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的重创。随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形势的向好,在后危机时代下国际社会已从采取短期政策措施以遏制危机蔓延转向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全面改革重塑,金融监管的边界问题受到广泛重视。 《银行监管权边界问题研究》一书以银行监管权边界为切入点,对国际社会银行监管权边界调适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比较研究,并以此次金融危机为例,分析了银行监管权边界的结构性缺陷,着重对中国银监会监管权纵横向边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和全面的研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历史的实证考察,洞悉了银行监管权边界变动趋势和规律,为我国银行监管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本书对银行监管权纵向边界的讨论和研究,是立足于解决目前我国银行监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的
信用卡持卡人作为个体、分散的金融消费者,其与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等在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持卡人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商业银行业务中,以信用卡领用协议中的不平等条款为焦点,信用卡投诉个案始终占有较高的比例,但持卡人大多得不到满意的结果。随着信用卡功能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技术的持续升级,信用卡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问题,如联名卡与认同卡的无疾而终、信用卡消费积分、信用卡非法套现等等,需要运用新的法律视野来观察和分析。在实务中,因信用卡侵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还是刑事法律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需要拨乱反正,其背后潜伏的正是银行部门立法的不当行为。随着持卡人队伍的不断扩大,持卡人整体作为一个数量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其法律权益理应从立法、执法和司法等多个维度来加以
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总结审理中遇到的常见热点纠纷问题,对贷款办理、发放、监管和催收等环节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个人住房贷款审判与风险防范 着重从银行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提示贷款风险,分析风险成因,提出防范对策。 信用卡审判与风险防范 通过翔实的数据从多角度总结信用卡案件特点,探讨银行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商誉风险,并提出对策建议。 法律指引 精选收录了个人消费贷款最密切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银行、监管机构及个人提供法律指引。
《商业银行合规人员法律适用手册(第3版)》由胡平西、侯福宁主编,以我国目前有效的银行法规为依据,以商业银行从成立到业务运作涉及的环节和业务类型为主线,以合规促进业务发展为指导,在吸收和借鉴目前市场上银行业法律、法规汇编书籍经验的基础上,尝试采取新的编写体例,将法规嵌入银行日常业务经营与管理,在相关业务环节或领域,将我国现行有效的法规进行了梳理和整合,使读者可以对银行相关业务或领域的法规规定有系统、全面地了解,准确判断其是否“合规”、如何“合规”以及不“合规”的法律后果。 《商业银行合规人员法律适用手册(第3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全面性、实用性和操作性。为便于读者使用,在编写体例上根据商业银行成立及主要业务、管理领域,将本书分为公司治理、监管准入、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融资中的担保、中间
历经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如何认识中国金融改革所处的环境?如何认识我国金融体制的变迁?又如何考量我国的银行业发展、监管与金融创新?如何应对未来银行业监管的挑战?本书从开放的视角,以坦诚的情怀提出了有关金融发展的主张,对中国银行业立法、金融改革与开放、金融服务与创新、产融结合等相关问题有独到的判断,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金融发展问题以及应对经济全球化有的参考价值。
《企业上市解决之道》系列丛书作者投行小兵亲历投行力作!本书的作者作为一名多年投行工作的亲历者和实践者,以投行局内人的身份,以自己亲身的经历,揭开投行的神秘面纱,记录中国投行人士的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书中不乏投行工作的经典案例与操作,对有志于进入投行工作的读者而言,可以在入行前更真实的了解到行业状态,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银行法研究银行监管机构、银行、银行消费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随着金融产品的变化、创新而不断更新。无论进行何种更新,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是银行法不变的主旨,监管机构法、审慎监管法和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主旨设计的。但是,法律和金融市场的特点决定了银行法存在着滞后性,对金融危机或多或少只能作出被动的反应,影响了其主旨的实现。本书结合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研究了银行法从理念和具体制度安排上如何减少滞后性,从而能够在程度上能动地应对银行失败。
袁芳英所著的《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从压力测试方法创新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应用两个层面展开。构建了资产价格冲击下的考虑这三者关系的宏观压力测试框架,解答了压力测试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一系列有关于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的背景信息,所以如何选取变量指标,如何获得数据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和可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