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第三版)》主要更新在三个方面: 一是更新了材料。继2014年《行政诉讼法》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行政处罚法》《民事诉讼法》先后修改,最高法院出台了几个重要司法解释。在此期间,各地法院公开了海量裁判文书,最高法院也裁判了众多案件,精彩案例让人目不暇接,书中案例自然吐故纳新。除了公开的司法统计数据,作者通过自己建设的裁判文书数据库,尝试对220万份行政裁判文书进行大数据分析。上述法条、案例和数据一般截至2021年底。 二是充实了内容。增加了一章 诉讼程序概论 ,涉及行政诉讼的任务、参与人和基本原则。节与小节有多处调整,受案范围、事实认定、判决方式几章做了较大改动,适格原告、行政协议、行政行为无效、规范性文件审查、协调处理、再审程序等问题也有了更多学习和思考。全书篇幅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七版)》是根据*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要求,为高校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编写的专门教材之一。该书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教材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 本书第六版问世以来,陆续发生了几件对本书内容有重要影响的大事, 迫使 我们不得不对本书进行全面修订,推出本书的新版 第七版。否则,本书的内容将会落后于时代,与现实脱节,给以本书为教材的广大高校师生带来困难、困惑。近年来发生的对本学科有重要
本书第三版出版后,人民法院先后发布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司法解释文件:《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一个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这三个司法解释文件的发布和施行,特别是其中个司法解释,共有条文163个,对2000年和2015年的相应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修改,补充了大量的法律具体实施规则,作者对本书第三版加以全面修改:补充对上述三个司法解释进行阐释的相应内容,纠正原书中与三个司法解释规定不一致甚至相冲突的论述。 本书第四版相对第三版,体例也略有改变:一是增加了 行政协议诉讼与行政公益诉讼 一章(第十三章),以反映和体现我国行政诉讼近年
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著的《行政诉讼文书样式(试行)》共分两大部分:**部分是法院制作的文书,其中又分别包括法院对当事人制作的文书,主要有判决类(含调解)文书、裁定类文书、决定类文书、通知类文书等共96个;还包括法院内部制作的文书,如各种内部报告类、函件类文书等共14个。第二部分是指导当事人诉讼行为的文书,主要包括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再审申请书等,共22个。
2017年11月13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2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解释》,并于2018年2月8日正式实施。这部司法解释是*人民法院通过的又一部诉讼法的基本司法解释,是对以往司法解释、司法批复、司法政策的一次全面总结、汇总、修改、完善,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标尺,将对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行政审判工作健康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该司法解释与法释[2000]8号司法解释相比,新增条文82条,修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改条文74条,废止15条,只有7条没有修改 主要涉及期限、中止诉讼、终结诉讼、上诉程序、发回重审程序等。) 本书稿以讲义的形式,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全方位的讲解,内容包括受案范围、管辖、行政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与受理、审理和判决、行政机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上下)/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由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主编、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编,系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丛书之一,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一部系统、完整的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图书,包括【条文主旨】【条文理解】【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典型案例】等栏目,是对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如何具体适用的权威解读图书。
本书精选大量案例,解读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行为的主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事实认定、行政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等行政法中的重要命题。本书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又通过理论分析、规范解释等方式重新回到案例,从案例视角对行政法的原则和规则进行抽丝剥茧,梳理出能够直接服务于实践的研究成果。让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执法中容易触碰的法律底线,防止在行政诉讼中出现败诉的尴尬局面。同时,也有助于提示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应从哪些角度防止行政行为存在的违法与瑕疵。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主线,全面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了行政诉讼的历史与现状、原理与制度、理论与实务问题。在写作过程中汲取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了*新的国家立法和司法解释的内容,对于学习和研究行政诉讼法,培养和提高行政诉讼技能具有较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行政诉讼30年:亲历者的口述》是对行政诉讼30年辉煌历程的回顾,以时间轴为主线,忠实地描述了22位亲历者的口述经历,回顾了《行政诉讼法》立法中的艰辛,记录了我国《行政诉讼法》从无到有,到行政法律规范、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的逐步完备,以及行政审判制度的艰难创立到现在的蓬勃发展。
本书由全国各地法院选送2010年审结的行政类案例,并由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专家遴选出有代表性的案例,全面反映了2010年中国行政审判的全貌。
《*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自2018年2月8日起施行,共计163条。本书采取【法律条文】【解释要点】【适用指南】【疑难解答】【典型案例】【相关规定】的特色体例,针对本解释展开逐条解析,进一步明确和解答本解释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重点疑难问题。全书简明清晰,要言不烦,为人民法院处理行政案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助于广大司法实务及理论研究人士了解、学习、理解、适用本解释。
由江必新和梁凤云编著的本套书通过对中国从清末到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及之后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完整回顾,呈现中国行政诉讼法制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历史感强,资料丰富,有相当多的资料属于首次发掘和首次公开。本套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两万余篇国内外的文章和著作,资料性非常强。 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本套书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 本套书从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司法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实务界,尤其是行政审判法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本套书主要是从中国行政诉
根据1989年《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定的判决有维持判决、撤销判决、重作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和行政赔偿判决6种。2000年人民法院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增加了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确认判决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判决3种。根据20多年来的司法实践和学理论证,行政诉讼法拟可再增设给付判决、禁止判决和补正判决3种。本书以12篇专题论文的形式,深入而系统地分别研究了上述12种行政诉讼判决的概念、法理基础、基本功能和适用条件等,有的专题还提出了行政诉讼法有关判决条文的修改意见。本书是国内部全面论述行政诉讼法判决的专题著作。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准确理解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院承办起草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编写了《人民法院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本书重在对司法解释进行逐条释义,准确阐述条文要旨、起草背景、条文理解、适用指引。
为了便于广大行政审判法官、 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公民在诉讼活动中查阅,本书梳理了1982年以来有关行政诉讼的法律、 法规、 规章111件,*人民法院有关行政诉讼方面的解释、 批复、 答复、 通知等司法文件290余件, 指导性案例和公报案例48则。本书资料详尽、丰富全面,适合各行政领域工作人员查阅使用。 为方便读者查询,本书分为 法律、 法规、 规章编 司法解释编 国家赔偿编 三编。其中, 法律、 法规、 规章编 分为综合、 土地、 住房城乡建设、 公安管理等18个小类; 司法解释编 也分为18个小类, 分别是综合、 受案范围、 管辖、 诉 讼参加人、 证据、 期间、 起诉与受理等。
本书及时反映司法改革的*动向和成功经验,反映*立法和司法解释。作者多年从事法官培训工作,有着接触司法审判实践的优势,许多论述都直接反映了行政诉讼司法实践的具体做法,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的发展水平及其理论前沿问题,特别是能够结合我国行政审判与行政诉讼的教学研究实践,该书论述深入浅出,语言朴实易懂,既可作为高等院校行政诉讼法专业课程的教材,又可作为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参考,也是一本适合广大群众了解中国行政诉讼法律规定的普及之作。
在三大审判当中,行政审判受困于现有体制的问题*为突出。为了独立独立行使审判权,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审判的信心,*人民法院在诉讼管辖改革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按照*人民法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异地管辖、交叉管辖、集中管辖等多种方式,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管辖制度和丰富的改革经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书中全面展示了五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推动行政诉讼管辖改革,特别是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的重大成果、先进经验,对各级人民法,对各级人民法院学习相关法院的经验,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全面推进跨行政区划法院管辖有很大助益。
★权* 本书由*人民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担任主编,由*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也是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起草人梁凤云担任副主编。本书,权*、务实、适用性强。 ★全面 将《行政诉讼法》和新《行诉法解释》进行对照并解读 ★清晰 附录修改对照表,修改内容一目了然。 ★纯干货 繁冗的不要,没用的不要,轻装上阵,让阅读更简单。
本书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编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全部内容进行逐条释义,对行政诉讼法修订的内容进行了重点解读。并从司法的角度,对行政诉讼法适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尽可能全面和客观的解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诉讼法的修订背景、修订重点、司法执法适用等。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原理与规范》着眼于我国的现实审判需求,紧密结合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和《*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在借鉴吸收国外证据制度和理念的基础上,对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据能力、证明力等问题作出了全新的分析和讨论。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的决定》。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签署第15号主席令,决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年4月20日,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8次会议通过了《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5年5月1日起与新行政诉讼法同步施行。本书是对行政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修改背景、条文释义、实务指导的全面阐释,对准确、全面理解新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有关条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