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民法大全翻译系列:学说汇纂(第二十二卷):利息、证据、对法的不知》属于《学说汇纂》第四部分(第20~27卷),它也属于由17卷书组成且均被称作“单行卷”的那组。该卷讨论了利息、孳息、海运借贷、书证、证人、证据和推定。 在关于《学说汇纂》的批准的Tanta敕令(Cost.Tanta 5)中,优士丁尼指出,与前面两卷(第20、21卷)一样,该卷在内容上更接近第三部分;该部分涉及的是应当给付的物,也就是债。我们还将看到,由于问题的类似性,该卷中也穿插了与物权保护相关的问题的论述。 就如其他卷那样,该卷书也未清晰地显现关于讨论对象的共同点,以至于在永久告示中不存在对应的标题,在法学阶梯中也没有相应的论述。然而,可以这样来理解,即前两章的共同点在于除主物之外还应当被给付的附属物;随后三章的共同点在于证
本书系统介绍了民事证据法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的分析研究,在全面阐述民事证据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民事审判实践中民事证据的特点及运用,以我国民事实体法、民事程序法及司法解释为依据,
本书是关于行政证据问题研究成果的汇总,内容涉及行政证据学的构建、中国行政证据规则的形成、发展及存在问题、部分国家行政证据规则介绍、行政证据排除规则、行政程序证据规则、行政诉讼证据规则、行政程序言词审理制度、行政程序证据规则与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关系等。该书的出版,对行政诉讼与行政证据学的基本问题研讨有促进作用。
本书总结了中外法学界有关推定问题的研究成果,对两大法系国家的推定制度和相关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简单地进行借鉴和移植现成的理论,而是在反思性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初步创立了一个有关推定问题的理论体系。例如,他认为,目前中外法学界对推定所下的定义,基本上属于操作性定义,而“属加种差”的实质性定义才更能解释推定的本质,他将推定定义为“事实裁判者从基础事实和辅助条件出发,借助推理的形式,对案件事实进行盖然性选择或假定的认定事实的方法”。又如,在推定的效力问题上,他认为“推定的效力不是转移证明责任,而是将具有可能性、假定性的情况认定为案件事实”;“推定的功能在于给事实裁判者,对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提供一种裁判出路,推定为自由心证的公开、证明标准的
本书全面地介绍了刑侦逻辑的基本知识,重点阐述了破案过程中的逻辑智慧。本书通过分析杀人案件、强奸案件、放火案件、爆炸案件、抢劫案件、盗窃案件、流窜犯罪案件等四十几个案例,介绍了刑侦工作的基本知识,说明了什么是刑事犯罪;介绍刑侦逻辑学的三条基本规律——溯因律、排疑律和理由律;阐述刑侦概念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刑侦选言推理、刑侦假言推理、刑侦回溯推理、刑侦类比推理的规则及其在破案中的智慧;说明什么是求同法、分析综合法及其在破案中的智慧;重点阐述刑侦假设的特点、验证和作用。本书的特点是:通过剖析曲折复杂的案例解说逻辑智慧,把科学性同生动趣味性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21世纪,我国的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加入WTO,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的战略决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0年以来,我院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意见的出台,专业结构的调整,教学计划的全面修订,以及新一轮课程建设工作的启动,都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乃至整体办学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材作为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载体,是我院新一轮课程建设的重点。为了适应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目标的要求,学校决定
《民事证据规则适用》归纳了大量的证据运用方面的技巧和方法,如:如何确定证明对象,收集证据的技巧与方法,如何进行举证、质证和认证,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标准等。同时,围绕日常生活中适用证据规则经常遇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遴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司法实践中的证据理论和实务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对证据运用的前沿理论作了详细的介绍,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为实现证据收集、审查、运用行为的有序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标准由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物证检验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79/SC 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臣、尹春社、邢桂东、楚川红。
本书依据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和辩护四项基本职能的规范运行,全面收集编辑了自新刑法、新刑事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至2001年5月间现行有效的刑事法律等有关规定,共计131件。在编排上将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大部分,是至今收录刑事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最全面、实用的刑事办案工作用书。
传统证据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证据,主要研究证据的概念、属性以及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证据各自的特点等;二是证据的运用,主要研究证据的收集保全、审查判断以及运用证据认定案情等。由此建构的证据学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将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活动基本等同于办案人员主观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因此主要涉及认识的问题,证据怎么样去伪存真,认识怎么样由浅入深,后办案人员的主观认识怎么样正确反映客观实际。 现代刑事诉讼,审判是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被追诉者的刑事责任问题要得到终确定,法庭要对被告人是否有罪以及应否处以刑罚的问题作出终局的、权威的裁决。现代刑事审判,采取证据裁判原则,即发案件争议事实的认定应当依据证据。
当代著名作家何家弘是法学界中屈指可数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之一,他不光是法学家,也是杰出的侦探小说作家。何家弘在教学科研之余,喜欢撰写小说、杂文、随笔,他创作的“洪律师探案系列”已被陆续翻译成法文等其它国家的文字,产生极大的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各大报纸都进行过专门的报道,国外的媒体如日本的《留学生新闻》、法国的《世界报》和《读书杂志》等报刊都曾对何家弘及其作品进行过专门的报道,法国的一些研究生把何家弘及其小说作为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主题。何家弘精品系列丛书是他的各类作品的一次精品展示,丛书共分五部,其中有《神证·人证·物证》、《毒树之果》、《豪门血案》、《黑蝙蝠·白蝙蝠》、《双血型人》,从法律文学方面来说,这五部书部,体现了此领域作品高水准高品位,从叙事艺术上来说,有着其特殊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