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编纂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民法典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各项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
1.可读: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标准文本和草案说明。 2.可看:近30位法学专家与实务专家通过音视频阐述民法典诞生的意义、创新之处。 3.可听:专业主播男女声朗读民法典条文及草案说明。 4.可藏:集音、视、图、文于一体,见证新中国*部法典的诞生,值得纪念与收藏。 5.可赠:装帧设计精美,红、灰色布面锁线精装,烫金工艺,内文为深咖色专色印刷,配细金丝带,是馈赠他人的精美礼物。
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民法典》启蒙故事书,分为 开门见 典 魔 法 变变变 和 你的权利 典 做主 三个篇章,通过魔法狮和小读者的互动探索历程,揭开《民法典》的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剖析,展示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希望本书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萌发法学探索欲望,启蒙法学,快乐成长!
本书精心选取民法典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形成20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结合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桥段,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其予以解读,旨在通过轻松、易懂的名著题材和漫画的形式,趣味化、生活化阐释民法典,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新农民”与民法典》是在民法典实施背景下,面对“新农民”在“十四五”时期乡村建设行动中产生的实际困惑而编写的法律科普读本。通过以案讲法、以案学法的方式,以农民主体权利为视角,针对产权保护、交易流转等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剖析指导,并且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案件,聚焦以民法典为代表的公私法问题。引导涉农主体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为经济生活保驾护航。
一是编排合理。全书以民法典的立法体例为基础,根据企业的特点,编排专题内容,同时,本书采用单数页试题,双数页答案的版式,减少翻找答案的时间,更快更准地学习民法典。 二是重点覆盖。全书通过不同题型的设置和解析,重点覆盖涉及企业的民法典的条文,力争通过习题和解析熟悉了解民法典的相关知识。 三是题型丰富。全书每个专题都设置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和填空题,个别专题适当设置了简答题。 四是解析到位。全书习题都附有答案解析,部分习题特别是填空题的解析,出于节省篇幅考虑,只列出答案和条文序号,读者可以对照检索查阅。 五是难度适中。全书习题设置避免难题、 偏题、 怪题,习题和解析有民法典法律条文做依据,帮助读者学习掌握。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第八册探讨了民事审判过程中应适用的原则,如衡平原则、类推适用,并对一些民法新问题中的法院造法问题进行了探讨,*后对动产担保交易法十几年的实施作了回顾。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非常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本选题由王泽鉴老师授权台湾元照出版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安排大陆简体字版的出版。 第二册主要结合台湾地区"民法"及德国民法学说,用具体案例来探讨了契约以及与之相关的法律问题和理论。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第五册针对法律行为的规定以及与物权行为适用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尤其是特殊的物权行为可能引起的债法以及侵权法上的后果问题。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七册主要探讨民法与经济法相关领域的法律问题,如定型化旅行契约的司法控制、土地证收补偿金交付请求权以及其他形式金钱赔偿问题。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第三册重点探讨了产品责任问题以及对消费者的保护,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也有细致的讨论。
本套书是王泽鉴先生著名的著作,在台湾地区几乎成为研习民法者的书目,数年前曾在大陆出版,这部八卷的巨著也受到大陆民法学界的重视,大陆民法学者关于民法的很多理论源自此,成为研习民法不可或缺的参考书,更有法学学人称之为民法学界的"天龙八部"。由于这套书出版时间较长,王泽鉴先生今年又针对民法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作了重大修订。我国大陆民法也源自大陆法系传统,与台湾地区民法有很多相通之处,因此,此套书的再次引进当能给大陆民法学者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第六册侧重于债法上的一些重要原则,如物之瑕疵担保责任、同时履行抗辩、买卖不破租赁以及通谋虚伪之第三人利益契约。
这是一本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民法典》启蒙故事书,通过魔法狮和小读者的互动探索历程,揭开《民法典》的神秘面纱,通过深入浅出的案例剖析,展示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希望本书能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萌发法学探索欲望,启蒙法学,快乐成长!
民法典是一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一部人民民事权利的保护法典。本书旨在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帮助大众 方便地了解民法知识。全书精心选取民法典总则编和各分编以及民法典司法解释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知识点,共计20个案例,并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案例予以解读,明确法律关系,解决法律纠纷,以 好地理解、学习、适用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与图画帮助人民理解民法典的基本精神与原则,普及民法典中的法律常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 次修正, 根据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于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令第306号公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本书主要采用历史考据的研究方法,既从整体上对商标制度的来龙去脉作了宏观考察,亦从个体上对一些具体制度、具体原理、具体概念的缘起和功能进行了细微分析。本书以“考”为出发,但不以“考”为止限,主要目的仍在于反映制度背后的原理和原则。本书的中心主旨是:商标法的形成,端赖于对商标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需求”。商标法定化的进程,其实是将商标所能带来的各种利益以“财产语言”在法律上加以表达的过程,它体现了对商标财产属性的历史认同,揭示了商标保护模式的正当性基础的转向,即从以维护商标的“信息传播功能”为目的转向以保护商标的“财产属性”为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