《没药花园(十五个 真实的案件)》系人类学博士、百万级热门微信公众号“没药花园”创始人及主笔何袜皮重磅推出的犯罪悬疑推理系列,这些文章多为在社会上引起大众强烈关注的罪案与悬而未决谜团的分析。其中包括美国黑色大丽花案、美国楼梯悬案、蓝可儿之谜等案件的推理和犯罪心理分析。 “悬疑”是何袜皮作品的典型风格,思考则是她的作品 隐秘的内核。受益于人类学的训练,何袜皮的每一篇罪案推理文章,都潜移默化地带有人类学的思维,所以她的文章在悬疑之外,多了一份温情、思想和深度。 罪案或许离奇,作案动机却往往来自人性中普遍的欲望。手持人性显微镜的人类学博士何袜皮带你看见真相。

    • ¥23.41 ¥49.8 折扣:4.7折
    •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 /2005-04-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 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强奸、变态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

    • ¥130 ¥268 折扣:4.9折
    • 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导论——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线索
    •   ( 50 条评论 )
    • 王燕飞 /2010-09-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国际化与本土化为主旨线索,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进行了专题性研究,主要内容为: 1、从三个维度多元层面重新廓定了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同时运用整体论范式,对我国犯罪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整体性反思,明晰了其整体状况、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2、在学科特质的基础理论方面,对犯罪学的定义及其规律性、犯罪学研究对象、犯罪概念、犯罪学的学科性质四个主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与探讨。 3、在犯罪解释的基础理论方面,不仅给这门事实学科、经验学科的理念给予具体界定,赋予具体内涵,还对国外犯罪学的理论从整体上进行了宏观把握,对我国犯罪学界努力的方向进行了独到的思考。 4、在学科成长的基础理论方面,对我国当前犯罪学研究的应对性、刑法倾向性、移植性与模化性四种性格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我国犯罪学本土

    • ¥16 ¥32 折扣:5折
    • 审判中的风格变量
    •   ( 1 条评论 )
    • /2024-01-01/ 当代中国
    • 罗纳德·德沃金笔下虚构的 法官赫拉克勒斯不仅博闻强识、智识无双,而且他不受法律之外的其他因素干扰,能在任何普通或疑难案件中给出符合法律的“ 正解”。这样的法官当然受人们欢迎,因为他满足了人们对法律至上的期待。然而不幸的是,现实中的法官即便能够 抵御金钱、权势、舆论等外部因素对判决的影响,但却无法杜 认知差异这种内部因素对判决的影响,因为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认知差异普遍存在于每个个体,每个人都无法免于被有差异的认知形塑个人的行为。每一名法官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每一名法官其实都极不相同,而这一事实是否会影响法官输出判决呢? 如果的确有影响,那么影响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呢? 本书试图以实证的方式方法回应这些问题。

    • ¥29.92 ¥68 折扣:4.4折
    • 犯罪心理画像:行为证据分析入门【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美)特维 著,李玫瑾 等译 /2005-04-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本书试图建议一个参考课本用于犯罪心理画像演绎方法的应用。它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关的专业术语和专业核心观念的同时,能十分清晰和形象地对这种方法加以介绍。此外,另一个目标是,建立刑事物证、行为证据和犯罪心理画像之间联系的牢固基础。 本书的内容共有28章,分别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的历史,犯罪心理画像的基本方法,还有如何从犯罪现场、证据、伤害形态、被害人、犯罪行为、犯罪动机、犯罪人特征等角度进行犯罪心理画像。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对一些常见案件类型如杀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心理画像研究。在本书中,作者还专设一章用于论述“心理画像作为一门职业”所需要的严谨态度和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审慎和严肃的态度。

    • ¥160.2 ¥356 折扣:4.5折
    • 没药花园 十五个绝对真实的案件
    •   ( 1 条评论 )
    • 何袜皮 /2019-10-01/ 江苏文艺
    • 《没药花园(十五个 真实的案件)》系人类学博士、百万级热门微信公众号“没药花园”创始人及主笔何袜皮重磅推出的犯罪悬疑推理系列,这些文章多为在社会上引起大众强烈关注的罪案与悬而未决谜团的分析。其中包括美国黑色大丽花案、美国楼梯悬案、蓝可儿之谜等案件的推理和犯罪心理分析。 “悬疑”是何袜皮作品的典型风格,思考则是她的作品 隐秘的内核。受益于人类学的训练,何袜皮的每一篇罪案推理文章,都潜移默化地带有人类学的思维,所以她的文章在悬疑之外,多了一份温情、思想和深度。 罪案或许离奇,作案动机却往往来自人性中普遍的欲望。手持人性显微镜的人类学博士何袜皮带你看见真相。

    • ¥21.91 ¥49.8 折扣:4.4折
    • 犯罪学原理【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美)萨瑟兰,(美)克雷西,(美)卢肯比尔 著,吴宗宪 等译 /2009-09-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学(criminology)是一门在国外产生的重要学科。犯罪学研究的重镇一直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犯罪学研究要想得到很大的发展,必须很好地吸收全人类犯罪学研究的精粹。美国等其他国家犯罪学发展的成功历史也表明,翻泽国外的重要犯罪学书籍,是发展本国犯罪学研究、提升本国犯罪学水准的重要途径。

    • ¥359.5 ¥728 折扣:4.9折
    • 强奸犯罪比较研究 梁健 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梁健 著 /2010-01-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罪是一种严重犯罪,又是中外刑事立法及刑法学存在重大差异和许多争议的犯罪。撰写《犯罪比较研究》一书对于丰富人们对罪的认识,促进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大量古今中外有关罪的刑法规定及刑法学术文献资料,对罪的历史与现状、罪的主体、客观方面、主观方面、罪的形态、刑事责任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该书基本保持了其博士学位论文《犯罪比较研究》的全貌,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实体法上与罪之构成以及认定有关,并普遍受到关注的大量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从比较中使人们了解到在同一问题上不同国家、地区规定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开阔了人们的思路,丰富了人们的知识。 2.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文献资料,针对一系列与罪的认

    • ¥29 ¥65 折扣:4.5折
    • 犯罪客体研究——违法性的中国语境分析
    •   ( 79 条评论 )
    • 童伟华 著 /2005-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由于我国刑法学与前苏联刑法学的移植和借鉴关系,我国刑法学中犯罪客体理论基本上源于前苏联。本书以犯罪客体这一学术范畴为重心,充分利用相关的学术资源,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地位。可以促进刑法学的研究,扶植刑法学的新生力量。

    • ¥7 ¥14 折扣:5折
    • 犯罪心理学 张保平,李世虎 公安大学出版社【正.版】
    •   ( 1 条评论 )
    • 张保平,李世虎 编著 /2006-02-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在修订中,还是保持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和主要特点,同时重点对第九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等章节作了修订。第九章原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心理,现将该章内容加以拓展,并将章标题改为流动型犯罪心理,这是因为,偷越国(边)境犯罪只是流动型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流动型犯罪是当前。一定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种突出的犯罪形态,需要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中加强应对。第十二、十三、十四章的修订,使得全书的体例更趋统一和科学,同时,修订者也注意到,网络犯罪作为一种全新的犯罪样式,是需要学术界加以认真研究的,而其中的重点又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对此,本书的修订者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 ¥64.91 ¥139.82 折扣:4.6折
    • 实行犯研究
    •   ( 0 条评论 )
    • 叶良芳 著 /2008-03-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实行犯研究》围绕着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对实行犯的构成要件、存在范围、未完成形态、过限形态、与身份的关系以及刑事责任等问题作出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实行犯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行犯研究》对实行犯的许多疑难之处进行了探讨,既有理论上争鸣观点的梳理和论证,也有实践上解决方案的设计和规制。二是抽象与具体并重。《实行犯研究》既从理论上对实行犯的概念、构成、本质、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思辨、重塑和建构,又从实践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对相关制度、原则、特点进行阐释、说明和论证。三是继承与创新齐备。

    • ¥76 ¥170 折扣:4.5折
    • 罪与罚--与少年犯对话 乔云华 著【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乔云华 著 /2009-08-01/ 新华出版社
    • 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内的未成年犯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和行为、心理过程,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青少年犯罪过程的相关因素、阶段特征和后果,展示了青少年犯罪的巨大危害性及给家人造成的极大痛苦。

    • ¥11.9 ¥28.7 折扣:4.1折
    • 违法性认识理论研究【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于洪伟 著 /2007-04-01/ 公安大学出版社
    • 在刑法领域,许多国家都站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对严格的“不知法律不免责”原则进行了修正。以此为背景,刑法理论中出现了四种主要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社会危害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必要说和违法性认识可能性说。在对各违法性认识理论观点之间的“ 语词之争”、“立场之争”和“方法之争”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和论证的基础,本书作者就与违法性认识相关的重要刑法理论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

    • ¥86.8 ¥193 折扣:4.5折
    • 共同犯罪论 陈兴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陈兴良 著 /2006-1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共同犯罪论》是在作者198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版虽然迟至1992年出版,但博士论文答辩完成于1988年3月,在博士论文答辩以后,作者又吸收论文答辩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论文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尤其是增补了部分内容,形成了一个十分可观的共同犯罪论的理论体系。 本书的上篇是共同犯罪的总论,作者以9章的篇幅,对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系统探讨。除导论是对共同犯罪的历史考察以外,总论主要涉及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作者对共同犯罪行为与共同犯罪故意进行了颇为细致的论述,对于解决共同犯罪的定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的下篇是各论,作者以11章的篇幅讨论了与共同犯罪有关的理论问题,包括共同犯罪的因果关系、共同犯罪的发起等,还包括共同犯罪的刑事诉讼问题。可

    • ¥64 ¥135.37 折扣:4.7折
    • 盗窃罪基本问题研究【达额立减】
    •   ( 0 条评论 )
    • 高巍 著 /2011-08-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明法”为篇,始出《管子》,日:“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管子》虽齐国稷下诸君杂糅之,但其承接管仲之余绪,应大体不谬。此后,法家从商鞅至韩非,无一不以明法为经。秦用法家之法,履而制六合,威震四海。然而,雄兵百万,金城千里,并没有换来帝位永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为天下所笑倒在其次,后世之君不敢明法为治,才是国之大害。

    • ¥224 ¥516 折扣:4.3折
    • 罪犯个性分测验【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周勇 /2007-04-01/ 群众出版社
    • 本书对《罪犯个性分测验》整个研制过程的总结。全书由三篇组成,分别为研制篇、试用篇和工具篇。研制篇全面介绍和阐述了罪犯个性分测验的研制过程与方法步骤,其中重点探讨了罪犯个性分测验的信效度检验和常模建立。试用篇则对罪犯个性分测验(试用版)几年来的试用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回顾和归纳,具体包括罪犯个性分测验(试用版)的效果评价、功能与用途、存在问题与不足、修订建议以及相关发表物。工具篇主要从如何使用测量工具的角度详细地阐述和讨论了罪犯个性分测验及其构成、信度和效度、常模、施测、计分、解释、报告和应用等问题。此外,为了帮助进一步了解《罪犯个性分测验》的特点,本书还在录中介绍了《罪犯个性分测验》通过鉴定的情况,提供了罪犯个性分测验的问卷样式和罪犯个性分测验的施测核查卡样式,并对罪犯个性分测验与

    • ¥210 ¥483 折扣:4.3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