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是联合国核心人权公约之一,也是其中最早的一个。中国于1981年加入了《消除种族歧视公约》,并积极履行相关义务。 本书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本系统分析《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的评注。该书结合大量实证资料和学术文献,介绍了《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分析了核心条款的准备工作、缔约国和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的实践并加以评论,阐述了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如何落实《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的报告和申诉程序并在此过程中保持其生命力、增强其相关性。 本书是理解和研究《消除种族歧视公约》的必 备工具书,对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机关,对从事国际人权法和人权工作的学者、学生及实务工作者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际海上交通是维系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的主要途径,尤其对沿海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影响巨大。本书从国际海上交通安全保障的视角,结合海上安全保障在现代社会出现的新形态和国际公约的发展,从问题意识出发,以国际海上交通安全保障的构成为主要研究内容,选取海上通航环境安全保障、海上交通工具及其人员安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调查、国际争端解决及国家的国际责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自 1787 年提议和起草《联邦宪法》,到 1789 年正式批准,对于是否应该批准《联邦宪法》曾有一次紧张而重要的大辩论。麦迪逊、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在一系列文章中表达了支持它的主张,后被称为“联邦论”。而反对批准的论证则由多个作者以多种形式表达,其中多数人使用了假名,后来这些文章以“反联邦论”闻名。本书是反联邦主义者所写的关于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评论文章与信件的合集,涉及联邦权与州权、宪法解释权、审判权、税法、常备军、参众两院与总统的权力分割、权利法案的缺失等等,是理解美国《宪法》与制宪历史的重要文献。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空间法研究水平,为广大空间法研究学者提供系统的研究资料,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立足于对每年的空间资料的系统整理,主办了《中国空间法年刊》。我们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该刊办成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和经典资料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早成立的空间法教学、研究专门机构之一。自成立以来,北京理工大学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在教学、科研和资料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特别是其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教学在国内外更具影响。在科学研究方面,该所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特别是其国内资料齐全的空间法资料中心,为从事空间法研究的广大学者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2019年学刊主要收录全国空间法学者2018年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重要参考文献。
《刑事诉讼法规范总整理(第五版)》 新颖实用的编辑方式:以文本为中心的整体列举和以法条为中心的分散列举相结合,在保持刑事诉讼法典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法典具体条文与各规范性文件的具体规定之间的快速链接。 全面准确的法律整理:收录了我国建国以来发布的现行有效的刑事诉讼法律规范性文件,使读者一书在手,尽览所有刑事诉讼法律规范。 本书稿2008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2013年第三版,2019年第四版。本次为第五次再版,增加的新司法解释条文众多,涉及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方方面面。
本书共六编:第一编国际贸易法概述,第二编国际货物销售法,第三编国际货物运输法,第四编国际货物保险法,第五编国际贸易货款结算,第六编国际贸易争议解决。国际贸易所涉上述各领域有复杂的公约、法律、国际惯例以及实务做法,而且各国对不同条款均有不同判例,给从业者理解适用这些规定带来困惑。 本书力图对国际贸易涉及的各领域、环节的中外公约、法律、学术问题,以及实务操作和案例,做深入浅出的分析,努力把抽象、晦涩的条文,变成生动的案例,学术与实务结合,把学术问题体现于实务和案例,以实务和案例反射学术。本书不是纯学术著作,但力争对学术及其争议作介绍,让读者了解学术观点和争议热点。本书不是纯操作手册,但力争使从业人员用学术和裁判规则指导日常工作,成为其桌上常备宝典。本书不是纯案例分析,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