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新加坡经贸投资指南》系列丛书之一,并得到中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和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的支持,它将随这个星期出发的中国的新加坡商团在当地分发。 这本130页手册的出版宗旨,是为有意来新加坡投资和经商的华资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些新加坡主要和基本的相关法律和税务介绍。其主要内容包括“新加坡法律制度简介”、“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房地产”、“个人与公司破产”、“债务追索”、“与公司和个人有关的税务”等等。 本手册中所涉及的法律和税务条文及法律和税务概念均译自相关的英文法规和英文概念。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有其各自不同的句法、语法规则和用语习惯,因而本手册中的相关法律和税务条文及法律和税务概念的中文翻译未必在各方面与原文完全一致。本手册中的部分词语在新加坡现行法律和税务中已有定义
本书是大谷实教授关于日本《医师法》及相关医事领域法律问题的最新见解,被称为 医学生、国家医师考试考生、实习医生等的基本书目;是第一本系统、平实地阐释作为医事法之根基 《医师法》的教科书 ,其在日本医事法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面向日本医学部与法学部的学生以及医院在职医生的入门教科书,本书语言平实、逻辑缜密,通俗易懂,不触及晦涩难懂的深奥理论,其中的绝大多数问题也属于世界范围内医疗领域法律规制的共性问题,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本书紧跟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变化,针对诸如美容整形手术、绝育手术、性别匹配手术、人工流产、生殖辅助医疗、 克隆技术、 移植医疗、 终末期医疗等前沿问题,结合大量日本实务判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展现了日本政府和司法实务在应对上述前沿医疗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在汉唐盛世,中国先进的文化与完备的社会制度即对日本有深刻影响,从国王贵族到黎民百姓,都以模仿中国的文物制度为荣。在法律制度方面,日本著名法学家穗积陈重曾指出:日本法律属于中华法系已有1600年,虽自大化革新后历经变化,然日本法制的基础仍属于中国道德哲学与崇拜祖先的习惯及封建制度。19世纪中叶以后,日本以西方法律为模式,走上法制西化的道路,并迅速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法律体系,完成了日本法律近代化的变革,进而影响了与日本有着紧密联系和共同传统的东亚各国。近代以后的日本法借鉴欧陆国家和英美的法律。其中战前主要以法国法、德国法为蓝本,战后则加强了对英国法、美国法,特别是美国法的吸收,从而使日本法具有混合法的特征。但日本法对外国法的吸收并非完全照搬,即使是“原汁原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信息披露制度是日本证券法制的核心制度,整个日本证券法制的演进史基本上是以其信息披露制度为中心的变革史,2006年日本《证券交易法》修改为《金融商品交易法》,体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理念与制度的重大改革,实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公正化与透明化。庄玉友所著的《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特别是日本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日本证券立法模式转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立法模式转向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进而对金商法的立法过程和主要内容、特点进行了总结与介绍;然后从比较法和历史的角度对金商法信息披露制度作了系统的研究,对相关制度的发展与特色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违反信息义务的法律救济制度;后笔者提出了构建中国版《金
《和泉式部日记》为日本平安文学作品中与《源氏物语》、《枕草子》鼎足而立的不朽之作。林文月教授译本。《和泉式部日记》记载和泉式部与敦道亲王之间的爱情,采日记方式记录。有大量的诗歌往来,以显示男女二人由初识之试探情爱,至热恋之甜美与忧虑 ,乃至共同生活之后的坚定信赖。从和歌与散文的铺叙可以看出,作者和泉式部是一位热情多感而敢爱敢恨的女 子,其特立独行的个性与行为,甚至在男女关系相当开放的平安时代,亦不失为耸 人听闻、备受讥议的;而她所展现于诗歌文章的才艺与学识,也自有其超凡脱俗之处。
研究日本海关法原理和制度,既可丰富海关法学乃至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也可推动中国对日贸易的发展。鉴于目前我国国内并无此方面的成熟和系统的研究成果,《日本海关法原理与制度》通过对日本海关法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日本海关法的制度进行系统阐述。
本书以现行的印度合同法作为研究对象,从合同效力的角度,对合同从成立、履行、终止到救济的各项制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本书通过比较印度合同法与英国法的不同之处,运 印度和中国都是当今*影响力的新兴经济体。印度是南亚*的国家,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有人比喻中国和印度的关系是“龙象之争”。中印两国总人口占到世界的四分之一,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正致力于民族复兴。有人预测,至21世纪中叶,世界的经济格局将划分为美、欧、中、印四大板块。可见,印度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应忽视的国家。 印度当代商法体系是殖民时期从英国法继受而来。英国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是判例法。为了在印度迅速建立起统一的市场法律秩序,在将英国法律移植到印度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制定法形式。1872年的印度《合
《菲律宾修正刑法典》从刑法的基本原则到刑罚的适用和具体罪名,都规定得相当的详实、具体。因为菲律宾先后受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统治,其法律制度是一个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混合体。而《菲律宾修正刑法典》是 1930年在美国殖民统治时修正的,主要源于1870年的《西班牙刑法典》,受美国的影响不大,只对部分涉及西班牙政治制度的条款进行了修改,一直沿用至今,其立法技术和立法价值无疑能给我国刑法学界带来有益的启迪。为了方便读者,本书还有选择性地翻译了部分有关的刑法修正法案和补充法案。
本书以立法、理论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解读了日本股东大会制度,是作者长期留学研究日本公司法的结晶。其特点是,不限于对日本现行制度的平面介绍,而是更加注重从理论的角度以及相关制度生成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来立体解读,同时通过对日本学说、判例的解说,检讨分析股东大会各项制度之间的横向关系,对我国相关的立法、理论建设以及股东大会实务具有重大借鉴价值,为公司法研究者、司法工作者、法学专业学生深入理解股东大会制度以及日本公司法之作。
近年来,随着经济贸易方面交往的不断加强,对东盟国家经济贸易相关法律的研究开始成为法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对于东盟国家的检察制度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对于东盟各国的检察制度的介绍,非常的缺乏,使得国内对于东盟检察制度的了解很不够,这很不利于未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进一步开展。张文山、李莉编著的《东盟国家检察制度研究》旨在从考察东盟各国的检察制度入手,从比较法学的视角进一步探究东盟各国的整个司法制度和法制环境,为国内进行贸易和投资决策、开展双边和多边司法协作以及开展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以日本历史上的刑事立法发展为线索,分为前近代时期、近代时期与现代时期三篇,从氏族时代的祓除刑,到现代的裁判员制度,纵贯二千余年;以日本历史上诸如大化改新与明治维新等重大社会改革为背景,介绍了历次重要刑法思想转变,以现代以来的工业发展与民主体制等社会条件为视点,分析了具体刑法制度的实施效果。 《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不但在纵向上论述了日本现代刑法思想的发展脉络,而且在横向上,对日本现代刑法思想的现状、特点以及理论流派进行了介绍。同时,《日本刑法思想史研究》不但研究了具体制度本身、分析了其实施现状与效果,而且研究了具体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其实施的社会条件。
本书主要收录了自1990年起在日本《札幌学院法学》上刊载的中文论文。
《东亚消费者合同法比较研究》首先对韩国与日本的立法经验作综合的研究;其后,将比较法研究的成果与我国消费者合同的法律及相关研究为基础,提出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具有理论与现实可行性的消费者合同法的立法方案。具体如下: 章,探讨有关消费者合同的基础理论。消费者合同亦属合同的一种形式,因而本章在研究消费者合同理论所必需的范围内,梳理一般合同理论,在此基础上,阐释有关消费者合同的理论:首先,从概念出发,介绍韩国、日本及我国对消费者的定义,及其在消费者合同中的特点。其次,以保护经济上弱势的消费者为由,论证对合同自由予以限制、对消费者合同进行特别规制的必要性,并分析相应的根据。后,比较三种基本的消费者保护观,并阐述其他主要国家对消费者合同规制模式的变化过程。 第二章,进入比较法
《自由的边界——日本媒体侵权研究》总结、归纳日本新闻侵权和新闻伦理方面的学术研究,同时收集和分析新闻侵权案例,明确新闻侵权的法律法规,探究造成新闻侵权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不仅对日本传统新闻媒体、包括报纸与电视等媒体所引发的新闻侵权案例进行分析,而且通过分析网络所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例,探究日本网络媒体的生态及其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巨大影响。
本书为亚洲法论坛的第二卷,内容包括亚洲信息化建设的法律体系、亚洲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亚洲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亚洲的电子政府法制、亚洲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等内容。全书内容由浅入深,可供相关研究的读者阅读或参考。 尽管日历上是三九严寒,可窗外阳光和煦,暖风习习,丝毫没有数九寒天的迹象。北京,可能全球,今冬似乎都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专家们喋喋不休地告诫人们暖冬可能带来的危害,可没有人能够想出良策来减少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而给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带来的重负。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无法阻止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无法控制人类的贪婪欲望,正是怀着对自然的忧虑和愧疚之情,我们编完了亚洲法论坛第二卷——《亚洲信息法研究》。亚洲法论坛作为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在这里展示亚洲各国在法律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
法律继受也称法律移植,是一种不同法系、不同法律制度以及不同法律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形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发展史上都可以多多少少地找到法律继受的痕迹。因此,法律继受不仅成为学者们的关注对象之一,而且也成为许多国家建立和完善本国法律体系的一种主要手段。 日本自古以来就以擅长吸收他国长处而著称,这种特征同样也表现在对待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态度上。日本古代就曾经大规模地继受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由中国继受而来的律令法,律令法与日本武士的统治习惯融合而成的武家法构成日本近代之前的主要法律传统。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脱亚入欧”思想的引导之下,全面地、概括性地继受以德国法和法国法为主的西洋法,从而使日本法在结构上或形式上完全切断了与传统法律制度的联系,具备了与西洋法完全相
本书是日本圆谷钧教授在侵权行为法领域的著作。本书的特色是,为培养法律专家的Law School(法科大学院)的教科书而写作。因此,比起理论性的考察来说,以培养能正确认识侵权行为法领域中的判例法的状况,能准确理解判例立场的能力为目的。故本书中插入汇总了很多的判例,因此,中国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在日本的侵权行为法上论述的众多判例。
有价证券的无纸化,改变了传统的证券发行、交易方式,在法律上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法律关系网,由此而来的法律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日本有价证券无纸化法理--以国债、公司债、股份为中心》通过历史性研究,介绍了日本有价证券的登录制度、有价证券交易阶段的证券不动化以及有价证券发行阶段的全面无纸化的历史变迁,并对各阶段有关有价证券的立法作了研究,分析了证券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变化对无纸化制度的影响,进而揭示了有价证券无纸化制度的本质。借鉴这些立法和实践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制度。
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已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9次修宪均发生在宪政发展史的前40年,修宪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家政体、总统选举方式和总统任期上。宪法修改的斗争对韩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体制完善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其宪法的发展,就没有韩国的今天。《东北亚区域合作法律环境研究丛书: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的创新点: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韩国宪政史,二是对韩国多次修宪的背景、原因、经验及其教训进行科学分析,为我国研究和了解韩国修宪史及政治制度变迁提供基础资料。 《东北亚区域合作法律环境研究丛书: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重点研究:韩国修宪的历程、修宪的背景、修宪的主要内容、修宪与政治制度主要内容的变化以及修宪的经验教训等。 《东北亚区域合作法律环境研究丛书:韩国修
本书是2005年7月*日本公司法颁布后的中文译本。本书全面体现了日本公司法的原貌,主要包括日本公司法相关论文、日本公司法典、日本公司法纲要三部分。 日本公司法相关论文中收录了“新公司法制定的意义”(东京大学法学教授江头宪治郎著);“公司法制定的过程和概要”(日本法务省大臣官方参事官相泽哲著);“日本公司法的美国法化”(一桥大学法学教授布井千博著)。日本公司法纲要主要包括:关于公司法制现代化的纲要的概要、关于公司法制现代化的纲要、日本新旧公司法修改一览表、伴随公司法施行的相关法律的整备等的法律、中日公司法词汇对照表。清华大学法学院王保树教授“日本公司法告诉我们什么”的重要论文也收录本书。