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务律师评论》(第10卷)以涉税争议案件评析为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税法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对典型疑难税法案例的深入解读,也有对现代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沿探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税法案例在指导案件办理、完善税收立法和发展税法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本书作为中国税务行业专业性连续出版物,无论对于税法理论学者还是税法实务界人士,都具有积极的学习、借鉴意义。
2019年5月16日,财政部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 债务重组》(以下简称 新债务重组准则 ),这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修订完善、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重要成果。与原债务重组准则相比,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重组债权债务统一按金融工具处理以及债务重组损益确认与计量等方面发生重大改变。为了形成财税一体化处理的内容架构,本书以新债务重组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含应用指南汇编)为基础,按债务重组确认与计量的逻辑来安排内容:一是债务重组会计概念与税法比较;二是债务重组的涉税规定;三是债权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四是债务人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五是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案例。本书填补了新债务重组准则缺乏实用资料的空白,可以作为会计、税收类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的参考书目以及财
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基本规范,税法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和形式的多样性,将税法知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对于促进大学生树立诚信品质、担当意识和税法观念,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全社会的税收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税收与人生相伴相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纳税人,从小开展税收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把税收教育与学校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既让儿童汲取基础知识,又使其受到税法知识的熏陶,帮助儿童树立 勤学、爱国、诚信、守法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使其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税法的遵从者和传播者,营造法治、和谐、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税收事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本卷重点策划了增值税立法热点问题,向在增值税法领域有资深造诣和丰富积累的杨小强教授、翁武耀教授,以及长期工作在税收实务一线的王一骁律师进行了约稿,本卷的 热点聚焦 正是几位专家学者深耕细作、对增值税法问题深入思考的思想结晶。同时,增值税立法的提速也引发了李磊、朱张润子等对相关增值税立法问题的思考,本卷 热点聚焦 中同时收录了他们对增值税留抵退税、暂不办理出口退税等问题的分析。此外,本卷还针对税法的溯及力、破产新生税款清偿、契税计税价格等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本卷一共收录了12篇文章,共设置5个板块,其中5篇为热点聚焦、2篇为税法专论、3篇为实务评注,此外还包括1篇国际税法专题文章和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18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部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的征管需要生态环境部门与税务机关两大机构的有效协作。跨部门协作不仅是税收征管的需要,也是公共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协作系统理论应用于整体政府治理,包含目标、意愿、沟通三要素,其为解决政府部门隔离、行为碎片化,实现跨部门协作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本书通过协作系统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实践、制度现状和完善路径开展了系统性探索,为解决环境保护税征管困境提供了制度指导建议,也为我国税收征管跨部门协作提供了可应用、可复制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同时还为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协作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指引。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本书通过梳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逻辑脉络,探索能源税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性及其独特的价值体系,结合税法基础理论与税收立法综合研究能源税的改革与立法建构模式。本书以中国特色的能源国情为研究视角,剖析不同税法法系的能源税立法特色与内容构架,阐述借鉴外国能源税立法经验的可行性和借鉴标准,提出我国能源税立法的“本土化”路径;进而,本书对正在立法进程中的《能源法》(草案)提交能源税税收激励条款设计方案和《能源税暂行条例》建议稿。
陈清秀教授是台湾地区知名学者。《国际税法》在台湾地区已发行两版。跨境间的经济法律活动,常常呈现出法律关系复杂化、交易形态新颖化的特点,但归根结底还是基于税法基本原理。本书参酌德国、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晚近的学说见解,以德国式的法律思维为指导,注重整体化、体系化、类型化的法理建构,并结合美国式的实务导向,在阐述理论的同时辅以台湾地区的实例。在国际税法原理、原则的基础上,以OECD租税协议范本为中心,分析国际重复征税、国际税收协定、转移订价、避税天堂的防制等国际租税法律问题。内容详尽多元、架构完整、说理清晰,力图展现完整的国际税法图像。本书可作为大学讲授国际税法的教科书,亦可供实务界解决国际税法问题参考。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英文简称HS)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多用途商品分类目录,截止至2002年5月,《协调制度公约》的缔约方数量已经达106个(包括欧盟),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及经济联盟将其作为本国税则及统计目录的编制基础,其涵盖范围达国际贸易总量的98%以上。 为保证世界各国应用《协调制度》的一致性,解决因归类争议而引起的国家贸易纠纷,世界海关组织(WCO)协调制度委员会将其历届会议对较重要或有争议的商品作出的归类决定汇编成册,供各国参考、执行。 中国是《协调制度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协调制度公约》对缔约国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中国海关的税则/统计目录应当与《协调制度》一致,中国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税则/税计目录归类应当与WCO通过的归类决定一致。 为使进出口货物的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
本书旨在帮助广大企业正确缴纳企业所得税,从容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规避税务稽查风险,促使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做到遵从税收政策和准确核算,既不少缴税也不多缴税,在企业受到税务稽查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维护企业合法利益。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章——第6章主要介绍了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核算和缴纳方面的实务知识,使企业在遵从税收政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正确核算企业应纳税款,进行税务处理等方面可以对号入座快速、准确地进行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 下篇:第7——2章主要介绍了税务稽查的基本知识,企业所得税的稽查重点,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企业受稽查时的态度和应注意的问题,税务稽查风险的防范。同时,编者列举了20个企业所得税稽查案例,再现实践中容易出现的税务稽查问题以及税务机关对违法案件的查
本教材跟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着力体现“人本观”。不仅力求给学生参与、体验、探究的空间,还要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材是在合作性学习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撰写的,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以有利于加强学生自学
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基本规范,税法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编著的《大学税法知识读本/青少年税法知
《财税法学前沿问题研究8: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法治化研究》收录48篇学术论文,内容包括财税法学教育、财政事权分配、央地财政关系、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房地产税、税收事前裁决等。◎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意义
本书共八章。第一章税法总论,主要包括税法和税收法律关系、税法要素和分类、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及现行税法体系;第二至第七章介绍具体税收法律制度,即税收实体法,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本书根据我国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编写, 全书共十一章, 在税法概述的基础上, 内容主要包括各税收实体法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资源税、财产和行为税、特定目的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以及税
《税法教程》整合“税法”课程、“税务会计”课程内容,突出涉税事项会计核算与税法内容的有机联系,适当考虑单独设置纳税筹划教学内容或教学环节;内容整合后的教材应当以适应税制改革的变化为基本要求,做到教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