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20世纪中国工会法的变迁为研究对象,以民国时期工会法的变迁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民国时期及新中国颁布的工会法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初步的探讨。其中,就民国时期来说,北京政府、广州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工会立法格外引人注意,本书即按不同政府的立法分别进行阐主术。
2011年5月,在各方努力下,“乔法官说法”栏目在《劳动报》开设。三年多来,乔法官利用业余时间,针对劳动争议法律适用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该专栏中撰写了一百二十余篇文章,专门解答广大读者关心的劳动争议法律问题。经过不懈努力和持续积累,目前“乔法官说法”栏目已经形成了二十多万的固定读者群,成为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的法制类专栏,也成为增加司法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法制宣传平台。 随着专栏影响力的扩大,编者越加感受到群众对劳动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需求之迫切。从一份份的读者来信中,编者感到的是信任、期盼以及沉甸甸的责任。为此,编者在继续做好“乔法官说法”栏目的同时,将三年多来的来信问答予以整理精选、修订汇编,形成这本《乔法官说法100题——劳动纠纷实务问答》并公开出版。为便于阅读,本书将
本书按照劳务派遣业务需要,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分门别类拆分,包括劳务派遣规定、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息休假、劳动保护、争议处理等部分内容,每个内容分解为若干细目,每个细目下列若干法律条文。
周秋琴所著的《法学视野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从农民工身份的产生入手,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其中包括:农民工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社会保障权利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的路径,从完善立法措施、强化政府执法职责、疏通司法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加强法律援助、加大普法力度等方面给出突破路径。
本次修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2012年12月28日修订的《劳动合同法》、2012年12月31日通过的《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四)》、2013年12月20日通过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工伤保险中等相关问题进行了修订补充。 2.对上一版图书中存在的错误或表述不准确、不清晰的地方进行了修改、润色,删繁就简,进一步提高了书稿内容的质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劳动关系的运行日趋市场化、多样化、复杂化。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劳动法制建设得到了加强,劳动法律的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的颁布和实施,为平衡劳动关系双方权利、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发挥了重大的、积极的作用。 本书立足于对*的立法、司法解释的详细剖析,注重联系司法实务中备受关注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如针对《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及相关法律责任等进行详解,并设专题对理论和实务中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较具争议的法条更是配合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在保证内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同时,加强了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对读者理
本次增订第四版,除了对原书稿的部分内容查缺补漏之外,专门针对《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新规定,对增订第三版时新增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流程再造”专章内容进行了大幅修订。 希望本书能够继续引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和有序,进一步切实有效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和法律风险,为促进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贡献一份力量。
《警官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原理与实务》以培养技能型的法律服务人才为目标,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教育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劳动法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实践而编写完成。全书共上下两篇六
民事法官们的审判工作,承载着数以万计疑难繁杂、类型众多的民事案件,也承载着民众在追求公正裁判维护自身权益时的种种诉求。如果我们认同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如果我们能够从数万件案件的厚重中升华,如果我们承认法律的实现在于法官的思辨,那么我们将把自己精心的裁判呈现,将把法官裁判时思考的过程剖析,于是这本书就摆在了读者面前。有人说法官在法台上的风采是属于庄重、威严与沉默的,那么正因如此,解读法官沉默背后的思考才尤为重要,法官们自己精心的解读,正是要让每位读者分享这审判智慧之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