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贸易有关的问题”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新问题。随着贸易障碍逐渐减少,人们开始关注“边境背后的贸易壁垒”(“behind the border barriers to trade”),即除关税和其他边境措施之外,其他具有影响国际贸易性质的国内政策和国内法律,由此引出众多与贸易有关的问题需要解决。本书围绕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竞争法问题展开论述,由导言和六章构成。主要内容如下: 章从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关系入手,简单回顾了国际贸易的历史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国际贸易领域各种形态的限制竞争行为作一归纳,并分析导致这种限制竞争行为的原因所在。从GATT到WTO,国际贸易ee的关税障碍大部分得到规范,而非关税障碍成为限制竞争措施的主要形式。目前,各种限制竞争措施屡禁不止,且形式多样,往往以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合法性为借口,愈演愈烈。 第
本书立足于现实的迫切需求,从反垄断法实施中的诸多问题中选取了11个专题,分上、中、下三篇进行论述。上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实施中宏观层面的问题,主要涉及反垄断法及其实施的基本问题、反垄断法实施中的政策法律协调、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竞争倡导以及反垄断法实施中经济学方法的应用。中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实施中具体制度层面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反垄断执法机构与反垄断裁决程序、反垄断执法中的宽恕制度、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以及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等问题。下篇是关于反垄断法在特殊领域实施的问题,重点就反垄断法在自然垄断行业、互联网行业和知识产权领域这三个比较典型的特殊领域的实施进行研究。
运用法律维护权利和利益,是读者选购法律图书的主要目的。法律文本单行本提供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但单纯的法律文本中的有些概念、术语,读者不易理解;法律释义类图书有助于读者理解法律的本义,但又过于繁杂、冗长。“实用版”法律图书至今已行销多年,因其、实用、易懂的优点,成为广大读者理解、掌握法律的工具。
我国反垄断法已经生效实施了五年多的时间,反垄断配套立法、行政和司法执法以及执法机构国际交流相继展开。与此同时,我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怀着极大的热情对反垄断法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成立了一些专业研究机构,涌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科研成果。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竞争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作为家综合性反垄断法研究团体,汇集了会内外各方的智慧和研究成果编辑出版《中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报告(2013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该研究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竞争法律与政策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发展历程和实施现状,详细分析了我国重点行业的竞争状况,综合评述了我国竞争法律的研究成果,密切追踪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竞争法律与政策的进展。
《竞争法的基本范畴研究》针对我国竞争法基本范畴研究的不深入、不系统现状,采用语义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竞争法基本范畴体系的建构及分析进行了一些尝试。首先从总结、借鉴哲学范畴体系建构的方法与步骤入手,
本书以“非强制性”为视角,对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一些特殊制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反垄断接受承诺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同意判决、同意命令制度,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接受承诺制度,澳大利亚的接受承诺制度,日本的劝告审决和同意审决制度,韩国的劝告纠正违法制等。二是反垄断指导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建议制度,欧盟的建议、忧虑函制度,日本的注意、警告制度,韩国的警告制度等。三是反垄断接受咨询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顾问意见、商业审查函制度,欧盟的非正式指导制度,日本的事前咨询制度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研究视角独特。本书从“非强制性”的视角对反垄断执法中的一些特殊制度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丰富我国的反垄断执法理论。第二,研究视野开阔。本书对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我国的反垄断非强制性执法制度的生成、实践及规范问
本书选取了44例不正当竞争纠纷典型案例。分为一般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其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三部分。由各个地区高级人民法院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资深法官点评而成。全书理论结合实际、观点鲜明,从对原案件的法理、法律分析上升到对同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考,论述精辟、条理分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每一个案件均分设[案情摘要]、[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一审法院审理结果]、[二审法院审理结果]、[法官点评]五部分。使读者能更清楚地把握法院与当事人的思路,由实践到理论实现对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本书可供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者、法官、律师、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专业师生、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者参考使用。
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律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准确、适当地运用法律法规。对于公民、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正常工作、生产经营秩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何面对汗牛充栋的法律、法规文件。如何把分散各处的相关配套规定集中起来.如何理解与适用法律、法规中的重点、难点,始终是困扰有关当事人和当局者的一大问题。 中国法制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出版适合大众需求的实用法律图书,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中的法律、法规应用问题。先后推出了配套规定系列、实用版系列等一大批适合大众学习、应用的法律图书,颇受读者好评。在总结这些法律图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约请了相关立法及司法实务部门的专家,精心选择法律文本。针对法律理
本书通过点面透视对反垄断法的内在功能问题、反垄断法的实施环境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竞争法学的理论研究与反垄断法律的实务操作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指导价值。
本书对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以及作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组成部分之一但却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的反倾销与反补巾法律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本项研究,从制度分析的角度诠释竞争法制度的理仿与宗旨,探讨竞争法制度发展、变代的规律,揭示竞争法制度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寻求构建与完善竞争法制度的良策,并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就我国竞争法各项具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以期对我国竞争法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有所裨益。在竞争法各种具体制度的研究过程中,本书注重吸收国内外竞争法制度研究的*成果,并以竞争法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为切入口,突出重点,强调个性;在世界经济空前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本书对国际竞争法律制度的研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体现出较强的
本书选取了44例不正当竞争纠纷典型案例。分为一般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侵犯商业秘密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其他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三部分。由各个地区高级人民法院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资深法官点评而成。全书理论结合实际、观点鲜明,从对原案件的法理、法律分析上升到对同一类问题的分析、思考,论述精辟、条理分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每一个案件均分设[案情摘要]、[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一审法院审理结果]、[二审法院审理结果]、[法官点评]五部分。使读者能更清楚地把握法院与当事人的思路,由实践到理论实现对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 本书可供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者、法官、律师、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专业师生、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工作者参考使用。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跨国企业的势力不断扩张,这些因素都对竞争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以国际交往为特征的全球经济中培养竞争,需要管理者采用全新的方式,需要一套国际竞争规则,这种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突出。过去制定竞争法被认为是普遍经济政策的要素,现在的焦点则转向追求能够被各国所接受的保护和管理全球竞争的有效方法。本书回顾了创建国际竞争政策的单边、双边、区域性和多边努力,认为目前已有的单边方式和国家竞争管理机构之间的合作都不足以解决问题,就竞争达成一项全球统一竞争规则的可行方式,并就全球竞争规则的结构和内容,特别是该项规则应具备的要素和应当首先解决的焦点问题提出了的建议。总之,对这一重要的和令人着迷的领域,本书将提供争鸣和谈判的框架。 本书分为
我社自2001年5月率先推出的“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业界人士称该丛书的出版在法律图书中掀起了“蓝色风暴”丛书自出版至今已达到的150种左右。这在满足读者各取所需的同时,也给读者的快速查找带来一定的难度。本着“以人为本,热忱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我们在保持原有丛书不变的同时,从中精选出发行册数达到20万册的常用法律,推出“常用法律配套规定”便携本丛书。 本套丛书除了秉承“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内容、全面、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修订及时、书脊上书名,统一编号等特点和做法之外,还在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1 采用便携本的形式; 2 缩小字号,补充内容,增加含量: 3 每本书都分为“主体法”和“配套规定”两部分,各主体法加注条文主旨。 4 主体法的条旨均上目录 5 定价统一为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