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较多,也引发了较大争议。董晓敏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针对实践巾存在的“有损害即有救济”的误区、过于宽松的兜底保护观念以及对不正当性的论述缺乏实质性考量因素等问题,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对于权利和权益区分保护的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一般条款的适用进行了具体化研究。对于与知识产权相关权益有关的纠纷,本书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不能对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提供与知识产权法同等的保护;对于其他与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无关、纯粹涉及行为正当性判断的纠纷,如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本书提出建立若干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综合评估判断。 本书适用于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者、法官、律师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本书由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立法的同志撰写,书中逐条对反垄断法的立法背景、立法旨意、法条内涵、实务中怎样适用均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为广大读者更设刻的理解立法原意,在法条解义后附上了相关的重要法律规定。本书的体例为三部分:*部分:法律文本及条文释义;第二部分:立法文件;第三部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本文采用奥地利学者威尔勃格的“动态系统”理论,提出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并考虑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各方经营者的利益考量(包括原告所要求保护的利益、被告行为对原告利益的影响、原告采取避免损害措施的可能性及成本、被告正当的竞争需求、被告的行为是否歧视性针对原告等);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以及公共利益等。
本文采用奥地利学者威尔勃格的“动态系统”理论,提出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并考虑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各方经营者的利益考量(包括原告所要求保护的利益、被告行为对原告利益的影响、原告采取避免损害措施的可能性及成本、被告正当的竞争需求、被告的行为是否歧视性针对原告等);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等;以及公共利益等。
自从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常听到关于建设市场的议论。其实,从根本上说,建设市场就要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而建立和维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秩序就要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前者,我国有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后者,还需要制定反垄断法(或者反限制竞争法)。其中,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文学国所著的《滥用与规制——反垄断法对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之规制》,就是研究和探索反垄断法如何规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行为的专著。由于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愿以寥寥数语作此序。 这部著作从竞争理论切入,系统考察并研究了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构成要件及其典型表现,以及规制措施,它给人以系统的理论构造和耳目一新的观念。 按照行为规制主义的思路,反垄断法并不是笼统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较多,也引发了较大争议。董晓敏著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适用》针对实践巾存在的“有损害即有救济”的误区、过于宽松的兜底保护观念以及对不正当性的论述缺乏实质性考量因素等问题,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对于权利和权益区分保护的理论,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对一般条款的适用进行了具体化研究。对于与知识产权相关权益有关的纠纷,本书强调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不能对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对象提供与知识产权法同等的保护;对于其他与知识产权权益保护无关、纯粹涉及行为正当性判断的纠纷,如网络新型不正当竞争纠纷,本书提出建立若干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综合评估判断。 本书适用于知识产权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者、法官、律师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配合反垄断法的学习、宣传,帮助读者理解这部重要法律的内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和研究室参与反垄断法立法工作的袁杰、王清、李建国、赵雷、王翔、刘新林、陈扬跃、胡健等同志编写了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反垄断法的内容进行了介 绍,供学习参考。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法制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法制建设同步进行;为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继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既要充分地肯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已经取得的成就,又要客观地评价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法制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当代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应当携起手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开拓前进,认真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法制建设的新课题。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知识读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较为详尽地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内容,说理透彻、清晰,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很高的非常不错性。本书由九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反垄断法基本理论
本书是一部研究竞争法的论文集。竞争法广义上包括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本书所讲的是狭义竞争法,即反垄断法。 我国迄今尚未颁布反垄断法,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不了解反垄断法,致使我国现实经济活动中公然出现了行业价格自律、企业联合限价或者限产等严重限制竞争的现象。电信、电力、铁路 等具有自然垄断或国家垄断性质的部门仍在滥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地方保护和部门封锁等不合理的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也很严重。这种状况不符合我国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不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形势。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加强对反垄断法的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竞争法,以便实现我国法律制度的现 代化和科学化。 本书辑入的20篇论文主要选自我1995年以来在反垄断法领域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