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社会伦理的见证与外部沉淀,刑法作为具有有力强制性和严厉惩罚性的法律规范,同样因医学科学进步所带来的伦理冲击而面临新的课题。本书紧跟现代医学发展与法治进程的步伐,重点探讨了亟待解决的现代医疗刑法问题。通过对现代医疗刑法研究背景的全面考查,构建起现代医学科学时代的医疗刑法的基本理论体系;通过对 人类辅助生殖 人体器官移植 基因医疗 AI辅助医疗 安乐死医疗 所诱发的新型犯罪以及对传统刑法理论与制度的挑战的深入研究,明确了刑法介入现代医疗领域的限度;通过对域外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医疗刑法制度的系统考察和比较研究,找寻完善我国现代医疗刑法制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我国现行医疗刑法制度和司法实践的实证考察和问题检视,理性探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我国现代医疗刑法制度改革发展的方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高校性骚扰防治机制研究 课题成果。 全书聚焦高校性骚扰问题,对全国部分高校进行实证调研以掌握全国高校性骚扰发生的现状以及防治的现状;透过不同视角论证国家以及高校承担性骚扰防治义务的正当性,回答防治高校性骚扰的理据;同时借鉴境外高校防治性骚扰的经验;体系化全面构建我国从国家层面到高校层面防治高校性骚扰的机制,明确防治体系及制度架构,以深化和丰富高校性骚扰防治的理论基础,体系化建构高校性骚扰防治机制,为我国有效防治高校性骚扰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
性骚扰在现代社会不被任何文化所容忍,因为它违背了包括尊严、平等和自由在内的社会基本价值。 本书从女权思想、社会性别及法治思想等多元化角度理解性骚扰,通过探讨 外性骚扰法规范形成的社会需求背景及历史成因,思考我国法律规范的建构模式,进而诠释我国现行有关性骚扰法律规范目的、法条释义应用中的不足与完善路径。 本书适合法律学相关研究者、实务工作者阅读。
《绑架犯罪及防治对策》是我和盛志豪主持的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历时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专门研究和探讨“绑架犯罪”问题的论著,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中所碰到的困难与艰辛难以言表。书稿完成后,总算有一个交代,多少感到有一些欣慰。 应该说,选择“绑架犯罪”这个课题作为研究内容与方向,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司法实践中所碰到或看到的形形色色的绑架犯罪案件吸引了我们。绑架犯罪作为一种严重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的暴力犯罪,行为人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等工具劫持人质,勒索钱财或出于其他的目的,对被绑架人进行残忍的折磨与迫害,而且往往要杀害被绑架人或者以杀害被绑架A为威胁,遇有警察围捕,往往以人质的生命为要挟,公然持枪、持
通过比较加拿大、美国、泰国和中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实施《联合国反人口贩运议定书》的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预防和惩治拐卖犯罪对策及国际社会对策的建议。
本书靠前章运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则,结合《议定书》制定的背景、目的和过程,对《议定书》“人口贩运”的含义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厘清人口贩运与相关问题的关系,这样有利于统一对人口贩运问题的认识,形成有利于《议定书》有效实施的共识。并在系统分析比较《议定书》“人口贩运”定义在加拿大、美国、泰国和中国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从靠前机制互动的角度,结合相关靠前法律文件的内容以及有效解决人口贩运问题的需要,不仅进一步明确《议定书》下的三项国家义务,而且提出完善《议定书》下国家义务的建议。通过深入考察比较这三方面义务在上述四国的实施情况,既了解了《议定书》在现实世界中的运行实施情况,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议定书》在我国的有
本书为国内本系统研究诽谤法律规制的专著。首先,本书较为完整地考察了古代诽谤法、英美法系诽谤法的发展历史,并简要介绍了德国、法国、俄罗斯联邦等国家的诽谤法律制度,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洞悉诽谤法的历史发展规律。其次,本书对诽谤与媒体诽谤的概念以及诽谤法律规制中所体现出的名誉权与表达自由(媒体自由)之间冲突与平衡的法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解决此问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再次,本书系统考察了民事诽谤法、刑事诽谤法的具体制度,介绍了德国、美国的诽谤法宪法化的实践;后,本书分析了中国目前诽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西方国家在诽谤法律规制方面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诽谤法律制度的基本建议,同时,对中国涉及新闻媒体的民事诽谤与刑事诽谤案件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解决名誉权与表达自由(媒体自由)之
新中国刑法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建之后,虽然曾因政治运动出现过一段时间的停滞,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复苏,并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尤其是晚近20多年来,刑法学研究更是突飞猛进,成果迭出,成就斐然,从而成为公认的我国法学领域为发达的主要学科之一。在新中国刑法学创建以来的近60年间,共出版著作近3000部,发表论文数万篇。面对如此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其成就,反思其得失,从而为刑法学的进一步开拓发展提供导向,显得异常迫切。这就需要加强对数十年来刑法学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将体现刑法学发展和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从发表在数以百计的报刊和文集上的浩如烟海的论文中精选出来按照专题汇集成册,从而为今人的研究、学习提供便利。也为后人保留有代表性的研究资料。
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是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武器,与每个公民和单位息息相关。修订后的《刑法》从1997年10月1日实施至今近8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刑法在实施中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罪名犯罪不断出现,原有罪名在手段和形式上不断翻新;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多个刑法修正案和立法解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针对刑法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新颁布的一系列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在司法实践中更准确地运用刑法打击新罪名犯罪、新形式犯罪,及时有效地发挥刑法的社会秩序保护和人权保障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刑法实施以来,理论界和司法界对刑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系统的总结、归纳、研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