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与作为私法的民商法之间何以能够发生关系?如何发生关系?发生的关系又应如何协调?本书回答的正是上述问题。换言之,本书研究的主旨就在于发掘税法与私法关系的本源,分析二者关系的形态,并且探讨当二者关系产生冲突时应如何加以协调。 本书认为,以对私人财产所有权的确认和保障为本源,税法与私法之间具有内在而又广泛的联系,表现在基本理论和具体制度两方面。前者,以契约精神及其所内涵的“自由、平等和权利”等要素为支点,深入影响到税法的概念和本质、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行为、税法的价值和原则等基本范畴;后者,则以债权债务法律关系为媒介,进而导致税法在税收债务关系的要素和变动等方面对私法的借鉴和引入。由此,作者试图以税法与私法的关系研究为起点,突破传统税法学缺乏自身理论基础的困境,促成
我们致力于房地产财税咨询培训几年来,切实体会到了财务同仁面临的困境。在课堂现场及课后答疑时,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房地产财务人员及税收征管一线的税务干部提出的海量提问与咨询。我们从中优中选优,精心挑选出500条疑点、难点、重点、焦点问题汇编成册,中经阳光税收筹划事务所编著的《房地产企业财税疑难500问》以房地产企业开发流程为主线,分为开发前期、拆迁安置、工程建设、预售环节、销售环节、清算环节、自持物业七个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又按照税种分别讲解。
税法 是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税法 服务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企业涉税法律知识、涉税岗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本课程坚持 理实一体、学做合一 ,以涉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直接为培养学生从事财税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核算操作能力服务。 本书包括税法认知、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小税种税、税务行政法制共八章。为培养高端应用型涉税岗位人才,本教材从 工作引例 情境引例 工作实 理论答疑 实务答疑 等方面对涉税实例进行分析与操作,主要讲授企业实际工作所必需的各税种的认知、计算、征收管理、涉税疑难解答等,突出税法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让学生在学习税法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税法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本卷要目 财税法学科与财税法理论前沿专栏 【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 关于“强化财税法基础理论研究,建设现代财税法学”的南昌倡议 【刘剑文 侯卓】 “理财治国”理念之展开 “中国梦”视野下的财税法基础理论 【席晓娟】 “中国梦”的财税法解读 财税法的法律性质 【刘剑文】 公共财产法视角下的财税法学新思维 财税法的价值、范畴与方法论 【朱为群】 财税法的伦理价值及其实现 财税法理论体系 【周刚志】 论财政宪法学之体系构造 财税法学研究新视野 【彭礼堂】 税宪法原则初论 财税法学科建设 【涂龙力】 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税法学体系之梦 财政法治与预算法改革 【蒋悟真】 预算法社会本位理念及其规范化表达 税法理论与制度 【杨秋林】 试论我国税收法定制度的宪法依据 两岸财税法与国际税法 【蔡茂寅】 社会保障的财政问题
税收行政诉讼既有一般行政诉讼的共性,又有个性。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税收规范性文件的司法审查、财政利益与纳税人权利冲突与平衡,税收法定主义与税法操作性之间的纠结与调和,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缺陷与弥补都是困扰当事人和裁判者的难点问题,期待着理论的回应。 《税收司法:原理与案例》精选18个税法典型案例,从税法主体、纳税人权利、税收行政程序、税收裁量、税法解释、证明标准等维度,结合真实案例展开评析,每一篇案例分析均遵循"案情简介-司法适用-理论基础-完善建议"的基本思路。案例的庭审争议焦点并不必然成为该案例的理论研究重点,但对案例的遴选和分类均以其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反思性的学术问题为标准,以期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回答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税法问题。
一、本书汇编了截至201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包括原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税务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所有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和部分重要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为了便于使用,在编辑过程中对于上述文件的某些重要修正之处作了必要的注释。 二、本书汇编的法规分为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其他税收、征收管理和附录六个部分。教育费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和社会保险费不是税收,但是由税务部门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征收,所以有关法规也收入本书。 三、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制的逐步完善,一些税收法规和相关法规也会相应调整。因此,税法执行中各种问题的处理都应当以现行法规为准。
一、目录编排合理。 丛书各个分册结合各个领域出台的新法文件、主法的修订情况,以及各个领域的法律理论体系,对整体体系进行修改,力求合法合理。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套丛书多数分册经过相关实务部门专业人士的审定,紧密契合实务人员工作的需求。 二、文件收录全面。 在具体分册的各个专题下,全面收入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司法文件,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涉及地方的文件具有实务指导性。本套丛书尤其要重视政策文件的收录,特别是劳动、社保、房产、土地这几个分册的目录设计。政策文件主要涉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两高及各部委的通知,会议纪要,负责人答记者问等。在某些分册中,甚至节录 十三五 规划、中央文件、政府工作报告等。 三、导读指引清晰。
《税法新编》根据我国*(截止到 2013 年 7 月)税收法规,结合“营改增”及“出口货物劳务”的*税法规定进行编写。根据税法课程的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我国现行税收体系的基本内容。全书共分为 18 章,内容包括税法概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及教育费附加规定、关税法与船舶吨税法、资源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与耕地占用税法、房产税法、车辆购置税法和车船税法、印花税法、契税法、烟叶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税务行政处罚与行政救济。另外,在本书各章节中,除基本法规和实施细则外,在引用其他法规文件时均注明了文号、出处,方便读者在实际应用时检索、查阅。 本书的特色在于:条文注释清晰,内容阐述透彻;案例丰富,应用性强。本书可以
《财税法论丛》自2002年4月创办以来,至今已经出版了15卷。《财税法论丛》秉承其作为财税法学界学术交流平台的一贯宗旨,不断精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奉献给广大读者。2013年10月11日,由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韩国税法学会主办,山西财经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韩财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围绕“中韩房产税法比较研究”的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和大陆的房产税制现状及改革方向,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充分的学术争鸣,形成了诸多具有建设意义的理论共识和学术成果。《财税法论丛》第15卷从“第四届中韩财税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近期收到的投稿论文中,精选了27篇优秀论文。其中: 《韩国在价格走势转换期为设计新的不动产税制的租税政策之审视》认为不动产税制的问题不单纯在于规制投机形态的交易,而
本书汇编了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8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所有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并对其重要修订之处进行了注释说明。
税法理念是指人们在对税收法律现象进行反思与总结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税收法律的基本看法、意识、信念或观念,是人们对税法的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税法认知模式。税法理念与税法制度、社会发展有着重要联系。 税法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从话语上获得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依法治税在中国税法理念中处于灵魂地位。依法治税理念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税法观以及西方法治思想的结合物,其有合理性,亦有缺陷。税收法治是指在税收“良法”的前提下,征税权得到制约,税法权威得以树立,征税人和纳税人权利都得到保障的法治状态。作者认为依法治税理念需要向税收法治理念转变。 本书分析了大量税法实务界的执法语言和执法行为,从实务中的语言和行为提取较新颖的论证材料,从而使研究结论更加真实可靠,其观察角度
国际税收合作和竞争以及各国税收制度趋同在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是明显且富有争议性的,尤其是在全球大多数国家已经逐渐放松了对资本和劳务流动性的限制的背景下。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税收法律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立法、执法、司法和非政府组织税制建设中均取得了骄人成果,胡天龙著的《中国税法法治(进展与前景)(英文版)》正是基于国际税收竞争和合作的背景,对中国入世以来的税收法律制度进行观察和详细梳理,为将来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提出建议。
邓保生主编的《环境税开征立法问题研究》重点研究环境税开征所涉及的诸多立法问题,遵循环境税征不征、怎么征、由谁征、向谁征、从哪征、征多少、何时征、在哪征、如何征的逻辑思路来展开。研究环境税开征立法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好其是否以及如何开征的法律问题,为此,本书从讨论环境税开征与否的前提性问题着手,先后论及环境税开征立法的实体法律问题和程序法律问题,进而概括性地提出并针对性地解决环境税开征的相关法律问题。
本书汇编了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1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发布的所有现行有效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并对其重要修订之处进行了注释说明。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税法基础理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关税法等重要法律法规.各章设有学习目标、主体内容、知识链接等特色板块.
陈红国著的《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研究的内容是中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本书选取了公平效率理论与路径依赖理论作为通篇研究的基础理论和贯穿红线。本书按照先理论前引后分项研究再整体展望的逻辑结构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立法路径、税制模式、纳税人制度、税基制度、税率制度、征管及法律救济制度等六项具体法律制度进行了路径式的梳理与研究。在梳理完各项法律制度的演进路径后,本书对个人所得税的演进路径做了整体的展望,展望以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立法修改建议稿》方式呈现。
《税法》围绕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介绍了18个税(费)种及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作为初学者应该掌握的税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为学生今后实际工作奠定深厚的基础。 《税法》的特点:1.《税法》采用二维码技术,正文中穿插的二维码内容有拓展知识、练习题和答案解析;表格后的二维码是填表说明和相关的其他表格,供读者参考。2.根据新修订的《资源税法》、《消费法》、《企业所得税法》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等税收法律法规进行编写。3.与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内容紧密结合,试题丰富,帮助读者顺利考证过关。4.内容实用、丰富,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每个项目首尾都配 引导案例 及 案例分析 、 知识链接
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而如何正确使用发票、如何准确计算和缴纳税款、哪些收入应该纳税、发生成本费用如何列支等实际涉税问题,也常常是困扰纳税人的难题,有的甚至还为此付出了代价、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税收工作的实践,根据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并结合现行有关政策,将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以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容易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并以问答的方式逐一进行了解答。 本书的突出特点:一是解答准确。所解答的每一个问题基本上都是原文摘录并附有文件名称、文号及发文日期。方便读者查找和核对原文。二是易于理解应用。对难以理解的问题,在添加注解的同时,还利用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分析。三是内容全面。纳税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