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
    •   ( 33 条评论 )
    • 秦新承 著 /2012-09-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支付方式的演进对诈骗犯罪的影响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研究视角上,从支付方式发展演变的角度审视、归纳诈骗犯罪相关立法规律。第二,研究方法上,突出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紧密结合。第三,理论观点上,根据支付方式对诈骗犯罪的影响,在分析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一些作者自己的观点。本书由秦新承著。

    • ¥27.6 ¥35 折扣:7.9折
    • 商业欺诈的罪与非罪研究
    •   ( 39 条评论 )
    • 王安异 著 /2014-02-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王安异所著的《商业欺诈的罪与非罪研究》主要采用了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是指根据研究对象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其相对较为稳定的功能并进行诠释。针对商业欺诈犯罪,就是要针对商业欺诈定罪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基于各罪名、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研究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探讨其规范内容,解释规范,涵摄事实,寻求对策。商业欺诈犯罪,在功能上可谓诈骗罪的提前、扩张、特别规定或兜底,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系统。这种分析系统取法卢曼的社会系统论,着眼于从结构上把握其规范意义。在刑法学中,这种结构分析,首先是体系的解释,其次表现为形式的解释,是超出文义解释之外的、重要的形式解释方法。《商业欺诈的罪与非罪研究》的基本思路为:先研究商业欺诈犯罪之间的关系

    • ¥28.8 ¥40 折扣:7.2折
    • 金融欺诈犯罪立法原理与完善
    •   ( 20 条评论 )
    • 刘远 著 /2010-12-01/ 法律出版社
    •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的我国治理金融犯罪的实践,从政策和模式上都选择了金融管理本位主义,而现在应该转向金融交易本位主义了。为此,需要将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与 金融诈骗罪 的立法模式改为 破坏金融交易秩序罪 与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的模式,需要从国有金融机构保护主义转向平等保护主义。与此相适应,应当摒弃单一刑事主义,而采取综合治理主义。当务之急是对交易型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和治理模式从严苛转向宽和,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预防。

    • ¥23.8 ¥28 折扣:8.5折
    • 经济刑法要论
    •   ( 11 条评论 )
    • 高巍 著 /2007-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研究经济领域刑法适用问题专著。全书共10章,主要包括经济刑法的基础范畴,经济刑法的历史发展,刑法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界限,经济犯罪与抽象危险性,经济犯罪的刑罚适用,针对消费者的犯罪,金融犯罪,公司及税收犯罪等。经济刑法起源于对社会财产及个人财产安全的维护。本书紧密联系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实际,深入地研究了经济刑法在经济领域各个方面的适用问题。其出版对促进经济刑法研究,提高经济刑法在我国经济中的规范作用,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21.3 ¥27 折扣:7.9折
    • 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研究
    •   ( 5 条评论 )
    • 赵星 著 /2008-07-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知识产权犯罪作为一种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犯罪形式,在近年来呈现出日渐猖獗的趋势。在对知识产权犯罪进行防控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发挥传统的惩治手段和途径以外,加强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也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我国目前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本书首先对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的历史渊源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整理;然后对我国传统知识产权犯罪被害机理研究解释方法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它的理论基础并对在我国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研究中引入和强化科学实证方法及其具体展开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本书接下来全面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保护和救济的具体制度规定,对我国犯罪被害入保护和救济根

    • ¥23.6 ¥28 折扣:8.4折
    • 经济犯罪侦查新论——犯罪学大百科全书
    •   ( 2 条评论 )
    • 杨正鸣 主编 /2004-07-01/ 中国方正出版社
    • 本书的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是对经济犯罪侦查的原理进行的论证和制度构建。其中探讨了经济犯罪的概念、经济犯罪侦查的原则、经济犯罪侦查的程序、经济犯罪证据的发现和收集、经济犯罪侦查的价值等基本性问题;分论是对具体经济犯罪形态进行侦查的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详细阐述。包括了网络犯罪侦查、合同犯罪侦查、走私犯罪侦查、货币犯罪侦查、洗钱犯罪侦查、信用证犯罪侦查、*犯罪侦查、证券犯罪侦查、保险犯罪侦查、危害税收征管犯罪侦查、商业贿赂犯罪侦查、知识产权犯罪侦查等12个专题,并就具体经济犯罪形态的特点、原因、分类、认定、侦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 ¥28.3 ¥32 折扣:8.8折
    • 文物犯罪探析
    •   ( 13 条评论 )
    • 周锁成 著 /2014-09-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本书以传统的犯罪构成理论为视角,剖析文物犯罪的构成特征。从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既遂与未遂、一罪与数罪等多个角度对文物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某些犯罪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期望本书对我国的文物犯罪的研究有所裨益。

    • ¥21 ¥42 折扣:5折
    • 常见疑难商业犯罪的认定与处理
    •   ( 42 条评论 )
    • 王铼 等 /2013-12-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常见疑难商业犯罪的认定与处理》针对目前比较热门的商业犯罪,如:集资诈骗、商业贿赂、合同诈骗、职务侵占、非法经营、侵害商誉、内幕交易等商业犯罪行为的认定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着重解决实践中商业犯罪认定难、处理难的难题。对于尽快完善相关犯罪的单独立法及司法解释的出台,促进市场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本书由王铼等著。

    • ¥27.8 ¥32 折扣:8.7折
    • 刑法修正案中的经济犯罪疑难解析
    •   ( 14 条评论 )
    • 何帆 著 /2006-12-01/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本书系是一组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丛书。纳入书系选题的,主要是在当前刑事司法实务中,疑点难点较多,新类型问题不断涌现的领域。 针对这些前沿疑难问题,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寻找思路、给出答案,以期能够真正帮助律师、警察、检察官、法管等实务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贴近实务,参与书系写作的作者,主要来自人民法院的刑事审判部门。

    • ¥20.5 ¥26 折扣:7.9折
    • 走私犯罪刑事证据研究(走私罪研究领域具较高学术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专著)
    •   ( 300 条评论 )
    • 张大春 著作 /2013-09-01/ 中国海关出版社
    •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灵魂”。《走私罪系列研究丛书:走私犯罪刑事证据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走私犯罪证据的一般理论进行探讨,以走私犯罪形态为视角对走私犯罪的证据进行分类研究,构建了走私犯罪证据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走私犯罪证据的一般理论中,对走私犯罪证据的概念、特点、类型、调查收集及审查判断,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走私行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对各种具体走私行为中的证据问题结合司法实践进行探讨。《走私罪系列研究丛书:走私犯罪刑事证据研究》针对各种走私犯罪证据的特点,从证据收集、证据认定、证据规格等方面阐述作者的观点,对海关执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30 ¥40 折扣:7.5折
    • 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研究
    •   ( 30 条评论 )
    • 方仲炳 著 /2014-09-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研究/华电法学文库》是2007年作者承担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治理商业贿赂的法律对策研究”,2009年结题形成研究报告及《反商业贿赂法》专家建议稿。在日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作者继续坚持对贿赂、商业贿赂的研究,收集相关案例,分析相关立法和形势政策,撰写论文。

    • ¥27.8 ¥32 折扣:8.7折
    • 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法学专题系列
    •   ( 1 条评论 )
    • 刘宪权卢勤忠 著 /2002-10-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的内容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的专题是金融犯罪中一些普遍性、共同性的法律问题;分论部分的专题是金融犯罪中大多数个罪的构成和认定上的法律问题。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侧重于金融犯罪中的疑难问题。紧密结合司法实践;运用刑法的基本原理,提出解决对策;对于理论上的争议较大的问题予以归纳、剖析,并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本书具有“专、深、新、难”的特点,是一本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可供广大法学理论工作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以及金融部门的工作人员参阅,也可作为金融和法律专业院校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 ¥28 ¥35 折扣:8折
    • 经济类违纪案件查处适用手册
    •   ( 4 条评论 )
    • 本书编写组 编著 /1999-10-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呈现出异常活跃、繁荣的局面,同时,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并具新的特点和发案规律。为紧密配合中央反腐败的工作部署,帮助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好地调查和处理各种经济类违纪违法案件,应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要求,我们结合多年执纪办案和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及起草工作的经验,编写了《*经济类违纪案件查处适用手册》。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俞跃、胡庆祥、王晓荣、刘建中、刘子俊、张宝华。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执纪办案的工具书,也可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公务员进行廉洁从政和廉洁自律教育的好教材。

    • ¥25.3 ¥32 折扣:7.9折
    • 反商业腐败之公司治理路径研究
    •   ( 18 条评论 )
    • 袁杜娟 著 /2017-01-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著作基于公司治理路径下讨论从源头治理 商业腐败 ,是指通过公司治理路径重点打击商业腐败的上游行为,即对商业行贿行为进行源头治理。商业行贿与商业受贿存在对向关系,但商业行贿的 上游性 是商业腐败犯罪衍生的本质所在。本拙著所论述的 商业腐败 与通常所说的商业贿赂并无实质不同,只是强调以公司为主体的私营部门对公营部门或私营部门的贿赂,强调对职务或职位行为的腐蚀性。

    • ¥28.5 ¥38 折扣:7.5折
    • 经济犯罪对策论
    •   ( 73 条评论 )
    • 宋远升谢杰 著 /2012-05-01/ 法律出版社
    • 经济犯罪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副产品,是人类智力滥用的邪恶之花,也是现代经济生活多重奏中特别不和谐的杂音。经济犯罪是多种因素的结果,这就需要通过多维方式对之进行防控的原因。对于宋远升、谢杰所著的《经济犯罪对策论(高等院校法学教育系列教材)》研究对象而言,既择取比较热门或者典型的经济犯罪类型进行研究,又兼顾了比较传统的经济犯罪进行探讨。在研究方法上,既采取多维视角进行研究,又采取了多层次的研究方式;既采取刑法的研究方法,运用刑事法律对策对经济犯罪进行防控,也采取了犯罪学的实证的基础研究方法,通过诸多方式对经济犯罪进行治理;既从立法方面对经济犯罪进行研究,又从司法方面对经济犯罪进行考察;既参酌国外、域外相关立法、司法经验,又结合现实关注本土化的中国路径。《经济犯罪对策论(高等院校法

    • ¥30 ¥38 折扣:7.9折
    • 刑事法律论丛—知识产权犯罪中的被害人:控制被害的实证分析
    •   ( 32 条评论 )
    • 赵国岭王海涛 主编 /2008-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如何有效预防和减少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犯罪被害?本书首次从控制被害的角度、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此给出了开创性的回答。 作者深谙被害人学的相关理论背景,娴熟运用SPSS软件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尤其注意收集大量新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对侵犯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犯罪被害的样态、特征、责任等进行了分类探讨;后详细阐述了应该如何全面完善被害人保护和救济制度。 作为一项应用性研究成果,本书值得知识产权与犯罪学研究者、知识产权实务工作者共同关注。

    • ¥28.4 ¥36 折扣:7.9折
    • 经济犯罪理论与实务
    •   ( 41 条评论 )
    • 陈立 著 /2006-08-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人民法院刑二庭所界定的广义经济犯罪(即包括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为范围,选择其中在司法实践中比较常见的多发性罪种进行研究。对其构成要件及其认定中所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所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运用*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从理论与实务两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公司犯罪,金融犯罪,妨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主要罪种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其在司法实践中所存在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对传统的财产犯罪,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表现形式及其认定的疑难问题也有更新的阐述。对职务型经济犯

    • ¥25.3 ¥30 折扣:8.4折
    • 全流通时代的证券犯罪问题研究
    •   ( 51 条评论 )
    • 王崇青 著 /2014-03-0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全流通时代的证券犯罪问题研究》以我国证券市场步入全流通时代为背景,撷取了司法实践中频繁发生而又极具理论价值的若干证券犯罪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全流通时代的证券犯罪问题研究》研究始终站在刑法谦抑原则、行为无价值及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相统一的立场,阐释证券犯罪的概念、类型、法益和被害人,剖析证券犯罪行政认定与刑事认定的关系和衔接。主张以因果关系推定规则认定证券犯罪的因果关系。运用部分犯罪共同说,提出共同犯罪罪名确定规则,讨论各类证券犯罪的从犯形态及转化为共同正犯的情形,主张从物理的因果性和心理的因果性入手区分不可罚的中立帮助和可罚的帮助行为。在罪刑法定原则框架内,探讨兜底条款的刑法解释。

    • ¥27 ¥32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