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是读者选购法律图书的主要目的。法律文本单行本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单纯的法律文本中的有些概念、术语,读者不易理解;法律释义类图书有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本义,但又过于繁杂、冗长。“实用版”法律图书至今已行销多年,因其、实用、易懂的优点,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法律的工具。
《中国法院2013年度案例7?借款担保纠纷》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2年上报的有关借款担保纠纷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借款合同、保证、抵押、质押等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限度地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律师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参考书。
法治日渐,法律体系益见繁杂。然法治之发展,绝不限于法律体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一般社会公民,能与法治同步前进。 法律出版社,以法治中国为追求,以法律出版为平台,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己任,以法学理论和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法规中心为专业依托,立足于法律体系之实际关联,精诚推出此“关联法规精选”系列丛书。与同类出版物相比,“关联法规精选”具有以下特点: 专家编法规——法律出版社,立足独有的深厚学术资源,邀请各法律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法规中心主持“关联法规精选”;此专家学者,深谙法律体系之内在关联,专业引导,自是与众不同。 特色在关联——全书以关联为核心分成三个部分: 导读部分立足编选的实际过程,以主体法为核心,重在阐明收录法规之间的内在关联; 法规内容分成主体法和关联法规两个层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级法律图书专业出版机构 法律、行政法规的权威出版机构 1.以法释法 将与主体法条文联系紧密、能直接对主体法条文有注释说明作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条文置于土体法条文之下,标明效力层级,从权威的角度对土体法条文进行解读 2.请示答复 收录全国人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国务院各部委对于具体问题的请示答复这些请示答复是对具体法律适用的问题或具体案件的处理所作出的答复,反映了对某一具体问题或个案的处理思路、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条文注释 对主体法条文以及密切联系的条文进行综合适用解释,注释法条中的重点、难点,帮助读者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掌握法律原意 4.案例指引 紧扣法律条文,收录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以及人民法院相关部门公布的典型案例的裁判摘要通过相关案例,可以进
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是读者选购法律图书的主要目的。法律文本单行本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单纯的法律文本中的有些概念、术语,读者不易理解;法律释义类图书有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本义,但又过于繁杂、冗长。“实用版”法律图书至今已行销多年,因其、实用、易懂的优点,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法律的工具。
本书在吸纳各级法院审判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商事审判基本理论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指导案例,依据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与政策,分门别类,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商事审判实践中的裁判理念和法律适用问题。丛书力求涵盖商事审判领域常见的疑难、新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突出实用性、指导性、性,为读者办理相关法律事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国法院2013年度案例7?借款担保纠纷》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从各地2012年上报的有关借款担保纠纷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全面涵盖借款合同、保证、抵押、质押等纠纷内容。案情凝练,并由主审法官精心撰写裁判要旨与法官后语,可读性、适用性强,能帮助读者限度地节约查找和阅读案例的时间,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为法官、律师办理相关案件以及案件当事人处理纠纷参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1995年6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
我社自2001年5月率先推出的“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业界人士称该丛书的出版在法律图书中掀起了“蓝色风暴”丛书自出版至今已达到的150种左右。这在满足读者各取所需的同时,也给读者的快速查找带来一定的难度。本着“以人为本,热忱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我们在保持原有丛书不变的同时,从中精选出发行册数达到20万册的常用法律,推出“常用法律配套规定”便携本丛书。 本套丛书除了秉承“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内容、全面、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修订及时、书脊上书名,统一编号等特点和做法之外,还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1 采用便携本的形式; 2 缩小字号,补充内容,增加含量: 3 每本书都分为“主体法”和“配套规定”两部分,各主体法加注条文主旨。 4 主体法的条旨均上目录 5 定价统一为10元。
本书是第二届全国“金融担保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会议文集,共收录国内从事担保法研究的高层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三十余篇论文。文集分五大部分,分别对优先权的性质与地位、非典型担保的定位与立法规制、抵押权问题、担保法实务问题、物权立法与担保制度的完善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既有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与争鸣,也有对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既有对国外担保法律制度发展动向及其借鉴意义的介绍,也有对我国担保法的完善和物权法制定方面的建议。相信本书各篇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及其意见和建议,对从事与担保法、物权法有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实践T作者、立法工作者将会有重大助益。
本书是第二届全国“金融担保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的会议文集,共收录国内从事担保法研究的高层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三十余篇论文。文集分五大部分,分别对优先权的性质与地位、非典型担保的定位与立法规制、抵押权问题、担保法实务问题、物权立法与担保制度的完善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既有对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与争鸣,也有对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既有对国外担保法律制度发展动向及其借鉴意义的介绍,也有对我国担保法的完善和物权法制定方面的建议。相信本书各篇文章所讨论的问题及其意见和建议,对从事与担保法、物权法有关的理论研究人员、实践T作者、立法工作者将会有重大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