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知识读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较为详尽地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内容,说理透彻、清晰,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很高的非常不错性。本书由九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垄断法基本理论
全文共分八章: 章 合理原则一般界说。通过对美国合理原则实质内涵的揭文,界定合理原则的定义和特征。考察美国反垄断法的起源、谢尔曼法的制定、合理原则及本身原则的产生,认为合理原则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谢尔曼法》的不确定性。合理原则实现了制定法和普通法的结合。是对“*违法”和“字面解释”的修正。通过对欧共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之考察,确证合理原则不仅为美国的一项普通法原则,更是各国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体现在成文法国家反垄断法中的豁免规定,与本身原则一样,不过是合理原则的派生制度。 第二章 合理原则的思想渊源、相关理论及正当性。本章论述了合理原则来自于英国的普通法和衡平法思想。早在1711年,“米切尔诉雷诺兹”(Mitchell v.Reynolds)一案中,萌芽了早期的合理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它来自于19
本书精选中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司法部门借鉴国外司法实践经验提供实例,为我国立法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使法学专业的各类学生了解国内外法院经典判决的思路,从中受到启发。
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德国法与欧盟法研究中心在北京饭店举办了中德反垄断法比较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近50人,会议收到论文19篇。本书收集了研讨会的全部论文。 中德反垄断法比较研讨会的目的是为中国研究反垄断法的学者以及负责反垄断立法的政府官员提供一个与德国反垄断法的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共同探讨反垄断立法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会议讨论的题目主要的:竞争法中的国有企业,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的法律管制,对占市场支配地位企业的滥用监督,价格卡特尔,经济全球化中的合并控制,等等。这些题目不仅涉及法学和经济学,而且还涉及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的改革。
权威出版——中国法制出版社,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直属的中央经法律图书专业出版机构,法律、行政法规的权威出版机构。 精选法规——收录常用法律文件,为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密切、直接的条文规定。 专业解读——对重难点法条进行条文注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把握法律规定的精髓。 实用際——提炼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方案常用数据等内容,大大提高处理法律纠纷的效率。 法规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程序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程序规定。
竞争政策和政府规制无疑要共存共融,但由于二者差异的内在性和必然性,如何在制度上构建二者的协调机制成为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本书主要探讨了这种协调机制在竞争法上的制度构建及适用,包括对受规制产业的竞争法适用除外及相关行为的豁免制度,政府规制机关与竞争执法机关的管辖权划分、行政协调,以及对政府规制行为的竞争法适用等。在探讨中,本书既注重理论的发掘和探讨,也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而细致地构建了相关协调机制。 本书对竞争政策与政府规制协调机制的探讨,特别是相关竞争法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前瞻性。因此,笔者对此问题理论框架的搭建、论述的展开以及结论的获得难免会有所缺失和片面,但无论如何,笔者是以一种认真和务实的态度来进行写作的,并也希望文
此书作为我经济法理论应用和检验的成果,之所以选择反垄断法为切人点,一方面是因为,反垄断法是典型的经济法。以至于在经济法研究发达的日本有许多学者认为经济法就是反垄断法;加之,我国《反垄断法》酝酿十多年终于在2007年8月30日出台,反垄断法一时成为法学研究中的热点。另一方面是因为,我承接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一一《反垄断法的观念基础与解释方法》(08ZS37),并承诺终成果是专著。由于课题有时间限制(2008—2009两年),因而,我不得不放弃先前信马由缰、跟着感觉走的研究风格,而专注于课题的完成。同时,为尽快掌握反垄断法研究动态,以利于完成课题,笔者参加了一些垄断法研讨会,并有幸与一些长期从事反垄断法研究的学者如王晓哗、盛杰民、徐士英、黄勇、王先林、王健、李国海等教授,以及李剑、吴玉岭博士交谈,
《反垄断法专题研究》是对反垄断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制度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但作者没有把研究局限于反垄断制度本身,而是将研究视角扩展至反垄断制度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在横向上,通过对欧共体、美国、日本和我国反垄断法进行比较研究,使读者对反垄断法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感性认识;在纵向上,对国际反垄断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也进行了深刻分析。《反垄断法专题研究》共分九章,全面地介绍了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相关市场的界定、本身违法与合理法则、行政垄断的反垄断法规制、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的反垄断问题、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反垄断法律责任、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以及国际反垄断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在《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创新研究》中,笔者万宗瓒借用自身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综合经济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各自特点,建构了反垄断私人诉讼这一全新的类型化诉讼,研究设计了适合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法律制度的保障措施,以期促进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过程中,致力于寻求反垄断实施机制的制度性缺陷,以期在现有理论框架下摆脱固有观念,提升认识,在把握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近期新发展的同时,给予权益受损者更为全面的保护。
在《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创新研究》中,笔者万宗瓒借用自身跨学科的知识结构,综合经济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各自特点,建构了反垄断私人诉讼这一全新的类型化诉讼,研究设计了适合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法律制度的保障措施,以期促进该项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过程中,致力于寻求反垄断实施机制的制度性缺陷,以期在现有理论框架下摆脱固有观念,提升认识,在把握国外反垄断私人诉讼近期新发展的同时,给予权益受损者更为全面的保护。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国际市场之竞争不断加剧。反垄断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完善,近年来也成为各国经济法制领域中的一大焦点。本书分别从国内与国际观点论述两岸在反垄断法之立法与实践经验,以尝试建构起反垄断法下之竞争法制。
薛兆丰博士的这本书对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价值。简单地说,它指出了美式(更大程度上是欧式)反垄断法的种种圈套和谬误,而许多国家正在生搬硬套这种反垄断法。只要读完这本著作,你就会奇怪在经济科学当道的年代竟然还有如此错漏百出的东西,而且还会惊叹其它国家竟然还会对这趟混水趋之若骛。 兆丰的项工作,就是阐释为什么一系列的现象——诸如企业扩大规模、锁定转售价格、企业纵向整合、低于成本定价、价格歧视和多种类型的合并——其实都是促进竞争和有益经济的行为。不幸的是,用来解释这些好处的这些强有力的经济逻辑,以前并不总是被人理解。美国的反垄断法始于1890年,但兆丰所介绍的这些令人折服的解释,许多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在经济学研究中成形的;而尽管美国的法院在过去这些年里已经开始重塑反垄断法,以求体现
为了更好地探索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规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结合20多年办学经验,从教材的体例、版式设计上作了改革,以适合学生的学习。在内容上力求反映应用性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认识事物的创新能力,以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的需求。在建设文字教材的同时,我们还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辅之以录音、录像、CAI、网络课件等学习材料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本套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法学专业系列教材。
《反倾销的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分析》法律问题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与计量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准确和客观。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倾销和反倾销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文献综述;反倾销程序、措施与确定构成倾销的标准;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影响(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影响(计量检验);中国遭受反倾销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策建议。
本书从分析倾销和反倾销的基本理论问题入手,在介绍了反倾销的基本法律问题之后重点分析了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影响和中国遭受反倾销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本书法律问题与经济分析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与计量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做到准确和客观。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倾销和反倾销的基本理论问题与文献综述;反倾销程序、措施与确定构成倾销的标准;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影响(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国对外反倾销的经济影响(计量检验);中国遭受反倾销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对策建议。
本书以“非强制性”为视角,对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一些特殊制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反垄断接受承诺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同意判决、同意命令制度,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接受承诺制度,澳大利亚的接受承诺制度,日本的劝告审决和同意审决制度,韩国的劝告纠正违法制等。二是反垄断指导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建议制度,欧盟的建议、忧虑函制度,日本的注意、警告制度,韩国的警告制度等。三是反垄断接受咨询制度,其中涉及美国的顾问意见、商业审查函制度,欧盟的非正式指导制度,日本的事前咨询制度等。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研究视角独特。本书从“非强制性”的视角对反垄断执法中的一些特殊制度进行了分析,这有助于丰富我国的反垄断执法理论。第二,研究视野开阔。本书对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以及我国的反垄断非强制性执法制度的生成、实践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地宣传反垄断法,使社会各界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保证反垄断法的顺利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编写了这本《 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逐条作了说明,并附上相关规定,便于准确理解和把握立法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