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了解德国民法总则的基础性读物,是德国畅销民法教科书《德国民法导论》的导言和总则部分,亦是作者的代表作。书中讲解了民法的渊源、权利主体和权利客体、意思表示的要素、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代理的法律基础、无权代理人的责任等问题,并附有大量案例、图表和学习提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德国民法基本理论和相关规范,以及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法律规定是如何适用的。
本书是在《现代英美董事法律地位研究》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的。该著作对现代英美法系国家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作出了全面和系统的介绍,包括公司董事的职位、董事对公司事务的管理、公司董事的代理权、董事利益和义务相冲突的规避、董事义务的强制执行等。书中还增加了有关事实董事和影子方面的内容和英国1989年公司法关于公司越权行为原则的*规定。该书中的许多理论已经为我国立法机关在2005年公司法中所借鉴和采取,诸如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理论、公司机会规则、自我交易规则、派生诉讼制度等。
《平凡企业资本运作实务丛书》的出现,是市场对投资银行可操作性运行、流程和具体业务细节的需求的积极回应。而从其创新的体例结构、独到的理论阐释、精彩的实战技法等层面来看,堪称是近些年来中国少有的一套投资银行业务“孙子兵法”。《世界各国投资法律环境实务》为其中之一,由陈平凡所著。本书不仅为战略研究所需的理论创新作了铺垫,同时讨论的内容直指中国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语言运用上力求准确、严谨,而又不失明白和畅达,体现出实务性著作所追求的文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书中使用各种直观清晰的数据统计列表,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价值,更增强了它的可读实用性。
在课题进行的全部过程中,本人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处理西方哲学这一法学理论资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和方法论作为评价西方法学的基本标准。在此前提下,我坚持以下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科学的态度,即尽可能地占有充分的手资料,实事求是地确定西方法哲学流派的“本真”意义,不随意取舍和解释资料;既不“六经注我”,也不“我注六经”,反对实用主义;不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简单地否定一切。第二,审视、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即不盲目认同和被动接受;坚持用批判的眼光对待每一种观点,每一个法学家,每一个法哲学流派,试图通过敏锐的批判达到深刻的理解。第三,比较的方法,即对西方法哲学流派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并注意把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的比较与对它们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影响的比较结合起来。第四,历史的方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吸收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增加,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其中国家安全是不容触碰的底线。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十分必要,对此加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研究》系统深入地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一部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投资的产生、发展以及东道国对外国投资的保护与规制作了阐述,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事实上与法律上的基础;第二部分,对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政治内核、法律化过程以及执法与司法的政治回归等角度,揭示了国家安全审查行为的特质;第三部分为比较研究,对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典
本教程由我国研究外国宪法的专家学者编写,系统地论述了当今世界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宪法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制度及其具体运行过程。分导论、四编十二章。导论着重论述外国宪法研究历史、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方法,从总体上说明了学习与研究外国宪法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各章根据宪法文化的特点,分别阐明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的宪法沿革、基本制度与运作过程。 本版修订除更新相应国家宪法制度的介绍、更正文字的错讹外,暂删除了介绍朝鲜、波兰、肯尼亚、挪威等国宪法制度的章节,以保证知识体系的准确性,并进一步压缩篇幅。本教材是作者在总结长期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外国宪法学研究方面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部分编写者都有到相关国家留学和学术访问的经历,因此所采用的资料比较准确,主要从宪法理论和宪法运行两
本书是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其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深入地阐述了有关国家的刑事立法和各种理论观点,然后比较优劣,评论得失,发表已见。阐述各种观点尽可能引用原文,书中引用各种资料一百余种,在比较刑法学方面,这样规模宏大的著作为国内前所未有。 此书由刑法的基础理论、犯罪论、刑罚论三编组成。编包括三章,比较研究了刑法的概论、机能和种类以及罪刑法定主义,论析了近代刑法学说的历史发展。第二编包括七章,比较研究了犯罪的概念和种类、构成要件理论、违法性论、责任论、未遂犯论、正犯与共犯、罪数论。第三编包括六章,比较研究了刑罚的概念、目的和机能,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适用,刑罚的执行,刑罚的消灭和保安处分。后两编以大陆法系国家刑法总论为主,兼及英美刑法规定,学说和规范广及日本、德国、
本书的部分讨论了美国的制度在现实中的运作方式,第二部分描述了德国制度的现实运作。不寻常之处在于两部分的描述是基于同一虚拟的案例。这可以使读者对美国和德国制度的运作一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比较,另一方面对两个制度中各自的特征进行比较。 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是比较评论。在第4章从德国的角度讨论了美国与德国制度的类似和区别,第5章从美国的观点对相同问题进行了论述。第6章试图帮助中国的读者理解比较问题并且指出那些对于借鉴可能会有用的程序,这一章也讨论了借鉴时需要考虑的有利与不利以及相应的条件。这一章也特别强调了与人权保障有关的事项。
本书以 法学教育 和 法学实践部门 作为美国法治人才培养的两个主要切入点。一方面,系统阐述美国法学教育的机理和机制,包括法学教育管理体系、教学课程安排以及各类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为能更加直观地介绍美国法治人才市场,本书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探寻美国法学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本书专门分章节叙述以法律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各种职业选择和路径,不仅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和教学科研人员等国内较为常见的职业,还包括政府法律顾问等国内正在兴起的职业。本书以客观的视角,采用大量*的数据,对诸如美国律师资是否为美国法官任职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终身制如何实施等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以期消除国内对美国法治人才培养的一些疑问。此外,本书穿插了中外学者对美国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讨论,既有宏观层面,也有微观层面。以期引发读
荷兰,是世界上法治发达国家中的先行者、大陆法系的重要代表国家,也是现代公司制度、现代金融制度的先驱与典范。在现代劳动法领域,荷兰更是先行国家。国际劳工组织的一系列规范,率先在荷兰得以实践,其劳动法在理念、制度、措施、原则等方面都代表着国际劳动法的发展方向。译介荷兰劳动法,对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规范,有他山之石的镜鉴意义。 本书是《荷兰雇佣法与企业委员会制度》的扩展本,也是中国企业家系统了解荷兰劳动法,查阅欧陆国家相关国情的法律咨询图书。作者以简明扼要的方式向外国读者介绍荷兰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趋势。全书分个别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两部分。个别劳动关系部分主要对雇佣合同合同的界定、雇佣合同当事人的义务、劳动报酬、工作时间、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雇佣合同的
《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订立于1940年,该法典抵制住了主义的侵蚀,承袭了罗马法传统,内容精细、语言优美、充满实用精神、奉行当事人主义,是欧洲当代诉讼法立法的典范。本项翻译工作以2015年新版的《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并收录了该法典新的《实施细则》。《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是欧洲民事诉讼法发展历史上的一部杰作。该法典及其《实施细则》翻译和出版,将弥补我国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对我们了解和学习意大利的民事诉讼制度具有积极意义。《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以2015年新版的《意大利民事诉讼法典》为基础,并收录了该法典新的《实施细则》。
本教材按照司法考试的要求的三部分内容分三章进行了介绍,考虑到《外国法制史》作为一门课程的完整性,对除司法考试要求的三章之外的内容在附录部分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还梳理了从2003至2013年历年司法考试的大纲及真题,为学生学习本课程及复习司法考试提供参考。
为了给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组织立法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研究资料和立法实例,编者与中国政法大学应松年教授等组织课题组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五个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体制和组织法进行了研究,并选译了相关行政组织法文本。这五个国家的政体有总统共和制、内阁共和制、议会君主立宪制,国家结构形式既有联邦制也有单一制,但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普遍奉行依法组织的原则。书中对各国的行政体制与组织法进行了概述,便于客观把握每个国家的总体状况和政府治理方式。
本文运用要索限定法,在深入研究从古希腊城邦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文法哲学史上70余部名著的基础上,客观评述了西文法哲学史的主要发展线索和各种理论形态的基本内容,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具有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特点。可供研究西文法律思想史和当代西文法哲学的专业人员参考,亦可供对法哲学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
本书为《中德私法研究》第15卷。本卷主题为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今年3月底即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预示着中国民法典的编纂已经启动。针对民法典编撰中民商合一还是分立的问题,本书多位作者进行了学理与比较研究,试图发现商法规则的本质及其边界,在立法中注意区分民法规则与商法规则,*终为完善我国的民法典编纂提供立法上及理论上的积累及建议。 本书包含的文章均为深入研究之作,体现了我国民商事法律研究专业领域中青年学者的水准与学术追求。
本书是国际比较法学界享有盛誉的一本专著,是为数不多专门以司法制度为比较对象的作品,在中文世界已有的关于司法制度的译著中,本书是对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司法制度的分析和介绍详细的作品,也是全面、深刻和权威的作品之一。从作者写作本书的初衷以及本书的内在逻辑理路来看,本书更是一本研究和介绍美国宪政结构中司法机构之规范性构造和现实运作情况的专著性教材。本书运用了法学、政治科学、法哲学、政治哲学和法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和视角,既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司法制度的整体构造及其在美国整体的宪政结构中所占据的地位,同时也用丰富的资料令人信服地带领我们近距离地观察这个司法制度在实践中运作的一些重要细节和各种实际效果。对一些具有美国特色的制度,例如陪审团制度、法官选任制度以及联邦法院大法官的决策机制
本书是目前国内各大法学院该课程主流、畅销的教材。出版经年,重印数十次,几历修订,愈臻完善。 本书主编何勤华教授主持的外国法制史课程获评*法学类精品课程,本书乃其课程配套教材。 此次第六版的修订进一步适应读者和教学规律的需要。内容上,本次修订进行重大完善并参考吸收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保留了以往诸种统编教材的优点,力图克服原有教材内容庞杂的不足,集各撰稿人十余年之教学经验,设计全新体例 古代法与中世纪法按照法系,近代以后法按照国家 从汉穆拉比法典一直讲到欧盟法,线索一目了然,叙述清晰有序。形式上,本书增配大量插图的同时采用二维码技术设计了延伸阅读内容,既开阔学生视野,又加强教学效果,增强了本书的阅读乐趣。本书不仅适于法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亦可成为对法律史感兴趣的读
宪法是国家的名片,是国家历史与现实的缩影,包含各类专业学习研究资源。宪法研究是开展国别(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研究的首道“大门”。《外国宪法选译》由宪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肖君拥老师主持编译,选译了美、英、德、法、俄、日、加、澳、韩、意等15个世界主要国家的宪法文本,很有代表性。编译者历经多年艰苦工作,注重译稿的准确性和中文的可读性,注意更新比对资料,审慎推敲译介,并扼要介绍了各国概况及其宪法文本结构与内容特色。这是一部有特色有内容有质量的法律文献工具书,推荐法学专业、国际政治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对国别政治问题感兴趣的广大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为了配合司法部 失当行政行为救济研究 课题的开展,作者组织翻译了部分国家及地区申诉专员法律,作为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条文由主编与各位译者共同选定,全部译稿*后由两位主编审校。选取的条文希望能够涵盖当今主要国家及地区申诉专员制度的状况。原文基本来自各个国家申诉专员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